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吕某和李某在2005年结婚。结婚时吕某每月工资8000元,李某每月工资5000元,结婚时双方签订书面协议,吕某每月的6000元工资和李某每月的5000元工资为双方共同所有,双方其他的收入规各自所有。 夫妻财产约定的形式不包括(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吕某和李某在2005年结婚。结婚时吕某每月工资8000元,李某每月工资5000元,结婚时双方签订书面协议,吕某每月的6000元工资和李某每月的5000元工资为双方共同所有,双方其他的收入规各自所有。 夫妻财产约定的形式不包括(
admin
2011-03-01
72
问题
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吕某和李某在2005年结婚。结婚时吕某每月工资8000元,李某每月工资5000元,结婚时双方签订书面协议,吕某每月的6000元工资和李某每月的5000元工资为双方共同所有,双方其他的收入规各自所有。
夫妻财产约定的形式不包括( )。
选项
A、协议书
B、信件
C、电传
D、口头约定
答案
D
解析
夫妻财产约定应当以书面的形式,如果没有采用书面形式,一旦发生纠纷就会被认定为没有约定。所谓书面形式包括协议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明确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Tvr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助理理财规划师实操知识题库国家理财规划师(ChFP)分类
0
助理理财规划师实操知识
国家理财规划师(ChFP)
相关试题推荐
某债券面值100元,票面利率5%,每年付息,期限2年。如果到期收益率为6%,则该债券的久期为()。
孙先生与张女士均为外企职员,家中有一个8岁男孩,夫妇俩的税后家庭年收入约为40万元。2001年夫妇俩购买了一套总价为90万元的复式住宅,该房产还剩10万左右的贷款未还,因当初买房时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孙先生没有提前还贷的打算。夫妇俩在股市的投资约为70万元
孙先生与张女士均为外企职员,家中有一个8岁男孩,夫妇俩的税后家庭年收入约为40万元。2001年夫妇俩购买了一套总价为90万元的复式住宅,该房产还剩10万左右的贷款未还,因当初买房时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孙先生没有提前还贷的打算。夫妇俩在股市的投资约为70万元
孙先生与张女士均为外企职员,家中有一个8岁男孩,夫妇俩的税后家庭年收入约为40万元。2001年夫妇俩购买了一套总价为90万元的复式住宅,该房产还剩10万左右的贷款未还,因当初买房时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孙先生没有提前还贷的打算。夫妇俩在股市的投资约为70万元
孙先生与张女士均为外企职员,家中有一个8岁男孩,夫妇俩的税后家庭年收入约为40万元。2001年夫妇俩购买了一套总价为90万元的复式住宅,该房产还剩10万左右的贷款未还,因当初买房时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孙先生没有提前还贷的打算。夫妇俩在股市的投资约为70万元
2015年周先生每月税前收入12000元,需缴纳10%的三险一金。每月生活日常支出5000元。房贷支出3000元,周先生现有活期存款6万元,定期存款30万元,国债10万元,股票20万元,房贷余额15万元。根据案例,回答以下问题。周先生的结余比
赵先生现年35岁,2年前离异,自己一人带着4岁的儿子一同生活。目前任职于某国企中层领导岗位。每月工资税后8000元,年终各种福利和奖金税后共8万元。离婚后赵先生分得了一套120平米的住房,房屋还有50万贷款余额没有偿还,每月月供4000元,采用等额本息还款
有两家公司均需要建房扩大经营规模,A公司拥有土地,但缺乏资金;B公司资金充裕,但没有土地。后经过协商,两家公司决定合作建房,A公司提供土地使用权,B公司提供资金。A、B双方约定均分建成后的房屋。经有关部门评估,建成后的房屋价值800万元,于是A、B两公司各
随机试题
在Fl1125型分度头上铣削z=80的直齿圆柱齿轮时,每次分度时分度手柄应转过_________r。
简要说明玩忽职守罪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
A、己烯雌酚B、灰黄霉素C、麦角胺D、氯霉素E、异丙肾上腺素可产生严重心律失常的药物是()
患者,男性,68岁,高血压心脏病10余年。3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黄色黏痰,伴发热,体温为39.3℃,上二层楼后感心悸、气短。急诊以“高血压心脏病、心力衰竭、肺部感染”收入院。引起该患者发生心力衰竭的基本病因是
信用保险的主要险别包括()。
下列关于虚拟资本的定义的描述,正确的有()。
下列关于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和不可撤销的备用信用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劳动教养人员的心理咨询以电话咨询为主。()
Customer:Excuseme!Clerk:Yes,ma’am?WhatcanIdoforyou?Customer:Ihaveaproblemwiththiscoffeemaker,andIwantmy
我国《刑法》第21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该条文中的价值平衡,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