材料: 某教师通过米酒的制作流程来讲授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过程: 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米酒的制作过程:选米淘洗。上锅蒸熟_拌曲装坛。发酵(保持温度30℃左右,加盖,等待2~3 d即可) 思考下列问题: ①酒

admin2018-07-09  29

问题 材料:
某教师通过米酒的制作流程来讲授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教学过程如下:
    教学过程:
    通过视频向学生展示米酒的制作过程:选米淘洗。上锅蒸熟_拌曲装坛。发酵(保持温度30℃左右,加盖,等待2~3 d即可)
    思考下列问题:
    ①酒曲的作用是什么?
    ②为什么要保持适宜的温度?
    ③为什么要加盖?
    ④揭开盖子后能闻到什么气味?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评价,并进行恰当讲解。
    那么,酒是如何产生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酒精发酵的具体过程。
    讲解过程(略)。
    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用到了无氧呼吸的原理?
问题:
(1)分析该案例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的主要原因。
(2)分析该案例中的问题体现了问题串设计的哪些要求。

选项

答案(1)达成教学目标的途径有创设情境法、讲解法、问题引导法等。 在该案例中,教师首先采用播放视频的形式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到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中,既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拉近学生与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距离,同时引起学生的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然后,在播放视频的同时,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不是为了看视频而看视频,而是带着问题去思考,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也能为后面讲解无氧呼吸原理做好铺垫。这种提问的方式还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及时地评价讲解,这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知识基础,纠正错误概念,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无氧呼吸的过程。最后.在教学结束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有哪些实例应用了无氧呼吸的原理,达到探讨无氧呼吸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的教学目标。 (2)问题串的设计要求包括问题串要有目的性、情境性、价值性、层次性,同时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在该案例中,具体体现了以下五个要求。 ①目的性。本案例的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可以说明无氧呼吸的原理、发生条件、过程、结果和应用。案例中的问题串依次提出酒曲的作用、保持温度和加盖的作用,这些问题是围绕无氧呼吸的发生条件设计的;揭开盖子闻到什么味道,该问题是针对无氧呼吸的结果设计的。 ②情境性。本案例中播放制酒的视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例,更容易激发兴趣。 ③价值性。案例中的每一个问题都反映出无氧呼吸涉及的知识。学生通过思考与回答更能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④层次性。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当由识记层次到理解层次,再到综合评价层次,逐步上升,有步骤地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案例中的问题串由进行无氧呼吸的菌种,到发生条件和结果。逐步提高层次。 ⑤符合学生的认知习惯。学生的认知是有一定规律的,在教学中也要遵循这种规律,才能更有利于学生接受新知。案例中的问题串来源于学生实际的生活体验,不存在认知上的障碍,学生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4hW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