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依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要求为《观潮》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简案。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

admin2022-08-31  46

问题 请依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教学要求为《观潮》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简案。
观潮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县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的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奈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

选项

答案课题:观潮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认识“罩、屹、鼎”等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图片、视频、小组讨论、反复品味文中描写潮来时的句子,把握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提高观察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把握作者的写作顺序,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 教学难点: 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受到自然美的熏陶。 教学过程: 一、诗句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教师提问:大家知不知道一些关于江河湖海的诗歌?(学生积极发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教师顺势引导:这位同学的文学积累真丰富,这句诗是北宋大诗人苏轼用来赞叹钱塘江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今天我们就走进《观潮》,跟随作者一起去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奇。(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解决字词 1.自主探究:学生自读,读准字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桌交流.如“颤、鼎”等,教师巡视指导。 2.检查反馈:教师根据交流情况正音、析字形,引导学生理解字词含义。如“颤”是多音字,在本文中读“chàn”,组词为“颤动”,还有一个读音是“zhàn”,组词为“寒颤”。“鼎”字的写法。 (二)了解内容 提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教师点名回答。 明确:课文按时间顺序写了钱塘江大潮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 三、研读课文,深入分析 第一:体会潮来前。 1.提问:潮来前是什么样的景象?哪一个词用的最好?为什么? 要求:学生读第2自然段,找到相关的句子并回答。 明确:潮来前江面是平静的。“横卧”用得好,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地刻画出潮来前江面上的平静奇美。 2.图片感受:多媒体出示“横卧”姿态的相关图片,学生直观感受静态美。 3.赏析句子: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 提问:将这句话中的“薄雾”改为“浓雾”可以吗?为什么? 要求:学生替换词语,联系上下文,对比感受。 明确:不可以。“薄雾”有一种雾蒙蒙的朦胧之美,符合潮来前江面平静的状态,与后文“若隐若现”相呼应,而使用“浓雾”就看不清江面的情况。 4.赏析句子: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1)提问:此时人们的状态是怎样的? 要求:学生圈画出相关词句。 明确:“人山人海”“昂首东望”“等着,盼着”。 (2)提问:将这句中的“早已”删去可以吗?为什么? 要求: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后回答。 明确:不可以。“早已”是时间的体现,表明人们对观潮的期盼,说明了他们迫不及待的心情。 (3)模拟表演:教师请学生表演“昂首东望”的状态,体会人们此刻急切的心情。 第二:感受潮来时。 赏析句子: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1.提问:潮来时的声音如何? 要求:学生读第3自然段,并找到相关的词句。 明确: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播放音频:教师播放音频,学生体会闷雷之响。 2.提问:此时人群发生了什么变化? 要求:学生找到相关词句并回答。 明确:此时人声鼎沸,踮着脚往东望。 3.提问: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请用“人声鼎沸”造句。 要求:学生结合生活体验,造句练习,学以致用。 4.提问:此时的江面是什么状态? 明确: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赏析句子: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1.提问:慢慢地,江面出现了什么变化?人群发生了什么变化? 明确: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2.提问:此时人们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要求:学生合理想象。畅所欲言。 明确:可能会跳着、叫着、挥着手,还有人可能会大喊:“噢!”“快看,潮来啦!”等等。 3.模拟表演:学生情境带入,表演人们“沸腾”的状态。 4.指导朗读:学生代表朗读第三自然段,注意情绪的变化。 赏析句子: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 1.提问:“两丈”有多高? 要求:教师播放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及预习资料体验“两丈”之高。 明确:一丈是3.3米,两丈高就相当于两、三层楼那么高。 2.提问:作者为什么要用“水墙”来形容浪潮? 要求:学生同桌之间交流后回答。 明确:使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浪潮雄伟壮观的特点。 3.提问:看到这样的浪潮你有什么感觉? 要求:教师播放浪来时的视频,学生谈感受。 赏析句子: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的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提问:将这个句子改为“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好不好?为什么? 要求: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明确:不好,“齐头并起”突出浪之广,“浩浩荡荡”突出浪潮的气势,以极具画面感的描写突出了浪潮浩大的声势。 2.提问:从“山崩地裂”“颤动”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要求:学生读句子,想象画面,并回答。 明确:从声音之大体会到浪所带来的如灾难般的强大而又可怕的力量。 3.朗读指导:要求学生想象画面,大声朗读第四段,读出浪潮来时浩大的气势。 赏析三、四段: 1.提问: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潮来时的?请加以概括。 要求:学生回顾三、四段,以小组为单位,再次浏览课文,梳理概括。教师指名小组代表回答。 明确:整体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的,变化顺序是:白线→横贯江面→水墙→浩浩荡荡→山崩地裂。 2.要求:学生试着用几幅图表示江面的变化,小组内按照文章描写自由作画,并派代表展示说明,教师引导反馈。 3.提问:如果你是观潮中的一员,你心中有什么样的感受?有什么想说的? 要求:学生带入情境,感受画面,畅所欲言。 4.要求:学生按照大屏幕的内容填空,尝试背诵。教师多媒体展示“那条白线( )。再近些,( )。浪潮越来越近,( );那声音( )”,学生填空并大声背诵。 第三:品味潮来后。 赏析句子: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1.提问:这段文字哪里能体现出钱塘江大潮的气势雄伟壮观? 要求:学生同桌交流之后回答。 明确:“霎时”说明时间短暂,潮水奔腾之快。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 2.提问:什么叫“风号浪吼”,你是否能用该词造句? 要求:学生根据日常积累,进行句式训练。 3.指导朗读:请学生代表朗读最后一段,读出回味无穷的语气。 第四:体会情感。 提问: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要求:学生再次朗读全文,并体会作者的情感。 明确:表达了作者对钱塘江大潮壮观景象的赞叹,以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四、巩固拓展.提升认知 要求:学生阅读课本上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七》,并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点评。 五、归纳总结,深入理解 提问:这节课大家有哪些收获? 要求: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归纳补充。 教师总结:作者紧紧抓住钱塘江大潮“天下奇观”的特点,通过具体形象描写钱塘江大潮潮水来时的样子和潮水奔腾的声音,表现了钱塘江大潮气势宏伟非凡、景象雄伟壮丽的壮美。 六、实际演练,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相关资料,如图片、影像、文章等,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 [*]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8qKq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