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向乙借款2万元,并由丙从中作保,三人均在借款合同上签字。后甲请求乙推迟还款期限一年,乙应允,但提出推迟一年期间的利息为30%,甲同意,并签订了变更合同协议。甲、乙将变更合同的内容告知了丙。丙当时碍于情面,口头表示同意,后因甲到期不能还款,遂发生纠纷。丙应
甲向乙借款2万元,并由丙从中作保,三人均在借款合同上签字。后甲请求乙推迟还款期限一年,乙应允,但提出推迟一年期间的利息为30%,甲同意,并签订了变更合同协议。甲、乙将变更合同的内容告知了丙。丙当时碍于情面,口头表示同意,后因甲到期不能还款,遂发生纠纷。丙应
admin
2009-01-14
79
问题
甲向乙借款2万元,并由丙从中作保,三人均在借款合同上签字。后甲请求乙推迟还款期限一年,乙应允,但提出推迟一年期间的利息为30%,甲同意,并签订了变更合同协议。甲、乙将变更合同的内容告知了丙。丙当时碍于情面,口头表示同意,后因甲到期不能还款,遂发生纠纷。丙应承担什么责任?( )
选项
A、丙应对该2万元借款及其推迟一年期间的30%的利息承担保证责任
B、丙应对该2万元借款及其推迟一年期间的法定存款利息承担保证责任
C、丙应对该2万元借款承担保证责任,对推迟一年期间的利息则不承担保证责任
D、丙对该2万元借款及其推迟一年期间的利息均不承担保证责任
答案
8
解析
本题考主合同变更与保证责任承担之间的关系,见《担保法》第24条的规定。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p9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甲企业、乙企业和朱某作为发起人募集设立了丙股份有限公司,丙公司共有200万股股份,甲企业持有丙公司40万股股份.乙企业持有丙公司20万股股份,朱某持有丙公司10万股股份,其余股份以无记名股票的形式发放募集。丙公司章程中规定实行累积投票制。丙公司为奖励公司杰
如果合伙人C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死亡,则其在合伙企业中的份额应如何处理?如果×公司没有损失,对×公司要求合伙企业支付全部违约金的主张,合伙企业可否提出异议?
如果合伙人C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死亡,则其在合伙企业中的份额应如何处理?如果×公司没有损失,×公司最多能从合伙企业中要回多少款项?
案情:被告人甲、乙共同将被害人丙杀害。一审程序中,在公诉人对被告人甲、乙同时进行讯问后,经审判长许可丙的父亲丁以附带民事诉讼原告的身份,就犯罪及财产损失事实向甲、乙发问。丙所居住社区的物业管理人员戊旁听了案件审理,并应控方要求就丙的被害情况向法庭作证,先后
本案的被告是省发改委还是甲市乙区政府?为什么?一审期间,省发改委提出丙公司在办理“两证”过程中有欺骗行为,并有注册资金不到位、私刻公章等违法行为。但是相关证据是在吊销“两证”之后调取的。法院应该如何认定这些证据的效力?
晋某、王某转移公司动产的行为构成何罪?晋某、王某伪造职工代表大会决议书,进而提起变更商标所有人的申请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如何认定?就全案而言,对晋某和王某应当如何定罪?
边某因A罪于2009年12月20日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附加剥夺政治权利1年。判决于2009年12月30日生效,2010年1月10日交付执行。此前,边某被羁押3个月。边某在有期徒刑执行期间未获减刑、假释。如果其家庭正因继承遗产而发生纠纷,其是否具有继承权
甲提出的“年利润达到100万元以上便赠与某小学4万元”是什么性质的民事法律行为?乙无偿转让公司财产,致使公司利润下降,并以此为借口拒不履行赠与义务,应当如何处理?
案情:张某与王某因口角发生扭打,张某将王某打成重伤。检察院以故意伤害罪向法院提起公诉,被害人王某同时向法院提起附带民事诉讼,(2008年试卷4第三题)问题:1.如果一审宣判后,张某对刑事部分不服提出上诉,王某对民事部分不服提出上诉,第二
近年来,公众对企业家的关注点仍然在形形色色的富豪排行榜上,却忽视了“中国企业家犯罪也在稳步上升”的趋势。据报道,2009年我国可统计的“落马”企业家有95名,这一数字2010年上升到155名,2011年突破了200名。2011年获罪的国企企业家中,约九成系
随机试题
企业专设销售机构发生的各项经费应计入()
指数基金的投资非常分散,可以完全消除投资组合的非系统风险。()
密歇根大学的尤里奇教授在2007年将高绩效人力资源管理者区分为六种角色,其中,受人尊敬且被别人所接受,能够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挑战已有假设的角色,称为()。
考评出现宽厚误差的原因有()
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体现的发展思想是()
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作答。证明方程ex+x2n-1=0有唯一的实根xn(n=1,2,…)
若用户在Winmail邮件服务器中的邮箱是user1@mail.abc.com,则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Inourcontemporaryculture,theprospectofcommunicatingwith—orevenlookingat—astrangerisvirtuallyunbearable.Everyone
Noonecouldever______thisgovernmentofnotcaringaboutthepoo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