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阐述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阐述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admin
2015-07-30
49
问题
结合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阐述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
选项
答案
①货币发行量大。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货币发行量过大。市场对货币的实际需求小于流通货币的发行量,解决通货膨胀问题的关键是减少货币的发行量。中央银行货币供应量较大就会产生通货膨胀的问题。如果保证稳定的供给货币,就能一定程度上保证物价的稳定;相反,如果货币的供给突然增大,破坏了原来的稳定,物价势必增长。如若长期如此就会产生通货膨胀的问题。为了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我国货币的发行量大比例增加,如今又面临国际汇率的调整。这些都是我国货币贬值的原因,结果就是导致我国形成了通货膨胀。 ②需求增加。我国在20世纪发生过两轮以食品价格上涨为导火索引发的通货膨胀。这一次的通货膨胀也不例外。由于能源紧张,许多国家都开始加紧对生物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了对玉米花生等粮食作物的需求量,产生的结果就是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度增加,同时带动了我国粮食的价格上涨。在工业上,由于我国也在采用生物能、生物燃料等新兴技术,对粮食需求增大,自然就促进了粮食价格的增长。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一直保持贸易顺差,即我国对外出口量大,增加了供给压力。此外,2009年韵世界经济危机对我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目前经济活动在慢慢恢复,但各方面的需求量仍然大于供给,并且最近几年自然灾害频频发生,对我国各方面的供需平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需求的增加使物价上涨,通货膨胀。 ③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由于我国经济发展重投资轻消费,导致投资在我国经济发展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一轮固定资产投资高潮持续了六年之久,是因为一些行业成本较低,利润较大,并且资金流动性较大,这些条件为投资提供了资金,产生了投资的动力。投资和PPi息息相关。投资的增加导致原材料、能源的需求大于供给,相关的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同时造成了产能过剩的局面。我国内需较弱,一直以来大量的商品出口,增加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对国际经济市场的依赖性,还使原本就存在的贸易顺差加大,大量增加了我国的外汇储备,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Yo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金融硕士(金融学综合)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金融硕士(金融学综合)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为什么牙买加协议后的国际货币体系被称为“无体系的体系”?
下面不属于离岸市场业务的是()。
根据融资偏好次序理论,公司融资的手段按照优先顺序应该是()。
假设一个只有家庭和企业两部门的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100+0.8Y,投资函数为I=150-6r,货币供给M=150,货币需求L=0.2Y-4r(单位都是亿元)。(1)求IS和LM曲线方程。(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已知某期货标的资产价格为100美元,5年到期的以连续复利计算的无风险利率为10%,则该期货的价格应该是()。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是()。
试述国际银行业规定资本适度标准的《巴塞尔协议》的基本内容及其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中国人民银行)
下面观点不属于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的是()。
股票的未来收益的现值是()。
D食品公司正考虑一新项目的可行性。项目的初始投资额为160万元,预计项目寿命期为10年,期末无残值。每年的广告费用预计为15万元,单位产品成本为2元,预期售价为每件6元,假设折现率为10%,公司所得税为25%。试分别计算该项目的会计盈亏均衡点和净现值盈亏均
随机试题
“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
A.胀痛B.刺痛C.灼痛D.绞痛E.隐痛
李某(15周岁)与王某(17周岁)二人将同村的女青年小林骗到城里后,先后对小林实施了强奸并关押起来迫使其卖淫接客,挣到钱后二人瓜分。对于李某和于某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软土地区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宜采用()的原位测试方法。
工程项目的特征是()
多层砖砌体房屋现浇混凝土圈梁截面高度构造要求不应小于()mm。
甲公司2006年5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余额为709200元,银行转来的对账单上的余额为6996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有以下未达账项:①5月28日,公司委托银行代收款项15000元,银行已经收妥入账,公司尚未接到银行的收款通知,尚未记账;
除聪慧性因素外,16PF的其他因素都是按()记分的。
心理测验的测题编写时,题目的来源可以是()。
TCP是互联网中的(7)协议,使用(8)次握手协议建立连接。当主动方发出SYN连接请求后,等待对方回答(9)。这种建立连接的方法可以防止(10)。TCP使用的流量控制协议是(11)。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