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与过去相比较,其变化突出表现为( )。
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与过去相比较,其变化突出表现为( )。
admin
2018-06-07
42
问题
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与过去相比较,其变化突出表现为( )。
选项
A、更加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B、更加注重对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
C、更加注重对学习能力的评价
D、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水平的评价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课程改革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与过去相比较的突出变化,过去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课程改革后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评价,因此本题选C。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zC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转场放牧”是山地牧区常见的放牧行为。天山牧民在高山草甸或山麓草原上放牧。下图为天山90°E附近南、北坡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导致天山南坡缺失云杉林带的原因是()。①海陆位置②大气环流③地形坡向④海拔高度
荷兰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通过世代努力,以围海造田的方式扩大了1/5的国土面积。20世纪60年代,格罗宁根气田的发现令荷兰人欣喜若狂。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通过大规模的天然气生产和出口,带动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国民的福利水平大幅提高,但是制造业等其
凋落物是联系植被与土壤两个系统的纽带,主要包括植被凋落的叶和茎等物质。左图为我国某地凋落物数量的逐月变化示意图,右图为甲树种春季凋落景观图。读图完成8~9题。造成甲树种春季凋落较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阅读关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材料二某版本教材中关于“我国水资
材料一汉唐时期的北方“丝绸之路”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材料二古代和现代“丝绸之路”示意图(下图)。问题:(1)从地理环境变化的角度,说明北
材料:以下是高老师在讲授“天气符号”这一内容时的教学设计。(1)认识天气符号教师播放课件——天气符号。学生观看课件,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边观察边在纸上画出来。(2)认识卫星云图教师展示卫星云图。学生观看学习
材料:下面为关于“大气的受热过程”的两个教学设计片段。教学设计二问题:分析上面两个教学设计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你认为上述哪个教学设计更好。为什么?
材料:人类早期的地理知识最初分散在哲学、文学、史学、数学中。在中学越来越多的地理老师将文学中的诗词歌赋和农业谚语运用于课堂教学(如下表所示),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问题:写出②③④中涉及的“诗词或谚语”及对应的“教学内容”,并以
材料:某教师关于“中国的疆域”一课的导入部分如下。教师:同学们,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国庆70周年阅兵和群众游行。大家都看了吗?有什么感受呢?学生纷纷发言:看了,很壮观,很激动,心潮澎湃……教师:我想大家都会为祖国感到自豪,会更加
随机试题
如图,导体球壳半径为R,带电量为Q,其球心处有一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则球壳外距球心r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img][/img]
A.封闭细菌核糖体A位点B.抑制细菌核糖体移位C.两者皆有D.两者皆无四环素的功能是
A.空白对照B.实验对照C.标准对照D.自身对照E.相互对照
双侧髁突骨折后、出现移位伴开的合理治疗方法是A.单侧固定+颅颌弹性绷带B.颌间固定+弹性牵引C.单纯领间固定D.在双侧磨牙后区垫以2~3mm厚的橡皮垫,再用颅颌弹性绷带进行牵引E.手术切开复位固定
甲向乙发出要约,乙于3月8日发出承诺信函,3月10日承诺信函寄至甲,但甲的法定代表人当日去赈灾,3月11日才知悉该函内容,遂于3月12日致函告知乙收到承诺,该承诺的生效时间是()。
法的实施方式按()可以分为法的遵守、法的执行、法的适用。
对于实行核准制的企业投资项目,项目核准机构的部分工作内容包括:①委托评估;②受理申报;③核准决定;④征求公众意见和专家评议。上述工作正确的顺序是()。
[2000年第121题]某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建筑内的楼梯设计,哪条是错的?
埋设在庭院内的地下燃气管道的最小覆土厚度不得小于()。
(2014年卷二第93题)张某欲将珍藏多年的古董瓷器转让给赵某。两人在合同中约定,如果一方违约,需要支付给对方违约金,同时约定赵某支付一定数额的定金给张某作为债权的担保。交付前,张某的朋友李某不慎将该瓷器摔碎。根据合同法及相关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