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并评估人民币被低估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admin2019-09-16  22

问题 综述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并评估人民币被低估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2012国际商务硕士]

选项

答案(1)在纸币流通的浮动汇率下,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本质的原因是一国的经济状况。如果一国经济发展、物价稳定、财政收支平衡、出口增加、国际收支盈余等,则该国货币汇率必然坚挺,反之,则疲软。具体来讲,影响汇率变动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财政经济状况 一国财政经济状况,即财政收支及经济发展状况较以前改善,该国货币就会趋于坚挺或升值,反之,就会贬值。 ②国际收支状况 一国国际收支改善或出现顺差,外汇收入增加,该国货币必然趋于坚挺或升值,反之,则趋于贬值。正如近年来,中国由于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以及外汇储备充足,这必然促使人民币不断升值。 ③利率政策与利率水平 一般来说,利率的高低,会使国家间短期资本发生流动,进而影响汇率。如果利率升高,资本流入增加,外汇供给亦增加,本币供给若保持不变,必然使本币升值,而外汇贬值。但长期来看,影响可能正好相反,即高利率货币在期汇市场上趋于贬值,而低利率货币在期汇市场上趋于升值。 ④宏观经济政策 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如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投资环境、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等都会对该国货币从而对外汇汇率产生影响。 ⑤市场预期 人们对市场预期的心理不同,直接导致外汇买卖方向的变化,或外汇投机的变化,从而使外汇的供求发生变化,这种外汇供求的变化直接导致汇率的变化。 ⑥各国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 如收购或抛售外汇、冲销干预、采取紧缩或扩张的货币政策,这都直接影响外汇汇率的变化。 ⑦重大的国际事件 一些重大的国际事件,如战争、动乱、政府更替或发生政变、突发性恐怖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都会对汇率产生影响。例如,1991年8月,苏联发生非常事件,当时的德国马克对美元的汇率急剧下降,原因是德国在苏联有大量投资,如苏联政策变化,会对德国投资发生不利影响。 总之,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有很多,而且错综复杂,有时各种因素会相互加强,有时则会相互抵消,有时只有个别因素起作用,有时则有很多因素同时起作用,因此,分析影响汇率变化的因素往往是比较困难的。 (2)近年来,一些鼓吹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学家和学者认为人民币汇率被大幅低估。自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稳步上升,但我国制造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抵消了汇率上升的影响。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约20%,但我国制造业单位产品的劳动力成本却下降了40%左右。因此,出口企业的实际竞争力反倒进一步增强。仅仅从这些因素来看,人民币确有一定升值空间。 但是,这些仅仅是表面现象,仅从这些论据中就匆忙得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结论显然是有失偏颇的。 首先,贸易顺差不等于人民币汇率低估。国内外关于人民币汇率低估的观点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它们根据的是中国存在巨额贸易顺差以及外汇占款;另一方面,它们通过各种模型特别是利用购买力平价理论来估算人民币“适当”汇率,多数模型估算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被大幅低估。人民币汇率低估论者以此作为人民币升值的重要论据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因为贸易顺差等于人民币汇率低估是一个伪命题,其理由有三点。一是人民币汇率并非导致美国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例如,中美贸易地位不对等。在中美贸易中,中国的出口主要由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所组成,虽然中国有较多的贸易收支盈余,但获得的利润却很少;而美国处于中美贸易结构的高端,其出口主要是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长期以来,美国为限制高技术产品向中国出口设置了重重贸易壁垒,却反而指责中美贸易不平衡是由于人民币汇率低估造成的,这与客观事实是完全不符合的。又如美国国内的低储蓄率问题、美元作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问题,都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二是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80%~90%是加工贸易产生的顺差,而外商投资企业是加工贸易的最大经营主体并创造这部分顺差。随着全球经济分工深化与资源优化,全球制造商将其劳动密集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通过进口零部件和原材料、经过加工装配将制成品销往美国或他国,因此,进口商品总价值与出口制成品总价值之间理所当然存在着差额。中国的贸易顺差只不过是产业全球化及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产业链大趋势下的附带结果,并不说明人民币汇率是被低估的。三是中美两国贸易统计方法存在差异,美方使用的国际贸易统计方法大大高估了对华贸易逆差:进口货值高估,出口货值低估;美方未考虑增值因素,将通过第三方的中国商品对美转口全部算做从中国的进口,同时又将美国商品通过香港等地对华转口忽略不计。此外,美方在统计对华贸易逆差时只计算商品贸易,而不包含服务贸易。 其次,购买力平价理论遭到滥用。购买力平价理论认为两国货币的购买力之比是决定汇率的基础,汇率的变动是由两国货币购买力之比变化引起的。国内外人民币汇率低估论者主要是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来测算人民币汇率低估的程度,并以此来推断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幅度。从其研究结果看,结论千差万别、大相径庭,究其原因,概有二端。一方面,忽视购买力平价的理论基础错误。尽管购买力平价理论在国际金融领域具有重要而广泛的影响,但不可否认,该理论存在着诸多理论基础错误:购买力平价理论的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该理论把汇率的变动完全归之于购买力的变化,忽视了其他因素如国民收入、国际资本流动、生产成本、贸易条件、政治经济局势等对汇率变动的影响,也忽视了汇率变动对购买力的反作用。与此同时,该理论在计算具体汇率时,存在许多困难,主要表现在物价指数的选择上,究竟是以参加国际交换的贸易商品物价为指标,还是以国内全部商品的价格即一般物价为指标,很难确定。另一方面,忽视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假设前提,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有四个假设前提:国际间的贸易必须完全自由;所有的商品价格均呈现同幅度变动;物价为影响汇率的惟一因素;影响购买力的因素只有货币数量。然而,购买力平价理论这些过于严苛的假设条件,或近乎理想的状态在现实中很难满足,与现实情况偏离甚远。由于购买力平价理论成立的假设前提与中国经济现实条件完全不相符,必然导致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这也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以购买力平价为依据得出的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观点有失偏颇,缺乏科学依据。再一方面,忽视了汇改以来人民币已大幅升值的事实。同时,中国贸易模式转变的效果明显,进口增速大幅提升。尽管近期人民币对美元保持相对稳定,但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还是处于升值状态,人民币有效汇率指数不断上升。因此,判断人民币汇率水平,除了关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水平,还需要考虑人民币对非美元货币的汇率水平,以及人民币的有效汇率水平。人民币汇率在经过大幅升值后,当前已无明显的低估迹象。 国内外人民币汇率低估论者主要依据购买力平价和有关模型,无一例外都认为人民币汇率低估了,而且据此提出人民币升值建议。但是,人民币汇率究竟低估了多少、究竟应当升值多少,迄今为止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从人民币汇率无升值空间到应升值50%等等应有尽有。显而易见,人民币汇率低估论者得出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结论都是不可靠的、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OBa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