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根据现行《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员不得同时兼任下列哪些职务?
根据现行《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员不得同时兼任下列哪些职务?
admin
2013-01-11
116
问题
根据现行《宪法》和相关法律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委员不得同时兼任下列哪些职务?
选项
A、天津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B、江苏省南京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
C、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
D、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
答案
A,C
解析
本题考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任职限制。根据《地方人大和政府组织法》第41条第3款的规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的职务;如果担任上述职务,必须向常务委员会辞去常务委员会的职务。所以,A,C正确,B,D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81R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一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一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路人王某应对以下哪些事实负举证责任?()此案例所涉及的举证责任分配的情况称为:()
甲男与乙女于1998年结婚,婚后育有一女。甲男有很深的重男轻女思想,经常为此打骂乙女,夫妻感情渐淡。乙女于2002年向该区人民法院起诉要求与甲男离婚。法院受理此案后,经双方同意进行了调解。调解中甲男同意离婚,但提出家庭财产归乙女所有,同时女儿也由乙女抚养,
著名学者甲于1971年被迫害致死,甲于临终前将其回忆录手稿赠送给好友乙。该手稿扉页上题有“吾将不久于人世,谨以此绝笔赠吾至友,望珍藏密室,令其永不面世”的字样。乙依遗嘱秘藏之。1991年乙病故,其继承人丙获得该手稿。1994年丙将该手稿借于学者丁,供其研究
甲在2003年4月车祸后提出退伙,他是否有效退出?()甲的妻子表示甲并不愿意退伙,并强行将4万元留下的行为产生何种法律效力?()
2005年4月1日张某与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合同,为自己所有的桑塔纳轿车投保了财产险,保险金额20万元,保险期限1年。投保时张某告知保险公司轿车的用途是家庭自用代步工具。不久张某的妻子王某下岗,自2005年6月1日开始,王某使用该车进行出租车营运服务,张某将
2000年9月15日张某经人介绍购进一批盗版影碟在某县出售,截至9月20日全部售完2002年9月17日被他人告发,县工商机关经过调查核实,于次日作出对其处以500元罚款的处罚决定。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某甲与某乙系在国家机关工作的同事,平时有隙。为报复某乙,某甲向公安机关作虚假匿名举报,诬告某乙曾在一歌舞厅嫖娼,有“陪侍女”某丙为证。公安机关调查时,某丙对此作了虚假指证,某乙因而受到了公安机关的处罚。在公安机关查处某乙的过程中,某甲在公开场合多次渲染某乙
甲、乙毗邻而居,乙得病需钱治疗,甲便给乙送去3000元,并对乙说:“你先用着,以后再说。”乙接收,并表示谢意。3年以后,甲、乙因口角闹翻,甲要求乙返还3000元,乙拒绝。双方为此发生纠纷。现问,下列表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依据《合伙企业法》和《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下列关于合伙企业与个人独资企业之间的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税务稽查员甲发现A公司欠税80万元,便私下与A公司有关人员联系,要求对方汇10万元到自己存折上以了结此事。A公司将10万元汇到甲的存折上后,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A公司免缴80万元税款办理了手续。对甲的行为应如何处理?
随机试题
民警叶某、李某在巡逻中发现黄某因使用假币与商贩争吵,经出示人民警察证,对其当场盘问、检查,发现其包内有5张百元假币,且说不清来源,遂将其带至派出所,决定继续盘问12小时。黄某在所内拒不回答任何问题。经派出所所长批准,决定对其延长继续盘问至48小时,考虑到审
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后声音嘶哑提示
A为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配备有公务用枪。A在有配偶(B女,生活在外地)的情况下,长期与C女共同生活,井生有一子(周围群众均认为A与C为夫妻关系),为此借用了D的3万元现金。D多次讨债,A无力偿还,于是A将公务用枪(无子弹)用作借债质押物交给D,约定A还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锅炉水循环指水在()中的循环流动。
再保险的投保人本身就是保险人,称为( ),又称再保险分出入。
关于“直客式”个人贷款,说法正确的是()。
房地产市场调研人员通过设计方案、定义问题、采集数据和分析问题,从中提取有效、相关、准确、可靠和有代表性的信息资料,这体现了房地产市场调研的()原则。
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包括()。
领导责成你负责今天下午准备一份会议资料,以备第二天上午开会之用。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需要与另外一个部门的领导进行沟通,征求意见。但这位领导因公外出,联系不上,而别的同事又对相关事项不知情。请问,你怎么应对解决?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