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下面是两位老师分别执教《圆的认识》的片断,请你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
下面是两位老师分别执教《圆的认识》的片断,请你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
admin
2012-08-21
63
问题
下面是两位老师分别执教《圆的认识》的片断,请你从数学思想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通过自学,你知道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吗?
生1:在同一圆里,所有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生2:在同一圆里,所有的直径是半径的2倍。
生3:如果用字母表示,则是d=2r,r= 。[*]
师:这是同学们通过自学获得的,你们能用什么方法证明这一结论是正确的呢?
生1:我可以用直尺测量一下直径和半径的长度,然后考查它们之间的关系。
师:那我们一起用这一方法检测一下。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
生2:通过折纸,我能看出它们的关系。
案例分析:
选项
答案
分析建议: 两个案例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直径和半径的特征及联系。 B教师设计.是学生不断激活“内存”的过程。建构主义是非常强调个体经验的,个体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以经验为基础展开的,让学生充分调集和展示经验,是师生高效对话的前提。我们不仅要充分承认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还要尽可能了解学生已经有了哪些颜色。 很明显,第二位老师已经为学生创设了一次成功的数学活动,我们可以预测这样的活动一定能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无穷魅力。这种魅力,一方面是因为它承接了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学生感受到数学很简单、很日常、很好玩,有信心,有兴趣去学习。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多感官的活动,探究这些亲切有趣的现象背后的原理,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培养一定的数学能力,由此得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持续动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aL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小学数学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小学数学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书写时强调主笔“蚕头燕尾”“雁不双飞”的书体是()。
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引导学生进一步_________学习,进行_________和合作交流。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在小学美术“陶泥的世界——名画也会站起来”课堂上,王老师先通过PPT课件展示多幅世界名画图片,让学生寻找自己喜欢的作品并谈谈理想。欣赏了大量的作品之后,老师对学生说:“可惜大家看到的只是照片,今天我想变个魔术,让这些名画站起来!”
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在离校之前,同学们讨论怎样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请根据表中信息,以Howtodoameaningfulthing为题,写一篇英语短文,为某英语报举办的征文比赛投稿。注意:1.词数为80—100词。短文的标题和开头已给
我认为他明天不会和你去购物。I____________thathe______goshoppingwithyoutomorrow.
在下面的一列数里,按规律写出第八个数是______。
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16先画出不等式组的可行域,3x+4y在(4,1)处取得最小值。
关于x的不等式组有解,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某人做一道减法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8,十位上是0错写成6,这样他得到的差是175,正确的差是()。
随机试题
我国壬戌学制主要取法于()
ItwasabeautifulsummerdayandIwastakingawalkinthedowntownareaofMadrid.WhenIturnedastreet【56】Iheardthe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常见MRI征象是
密纹滤线栅的界定值是
清创时错误的操作是
2005年3月1日,原告华美工厂诉某市服装厂要求清偿债务,服装厂在答辩中提起反诉,但在庭审过程中,华美工厂法定代表人及委托代理人未经法庭允许中途退庭对于本案,人民法院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根据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的规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出资比例低于注册资本25%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收集了n组数据(xi,yi),i=1,2,…,n,为了了解变量x与y间是否有相关关系,宜使用()加以考察。
关于“打电话时谁先挂”的规范礼仪的做法正确的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寓意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