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认识地区”的标准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
阅读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认识地区”的标准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
admin
2021-10-08
53
问题
阅读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中“认识地区”的标准要求:“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材料二 某版本教科书中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部分内容。
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
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陆地面积约800万平方千米,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夏季出现极昼时,太阳总在地平线上,但太阳高度小,太阳辐射较弱,根本无法驱散冰原上的寒气。冬季出现极夜时,长夜漫漫,暴风雪在冰原上不停地咆哮。无论是南极洲还是北冰洋都是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地球上68%的淡水以冰雪的形式储存在两极地区。
要求:
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包括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等),并说明设计理由。
选项
答案
教学环节: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关于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纪录片并提出问题:纪录片所播放的是哪个地区的景观? 学生观看纪录片并回答。 教师:对,这就是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今天我们一起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设计意图】采用视频导入的方式既展现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景观,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新课讲授 教师:我们一起做一个“我是小小探险家”的游戏。假如你是一个探险家,你想要带领你的团队去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探险,你需要做哪些前期的准备工作呢? 学生积极思考,争着回答。 教师:我们首先要对所要进行探险的地区有一个了解,然后规划行程,准备必备物品等。 1.位置和范围 活动一: 教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找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可以运用你们手里的一切资料。教科书、地图册等。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派代表到讲台前展示探究结果。教师补充评价。 师生共同总结:北极地区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南极地区包括南极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陆缘冰,还包括南太平洋、南大西洋和南印度洋的一部分。 教师:老师有一个小问题需要你们帮帮忙,有一只调皮的小企鹅它往北走了50米,往东走了50米,又往南走了50米,它发现自己回到了原地。同学们知道小企鹅原来在哪里吗? 学生:南极点。 教师:同学们都很厉害,一下就帮老师解决了这个问题,老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思考的?(请一位学生回答) 师生总结:在北极点,四面均朝南。在南极点,四面均朝北。 【设计意图】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读图、讨论等形式,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气候 教师:我们知道了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这时我们的探险完成了一小步。要进行探险的准备工作我们还需要了解这个地区的哪些特征? 学生:气候。 活动二: 教师:出示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的气温和降水量对比图。分析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哪个地区气候更恶劣,原因是什么。请同学们分小组探究,可参考书中资料。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提示。(展示南、北极地区地形图;南、北极风速对比图;展示南极冰盖的照片) 学生分组探究讨论。 师生共同总结:南极地区气候更恶劣。原因如下。 (1)南极地区以陆地为主,北极地区以海洋为主,陆地放热和冷却比海洋快,降温的幅度比海洋大。 (2)南极地区的海拔比北极地区高,气温低,风力大。 (3)南极地区巨厚的冰层对太阳光的反射率高,90%的太阳热量被反射回宇宙空间,气温低。 (4)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为55毫米,是地球上降水最少的大陆,而且降水几乎全部是雪。 教师:(展示因纽特人图片)因此北极地区还会有一些原住民,因纽特人。而南极只有那些可爱的极地动物了。 师生总结:两极地区纬度高,太阳斜射,所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大部分地区冰雪终年不化,所以形成厚厚的冰雪,覆盖着陆地和大洋。这是两极地区的气候特征。 【设计意图】分组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利用图表埘学生进行大量的启发和引导,通过阅读、分析、讨论、归纳总结。逐步锻炼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3.天然宝库 教师依次出示两极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图、淡水资源图、生物资源图。(边展示图片边讲解相关内容) 教师出示两极地区遭受破坏的图片。(解说: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人类一系列的不当活动,两极地区的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我们能做什么来保护我们天然的宝库呢?) 学生观看图片,发表感受。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学习两极地区的资源,加深印象。对学生进行环境观教育,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巩固提高 出示两极地区比较表格,请学生填表。 【设计意图】利用表格填写知识点,巩固练习。 四、小结与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知识点。 作业:同学们,我们作为小小探险家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了一大步,请大家课下查找相关资料看看别人是如何进行探险和考察的。下节课请同学们以小故事的形式进行讲述。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展示,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NY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化学教学中的板书是教师为配合讲授,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书写、绘图,以引起视觉直观的教学手段。如果运用得恰当,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有助于学生系统理解讲授的内容和重点,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和帮助学生记笔记。问题:(1)请简述教师在运用板书时的注意事项。(2)请
一定质量的铝镁铁合金投入300mL2mol/L硝酸,合金完全溶解后逸出3.36LNO(标准状况),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渐加入3mol/LNaOH溶液,得到沉淀质量最大。所加NaOH溶液的体积是()。
某教师在一次阶段测验中,设计了如下试题考查学生。灭火弹是一种无炸药的安全消防器材。使用时揭开上端封皮,用力投入火场,遇火瞬间弹体裂开,释放出超细干粉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①灭火弹的灭火原理是_______________
案例:在“燃烧与灭火”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并出示了几张图片,开门见山地引入了课题,此时学生们也表现出了很强的求知欲望。接着我进行演示实验,想通过此实验让学生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而此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实验时,铜片上的白磷剧烈地燃
下列不是课程改革之后化学教学纸笔测验的特点的新变化是()。
①1772年,瑞典的舍勒在从事“火与空气”的实验研究时分离出了氧气。但他信奉当时流行的“燃素说”,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现了一种新元素,他把氧气叫作“火空气”。②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里加热氧化汞时也得到了氧气。遗憾的是,他是比舍勒更虔诚的“燃素说”信徒,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内容标准为:“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活动与探究建议:“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材料二教科书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标准: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了解防火防爆的措施;知道物质发生变化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材料二化学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21世纪人类将进入开发月球资源,探索太空的新时代,人类的美好愿望将变为现实。回答问题。月球和地球距太阳的距离差别不大,但表面环境迥然不同。其主要原因是二者的()。
随机试题
社会经济权利
组织变革的过程不包括()
A、寒战、高热B、尿频、尿急、尿痛C、二者都有D、二者都无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_______。
A.胃溃疡B.胃癌C.胃肠道穿孔D.肠梗阻E.以上都不是胃小弯处可见龛影多见于
下述哪项为阴虚内热的舌象
一些安神类中成药含朱砂成分,长期服用可能引起慢性汞中毒,故不宜久服,应中病即止。下列安神药不含朱砂成分的是()。
胡某,男,70岁。反复咳嗽、咳痰十余年,近3年来劳累后心悸、气促。入院时发绀明显、呼吸困难,应取
(2006年)两端受扭转力偶矩作用的实心圆轴,不发生屈服的最大许可荷载为M0,若将其横截面面积增加1倍,则最大许可荷载为()。
下列关于项目社会评价表述正确的是()。
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说法错误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