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对于小孔口恒定的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其流量的计算公式都是对公式中的流量系数μ和作用全水头H0,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对于小孔口恒定的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其流量的计算公式都是对公式中的流量系数μ和作用全水头H0,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min
2014-07-25
99
问题
对于小孔口恒定的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其流量的计算公式都是
对公式中的流量系数μ和作用全水头H
0
,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A、两种出流流量系数μ含义不同,数值不同,作用全水头风的含义也不同
B、两种出流流量系数μ含义相同,数值相同,作用全水头H
0
的含义也相同
C、两种出流流量系数μ含义不同,数值相同,作用全水头H
0
的含义不相同
D、两种出流流量系数μ含义相同,数值不同,作用全水头风的含义相同
答案
C
解析
如图所示,孔口自由出流取孔口中心为基准面,列1一1和C-C断面的伯努利方程得
因P
1
≈P
C
,又取
代入上式得收缩断面流速为
其中,流速系数
ζ
0
为孔口的局部阻力系数。孔口的断面积为A,收缩断面积为A
C
,定义收缩系数
则通过孔口的流量为
其中,孔口流量系数μ=εφ。对孔口淹没出流,以孔口中心为基准面,同样列1-1和2-2断面的伯努力方程可得到
其中,流速系数
ζ
1
、ζ
2
分别为孔口和收缩断面后突然扩大的局部阻力系数。通过孔口的流量为
这里H=H
1
一H
2
,如忽略上下游液面的速度水头,则H
0
一H。由此可见,孔口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的φ值相同,μ值也相同,但如果取α
C
=1,ζ
2
=1,含义则不同。而作用全水头风一个取上游水面和孔口中心的水位差(如忽略上游液面流速水头),而另一个取上下游水面水位差。因此正确说法是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504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基础考试(上午)题库一级结构工程师分类
0
基础考试(上午)
一级结构工程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矩形框筒,平面尺寸如题图所示,总高度102m,承受水平力q=20kN/m,可简化成双槽形截面,等效槽形截面如题图所示。角柱为L形、截面面积A3=6.41m2、形心坐标y=0.90m。槽形截面惯性矩为3056.5m4计算图中底层3号柱所受的轴力N3(kN)
抗震等级二级的框架梁,净跨6m,组合内力设计值为:左端弯矩Mmax=56kN.m,Mmin=-121kN.m,右端弯矩为Mmax=76kN.m,Mmin=-131kN.m;剪力Vmax=92kN;竖向荷载下VGb=66kN,计算该梁的剪力设计值Vb(kN)
有一等边三桩承台基础。采用沉管灌注桩,桩径为426mm。有效桩长为24m。有关地基各土层分布情况、桩端阻力特征值qpa桩侧阻力特征值qsia及桩的布置、承台尺寸等如题图所示。已知c2=939mm,a12=467mm,h0=890mm,角桩剪跨比λ=a
用振型组合法计算时,设M1、M2、M3分别为三个振型计算所得某截面的弯矩值,则截面弯矩组合值应取()。
上海市区有10层的框架结构,丙类建筑.沿高度质量和刚度均匀。层高4.00m,已知房屋总高度H=40m,房屋总宽度B=30m,基本风压为w0=0.60kN/m2,房屋总长L=50m。第一、第二振型如题图所示,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GI=20000kN,结构阻尼比
题19~21:某多层房屋建在稳定的土质边坡坡顶,采用墙下混凝土条形无筋扩展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15。基础及边坡情况如图1-21所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该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压力值pk为120kPa。试问,混凝土基础高度H0(m)的最低
题9~14:某多层工业厂房采用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基础底面平面尺寸3.6m×3.6m,基础埋深1.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3.5m。场地表层分布有3.0m厚的淤泥,拟将基础范围的淤泥挖除后换填碎石,换填厚度1.5m。厂房的基础及地质情况如图1-19所示。
以下有关砌体结构的论述,______项错误?
配置网状钢筋为Φb4冷拔低碳钢丝,fy=430N/mm2,钢筋网竖向间距s=180mm,网格尺寸a为60mm,则钢筋网的体积配筋率与______项数值最为接近。配筋砖砌体的抗压强度设计值fn=3.20N/mm2,体积配筋率ρ=0.250,则该砖柱的轴
某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则该化合物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随机试题
加强用电安全管理,防止触电的组织措施是()
公告和通告的共同特点是()
A.多结节性甲状腺肿B.药源性甲亢C.Graves病D.甲状腺腺瘤E.桥本甲状腺炎伴甲亢对下列患者最可能诊断
对超声检查肝囊肿的叙述,错误的是
投资率是指()。
危险分析的结果应提供()
对被鉴定为危险房屋的,一般可作如下处理()。
公文的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来自()的权威和合法地位。
侵权损害赔偿关系是()
论述选择教育方法的依据。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