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 月光 教学目标 一、欣赏德彪西钢琴作品《月光》,初步感受印象派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 二、通过对印象派文学、美术作品的了解,开阔视野,拓展知

admin2015-08-10  27

问题 对下列课例进行点评分析。
                                  月光
    教学目标
    一、欣赏德彪西钢琴作品《月光》,初步感受印象派音乐作品的创作风格。
    二、通过对印象派文学、美术作品的了解,开阔视野,拓展知识面,加深对印象派音乐的理解,对音乐艺术与姊妹艺术的关系有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先请大家欣赏一首世界名曲,要求在倾听的同时,用手中的纸笔画出自己的联想感受。
    播放《月光》课件,不告诉学生曲名,请几位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听后印象及联想感受。音乐结束,请学生讲解自己所画图谱、图画。
    提问:这首乐曲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使你产生什么联想感受?
    请大家为乐曲命名,由此引出课题——《月光》。
    出示课件:《月光》
    二、新课
    提问:你们知道这首乐曲是谁写的吗?
    (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
    1.印象主义音乐源于法国绘画中的印象主义流派。它表达作曲家直接感受的事物印象,强调主观情感的表现,渲染神秘朦胧、若隐若现的气氛和色调,对20世纪音乐有着重大的影响。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德彪西这位印象派大师的生平及作品。
    2.播放课件:德彪西生平简介。
    3.播放课件:《月光》简介。
    师:对作者和作品有了基本的了解后,我们再来听一听《月光》,我们的感受和体验会更进一步。
    4.再次播放《月光》。(随着音乐稍作讲解。)
    师:幽静的旋律描绘出在柔和的光影之下朦胧诗意的月夜景色,流水般的琶音好似银色的月光,瀑布般倾泻在广博、黑暗的大地上,旋律更加流畅、舒展,最后以上行琶音引入主题再现,飘渺的乐声、朦胧的意境,令人难以忘怀。
    除了印象派音乐.还有哪些艺术作品也属于印象派?
    同学们,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而伦,被人们奉为诗坛泰斗。诗歌创作中,象征主义的风格跟绘画、音乐中的印象派的风格很接近,魏而伦的诗明显带有印象派的特征,因此也有人把魏而伦称为印象派诗人,现在,我们来欣赏他的著名诗作《月光》,德彪西的《月光》就是根据此诗创作的。请同学们朗诵一遍。
    5.出示课件:魏而伦的诗《月光》。
    全体学生朗诵。
    请大家欣赏两幅印象派的画。
    6.播放课件:《日出印象》。
    师:这幅画是19世纪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代表作,也是印象派由此得名的一幅作品。画的是晨雾笼罩下的港湾日出时的情景。雾气中的港湾,朦朦胧胧,早晨的太阳在雾中射出它的万丈光芒,水面上的一切都显得虚无飘渺,色彩斑驳,除了那隐隐约约的太阳、小船,水面的一切都仅仅是一块块色点而无法辨认模样.我们的眼睛被水气和阳光闪耀得几乎要眯缝起来了。
    7.播放课件:《向日葵》。
    师:这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名作之一。19世纪末期,法国出现了后印象主义流派,他们接受印象派的用色方法又加以革新,不满足于印象派对自然客观描绘,而更强调主观感受的艺术再创造。为了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可以改变描绘印象的形体和色彩,不表现光,而注重色彩的对比关系。黄色是梵高心爱的色彩,可以看作是他内心情感的一种象征。
    野地里的向日葵插在陶土做的花瓶里,相得益彰,艳黄而淳厚的色彩恰到好处地再现了向日葵的自然风貌,那扭动的、舞蹈一般的花瓣正是天才的梵高向我们表示那光一般的炽热的感情。梵高笔下的向日葵已完全跳离出植物的属性,而活脱脱是对人与人生的感受。这幅画在他生前无人问津.在他去世一百年后竞以惊人数字创下世界名画拍卖的世界最高价。
    我们欣赏了两遍印象派音乐《月光》和两幅印象派的画,请大家思考印象派的音乐与美术作品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后概括回答:富有诗意的、朦朦胧胧的美,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表达作者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追求一种感官的美。)
    下面我们来深入分析、感受《月光》。
    8.播放课件:《月光》曲式结构图。
    A段:旋律幽静,描绘月夜的诗情画意。在对主题作了变化重复之后,乐曲在接连不断的和弦连续进行的背景下,上声部的旋律开始有了轻轻地波动。
    B段:速度稍稍加快,气息悠长的旋律更为流畅、舒展,左手流水般的琶音好似银色的月亮瀑布般倾泻在广博的大地上,使人浮想联翩,心潮澎湃。
    A’段:再现段落又回到安谧得溶溶月色中,徐徐清风拂面而来,树影摇曳,星光点点。美丽的景色,朦胧的意境和飘渺的乐声使人陶醉。
    9.课件谱例:主题A(哼唱2~3遍)。
    10.出示课件:尾声谱例。
    最后以上行琶音引入主题再现,德彪西在这首曲子中所运用的在琶音背景之下逐渐简缩主题,并一点点消失的终止方法,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乐曲朦胧、飘渺的意境。意大利著名评论家加蒂对德彪西的《月光》有一段文字优美、寓意贴切的评价,请同学们朗读一遍。
    11.播放课件:加蒂评论。
    学生朗读,配以尾声音乐。
    师:同学们,以月光为描写对象的音乐作品可谓屡见不鲜,但像德彪西这位印象派大师如此精致、细腻、飘渺如梦的《月光》却不可多得。请同学们为《月光》配上相应的诗句,可以是现有的,最好是自己创作的。请大家准备一下,可以几个一起朗诵,也可以一个人朗诵。
    同一个作品可以有多种演奏形式,现在我们边欣赏国际著名乐队用钢琴演奏的《月光》,边配上相应的诗句。
    12.播放CD,完整欣赏《月光》,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朗诵。
    (有唐诗、宋词,更多的是学生自己创作的,教师对学生的点滴创造才能充分肯定,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
    学生小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德彪西的钢琴作品《月光》,初步感受了印象派音乐作品的风格,通过对印象派文学、美术作品的了解,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和知识面,也加深了对印象派音乐的理解。在《月光》音乐声中,学生走出教室。

选项

答案《月光》一课的设计理念是依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精神,力求进入双向交流的创造性审美层次。教学中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多感官多渠道协调,相互交流合作的状态。采用教师先放乐曲,不作任何讲解,然后从历史的、文化的角度,从作曲家和作品本身与学生对话、交流,接下来再让学生复听,将自己直接感受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使学生对乐曲产生新的理解和体验。通过对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魏而伦的介绍,了解他的著名诗作《月光》,懂得德彪西的《月光》是据此而作。联系两幅印象派的世界名画,引导学生思考印象派音乐与美术的特点,加深对印象派音乐的理解。意大利著名评论家加蒂对德彪西的《月光》那文字优美、寓意贴切的评价,使学生对作品的意境和内涵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为《月光》配上相应的诗句并即兴进行朗诵,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评价上,教师充分肯定学生点滴创造才能,使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有了继续学习的愿望,对进一步探索音乐与姊妹艺术的关系产生浓厚的兴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HHv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