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 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 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
admin
2021-10-25
36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地震中的父与子
1994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30万人在不到四分钟的时间里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在混乱中,一位年轻的父亲安顿好受伤的妻子,冲向他七岁儿子的学校。那个昔日充满孩子们欢声笑语的漂亮的三层教室楼,己变成一片废墟。
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大喊:“阿曼迭,我的儿子!”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
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他坚定地站起身,向那片废墟走去。
他知道儿子的教室在一层楼的左后角,便疾步走到那里。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救火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你是不是来帮助我的?”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
“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
“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事,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你现在怎么样?有几个孩子活着?”
“我们这里有14个同学,都活着,我们都在教室的墙角,房顶塌下来架成个大三角形,我们没被砸着。”
父亲大声向四周呼喊:“这里有14个小孩,都活着!快来人!”过路的人赶紧跑过来帮忙。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
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
“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
问题:
设计本文教学重点部分的教学流程,并简要说明理由。
选项
答案
【参考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回顾课文内容。 (2)1994年1月17日凌晨美国洛杉矶西北部发生的这次地震造成62人死亡,9000多人受伤,25000人无家可归,桥梁坍塌,公路断裂。繁华的城市瞬间变成一片废墟。是父亲的坚定与绝不放弃,在儿子生命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 二、品读体验 读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说一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包含了几层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对父子了不起,找到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读懂了什么?把自己的感受写在书的旁边。 汇报交流:重点引导学生从下面句子中理解和感悟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并带着自己的感受练习朗读。 1.父亲的了不起 (1)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导学生读出坚定的语气) (2)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 (3)“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2.儿子的了不起 (1)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 (2)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指导学生读出兴奋的语气)“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设计理由】让学生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 三、感悟写法,读写结合 (1)引导:这篇课文生动感人。那么,你认为哪里写得好呢?课文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来歌颂伟大的父爱,赞扬深厚的父子之情的。让学生抓住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具体句子感悟。 (2)总结:今天我们从课文中体会到了伟大无私的父爱,可是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能经历这种惊心动魄的事。父母的爱啊就是早起为我们热好的牛奶,就是上学路上一声声的叮咛,就是风雨中加在我们身上的棉衣……每一天我们都感受着父母那种无微不至、体贴入微的深深的爱、浓浓的情。请把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选一件写下来,送给你的父母吧! 四、课外延伸,升华情感 同学们,在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之后,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团聚了,请大家看大屏幕,这是课文中的插图,父子俩紧紧地抱在一起,幼小的儿子阿曼达笑得那么开心,这位可敬的父亲却哭了。巨大的喜悦占据了他的心,这个时候,笑和哭都表达着一种同样的感情,都表达着这对父与子之间浓浓的亲情啊!同学们,我想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会由衷地对这对父子发出祝福的,此时此刻,你会说些什么呢?想一想,同桌之间先互相说一说。 (1)对这位父亲说:“你真了不起,我敬佩你!” (2)对这位父亲说:“你的爱是真心地爱,你的爱给了孩子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这是最宝贵的东西。” (3)对阿曼达说:“你拥有这样的父亲真幸福呀!” (4)对阿曼达说:“你真了不起,在那种危险的时刻,你能平静地等父亲来救援,并且先让同学们出来,这是一般孩子很难做到的事。” (5)想对父子说:“是你们让我知道爱的力量有多么神奇。” (6)爱和信任是可以创造奇迹的,有了爱没有做不到的事,像那首歌里唱的:“死神也会望而却步!” (课件)讲述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进一步感受父爱和母爱的伟大,以及全国人民对苦难同胞无私的爱。 【设计理由】通过同桌之间相互讨论和观看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将文中的思想感情融人现实生活中,进一步地感受父爱和母爱的伟大。 五、布置作业 孩子们,地震中的父亲以永不放弃、信守承诺表达了对儿子的爱。而更多的时候,父母的爱并不一定都是惊天动地的,它常常就藏在平凡的小事中。我们都在生活的点滴上,在细节上。在一言一举中感受着父母的爱!请你们回忆生活中父母所做的,看起来微不足道,但却饱含深情的事,并且把这份爱珍藏在你的日记中,好吗?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Ru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坐井观天》,回答问题。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1.说一说1cm,1cm2,1cm3分别是用来计量什么量的单位。它们有什么不同?2.下面两个长方体是用棱长1cm的小正方体拼成的,说出它们的体积各是多少。怎样知识一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呢?大家动手做实验:用体积为
小明因喜欢小动物经常把麻雀、青蛙、蚯蚓等带到教室,班主任发现后不但没有批评他,反而还在班里成立了动物兴趣小组。他非常激动,向班主任表示了决心。半年后,小明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对动物的探索活动,懂得了学好各门功课的重要性,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改
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教师设计学生急于解决而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一时又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悬念而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做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
李华是一名十分聪明的学生,他的最大特点就是贪玩,学习不用功。每次考试他都有侥幸心理,希望能够靠运气过关。这次期末考试他考得不理想,他认为这次是自己的运气太差了。请运用维纳的归因理论来分析:如不正确,正确的归因应是怎样的?
王鸣属于多血质,秦刚属于抑郁质,王鸣和秦刚谁的气质好?()
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别,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别,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随机试题
多尿是指24小时尿量大于()
A.骨盆轴B.骨盆倾斜度C.坐骨切迹D.骶骨岬E.耻骨弓角度
设f(x)=∑n=0∞anxn和g(x)=∑n=0∞bnxn,则f(x)g(x)的幂级数展开式中xn项的系数是:
下列污染物应筛选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因子的是()。
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分级()。
元朝时,被马可波罗称为“东方第一大港”的是福建泉州港。()
根据文件形成和使用的公务活动领域,可将公文分为()。
给定资料1.政府公信力是政府依据自身的信用所获得的社会公众的信任程度,是社会组织和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一种主观价值判断,是政府实施行政行为时的形象和所产生的信誉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形成的心理反应。一句话,政府公信力是政府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体现的是政府的信用能力
Studentsofmanagementtheoryhavelong【C1】______whatconstitutestheworstkindofbook—theCEOautobiographyorthemanagement
以下语言中,不是计算机高级程序语言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