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版)》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课文摘录: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以曾国

admin2015-07-16  33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设计教学片段:
(1)《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版)》要求:
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课文摘录:
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形势,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的洋务派,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于是,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思想。这就是说,洋务派肯定封建制度,强调以封建纲常伦理作为国家安身立命的根本,同时主张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目的是挽救江河日下的封建统治。
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的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要求: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

选项

答案(1)情境创设: 教师提问:现在我给同学们几分钟的时间思考一下:假如你是当时兴办洋务的大臣,你会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 学生回答:军事、工厂、学校、体制等等。 (2)小组讨论探究: 教师:同学们给老师很多答案,那洋务派究竟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的呢? 学生讨论可得:(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 (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 (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60年代开始)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教师总结:通过同学的讨论我们会发现,在洋务运动中并没有涉及体制的改革。这也体现了“中体西用”的原则。 (3)畅所欲言:评价洋务运动组织学生展开辩论“洋务好与坏”。(引导学生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和洋务运动时期的时代环境去综合分析)。 积极:(1)培养了一批翻译、军事、科技人才,在沟通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和学习西方近代科技方面,打开窗口。 (2)洋务派与顽固派的争论,动摇了恪守祖训的传统及纲常伦理的绝对权威地位。 (3)洋务派组织翻译了不少外国科技书籍,介绍西方科技知识,对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起到了开一代风气的拓荒作用。总之,洋务运动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消极:(1)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 (2)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使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Ex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