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再循环在人为状态下进行的途径是( )。
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再循环在人为状态下进行的途径是( )。
admin
2022-07-21
51
问题
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再循环在人为状态下进行的途径是( )。
选项
A、物质由动物排泄返回环境
B、人类利用化石燃料生产化肥,用海水制淡水及对金属的利用
C、风化和侵蚀过程加上水循环携带营养元素进行生态系统
D、物质通过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碎屑返回环境
答案
B
解析
生态系统中营养物质再循环有6个途径:
(1)物质由动物排泄返回环境;
(2)物质通过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碎屑返回环境;
(3)通过真菌的作用,植物根系从植物残体中吸收营养物质而重新返回到植物体;
(4)风化和侵蚀过程加上水循环携带营养元素进入生态系统;
(5)动、植物尸体或粪便释放营养元素;
(6)人类利用化石燃料生产化肥,利用海水制造淡水及对金属的作用。选项中的A、C、D项均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Jf55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题库注册城乡规划师分类
0
城乡规划相关知识
注册城乡规划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市中心区有一座市级医院,地处两条交通繁忙的干道西北角,占地0.48hm2。医院为改善门诊设施,决定将位于临街转角处二层门诊楼原地改建为6层,并提出了医院改建总平面方案图(见图1-1-19)。改建之后的全院总建筑面积为14000m2。试分析这个规
图2-1-4为A、B两个住宅小区规划方案。A小区的用地面积21hm2,可住居民2430户。B小区23.5hm2可住2850户。除了B小区有两栋高层外其余均为5~6层住宅。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试指出两个小区在适应居民组织管理,保障安全,解
下图为A、B两个住宅小区规划方案。A小区的用地面积21公顷,可住居民2430户。B小区23.5公顷,可住2850户。除了B小区有两栋高层外其余均为5~6层住宅。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齐全。试指出两个小区在适应居民组织管理,保障安全。解决行人交通与机
某开发公司准备投资建设一座5星级酒店,用地位于两条城市主干道立交桥的西北角,用地面积2hm2。按照控制性详细规划该用地的西侧有一条20m的城市支路,北侧有一条30m的城市支路,建筑控制高度为60m,建筑密度为35%,建筑控制规模为13万m2,要求绿地率不低
某市规划局按领导要求,组织有关部门在两周内就某地块的控规修改完成如下工作:由规划院对控规修改的必要性进行论证,规划院将论证情况口头向规划局进行了汇报,经规划局同意后,规划院修改了控规,规划局将修改后的控规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人大常委会和上级人民政府备案
某城市人口13万,上届政府领导班子选定在城市东区某某路东侧建设城市广场,广场面积5万m2,建设场址为一低丘小山,该广场区位有些偏,但是由于没有拆迁,容易上马,因此上届政府不顾各方面的不同意见,开工建设。然而,在平整土地过程中,发现该低丘内部为花岗石,建设成
某县级市为发展当地经济,拟出让县政府所在镇中心区的一块规划建设用地的土地使用权,该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据镇中心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了规划条件。甲旁地产开发公司通过土地市场公开交易的方式,取得了该用地的土地使用权,并与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签订了土地使用权出让
在负荷预测中,要做的工作包括()。①明确城市用电构成,提出城市各发展时期用电量及负荷的发展②确立各产业用电水平及居民生活用电水平③决定电源,变电站等设施容量及设施空间规模,形成满足城市发展运作的供电系统④布局城市
从提高环境资源利用效率的角度看,政府的下列环保措施哪一项最有效?()
供给曲线是用于表达下列哪种关系的曲线?()
随机试题
设备监理的目的是为了()。
Eventhoughweliveinahigh-techage,it’sstillimpossibletopredicttheweather________.
某方法一次测量得出的结果很接近于真值,说明该方法
关于子宫下段,不正确的是
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修订,首次将“保护和促进公众健康”作为新的药品管理理念。《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对此有更深入的规定。关于公民健康权和获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权利的说法,错误的是
患者,男性,35岁。3个月来发热、乏力、盗汗、食欲缺乏。查体:体重减轻,一般状况尚可。实验室检查: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初步诊断为肺结核收住入院。医嘱行PPD试验。护士对营养失调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下列各岗位中,出纳不得同时兼任的是()。
从公共产品理论的角度看,学前教育具有()
设曲线y=lnx与y=k相切,则公共切线为_______.
下列删除VLAN的命令中,无法执行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