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l1年版)》关于“空气”的内容标准为:“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材料二 某版本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l1年版)》关于“空气”的内容标准为:“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材料二 某版本
admin
2021-02-12
66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l1年版)》关于“空气”的内容标准为:“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材料二 某版本教材有关“空气”的内容呈现如下。
实验2-1:
实验装置如图2-3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间分为5等份。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在这一反应中,红磷(化学符号P)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叫作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P
2
O
5
)的新物质。这一反应可用文字表示如下:
红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集气瓶内水平面上升约1/5,说明空气中的氧气被消耗了,消耗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人们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氡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其他成分。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的成分。
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材料三 教学对象为初中学生,已学过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走进化学实验室等内容,学习了简单的实验方法和原理、常见仪器的使用等基础知识;本单元接下来将要学习氧气、制取氧气等知识。
问题:
根据上述3个材料,完成“空气”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叙述(不少于300字)。
选项
答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并对空气的成分有进一步的了解。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②通过讨论和分析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实验观察的结果、分析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进行表述,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②培养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讲解法等。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猜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少。”谜底是什么? 谜底就是空气。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认识比较晚。17世纪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18世纪才认识到空气的复杂性。那么大家说一说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学生回答】 ①空气中有氧气,我们吸入的就是空气中的氧气。 ②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我们呼出的就是二氧化碳。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同学们都说空气中含有氧气,那我们就用实验来验证空气中是否含有氧气,含有多少。 大家前后两桌4人组成小组,讨论实验2-1的实验步骤,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为什么集气瓶中预先要加入少量水? ②为什么反应前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③为什么点燃红磷后要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④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①预先要加入少量水是要防止热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②反应前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防止瓶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影响测定结果(使测定结果偏大); ③“立即伸入”是为了防止瓶中空气受热膨胀后逸出,影响测定结果(使测定结果偏大); ④气体体积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因此要冷却至室温。 【教师补充】红磷燃烧消耗的氧气的体积就等于水进入集气瓶内的体积。红磷要过量是为什么呢? 【学生】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全部消耗完。 【学生实验】描述实验现象及结论。 【现象与结论】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一种白色固体,集气瓶内水平而上升约1/5,说明消耗的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教师讲解】其实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而在我们的实验中,为什么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1/5?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没有残余的氧气? 【学生讨论】该实验中,水面上升达不到1/5体积是因为氧气含量低,或者我们在塞塞子的过程中,已经有少部分氧气被消耗掉。红磷熄灭后瓶内没有残余的氧气,如果还有氧气,红磷还能继续燃烧。 【教师讲解】在这一反应中,红磷(化学符号P)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种叫作五氧化二磷(化学符号P
2
O
5
)的新物质。这一反应可用文字表示如下: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补充】在19世纪末以前,人们深信空气中仅含有氧气和氮气。后来人们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氡等稀有气体,才认识到空气中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其他成分。目前,人们已能用实验方法精确地测定空气的成分。 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汁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环节三:巩固提高 ①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结果可能是什么? ②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什么?有什么性质? 环节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思考:红磷能不能换成镁条或者铁丝?为什么?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i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请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必修“音乐鉴赏”模块的学生教学内容:鉴赏《黄河大合唱》要求:(1)设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2)针对教学重点,设计具体的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作为主题,分别写作两段变奏。要求:(1)变奏一:节拍变换为二拍子。(2)变奏二:节拍变换为四拍子。主题:
每位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提高自己的(),结合实际情况,以合适新颖的方式来应对音乐教学中的突发事件。
分析下面的谱例。要求:简要说明乐曲的旋律特点和调式特点。
下列不属于朝鲜传统乐器的是()。
任老师在讲授《祝你平安》这节课的时候,积极地进行范唱、范奏。这体现了音乐课程的()原则。
下面谱例中的旋律是《窗花舞》的开始部分,曲调由双簧管主奏,小提琴做填充处理,它出自哪部作品?()
关于指挥的说法,以下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课题名称】《弥渡山歌》(选自高中鉴赏教材《飘逸的南国风》)【教学内容】音乐鉴赏【教学重点】聆听、演唱云南民歌,感受、体验相同地域、不
随机试题
净现值和获利指数指标共同的缺点是【】
妇女面青,多由于
三焦经在上肢的循行部位是
B细胞表面最重要的协同刺激分子是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性质上属于()。
在实验研究中,衡量实验结果能够普遍推论到样本的总体和其他同类现象中的程度的指标是
2008年5月22日,范美忠在天涯论坛写下了《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一文,文中细致地描述了自己在地震时所做的一切以及过后的心路历程。据描述,范美忠当时正在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上语文课,课桌晃动了一下,但范根据对地震的一些经验
在Windows系统中,进行域名解析时,客户端系统会首先从本机的(1)文件中寻找域名对应的IP地址。在该文件中,默认情况下必须存在的一条记录是(2)。(2011年下半年试题)(2)
下列关于WindowsServer2003系统下DHCP服务器参数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Byteachingwritershowtoimitate.B、Byidentifyingwriter’sstrengthandweakness.C、Bydevelopingwriter’spotential.D、By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