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试述20世纪——二十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试述20世纪——二十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admin
2021-09-10
18
问题
试述20世纪——二十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选项
答案
(1)平民教育运动 由于政治立场,思想倾向等的不同,平民教育运动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部分。一部分以陈独秀。李大钊、邓中夏等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代表。他们认为平民教育必须符合劳动人民谋求自身解放的根本利益,应该与破除阶级统治的革命斗争同时进行。要 真正解决平民教育问题,必须先解决经济和政治制度问题,只有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条件下,工农劳苦大众才能获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为此,1919年邓中夏发起组织了“平民教育讲演团”及负责筹备了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这些都是平民教育运动的实践。 另一部分以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代表。他们在杜威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把平民教育视为救国和改良社会的主要手段,希望通过平民教育来实现平民(民主)政治。为此,北高师师生于1919年组织了平民教育社;朱其慧、陶行知、晏阳初于1923年组织成立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 (2)工读主义教育运动 基本内涵有:以工兼学、勤工俭学、工人求学、学生做工、工学结合、工学并进,培养朴素工作和艰苦求学的精砷以求消除体脑差别。由于提倡者和参加者思想立场的差异,在“工读”旗号下形成了关予工读目的意义的不同主张。 北高师学生1919年发起组织工学会,倡导工学主义。 少年中国学会成员王光沂发起组织北京工读互助团(无政府主义者),将工读视为实现新组织、新生活、新社会的有效手段。本着互助合作的精神,实行半工半读,将工读互助团办成。 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一方面提出了工人和农民的工读问题,同时也支持青年学生的工读互助实验,尤其号召知识青年到工农中去,初步提出了知识分子与工农结合的思想。 纯粹的工读主义者,他们把工读单纯看作是解决青年失学问题的好方法。 (3)职业教育思潮 职业教育思潮是由清末民初的实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发展演变而来。在对职业教育概念的最早阐述上,涉及授人一技之长和促进实业发展这两点职业教育思潮的基本内涵。早期主张实用主义教育的人士大多转而提倡职业教育,思潮逐步形成。1917年黄炎培发起组织中国近代第一个研究倡导实验和推选职业教育的专门机构——中华职业教育社,进一步从理论上探讨、在实践中推选职业教育,思潮达到高潮。 (4)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形成原因:杜威的思想适应了中国国内希望社会改良的要求和教育救国、教育改革的主张。其中,“社会的改良全赖学校”的观点和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正符合了教育救国和改革传统教育的需要。加上胡适、陶行知等以及一些教育界人士的极力宣传,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时成为全国范围内很有影响的教育思潮。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思潮意味着中国教育界教育观念的很大转变,不仅对教育理论,同时对教育实践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5)勤工俭学运动 1912年吴稚晖、蔡元培等在北京发起“留法俭学会”并设预备学校。1915年蔡元培等人在法国创立“勤工俭学会”,明确提出“勤于工作,俭以求学,以进劳动者之知识为宗旨”。在华工教育中创造了半工半读的教育形式,产生最初的工读主义教育思想。1919年至1920年底,留法勤工俭学达刘高潮。早期共产主义者是此阶段留法勤工俭学运动的主要发起组织和参加者。至此,勤工俭学运动的内容与性质都发生了变化,从通过勤工与俭学以维持学业,提高到以俭学与勤工相结合,探索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出路的认识高度。 (6)科学教育思湖 ①以任鸿隽为代表的中国科学社和《科学》杂志,认为科学教育的基本内涵是物质上之知识的传授以及应用科学方法于教育研究和对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训练。 ②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激进民主主义者,通过文化反思倡导科学启蒙,主张以理性态度看待中国传统教育,建设未来教育。 ③以胡适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将科学的方法理解成“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以之为解决一切学术和社会问题的有效方法,是一种较为具体的科学教育主张。 (7)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于20世纪20年代初在中国兴起,其内涵为:①以教育为国家的工具;②教育是国家的任务。其主旨在于以国家为中心,反对社会革命,通过加强国家观念的教育来实现国家的统一与独立。1923年,曾琦、李磺在法成立“国家主义青年团”,余家菊和李磺合著《国家主义的教育》,标志着国家主义教育思想的重振。 (8)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 受实用主义教育和科学教育等教育思想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在西方国家流行的以反传统为旗号、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法相继传人中国,并都有热衷者尝试作引进课堂的实验。 (9)收回教育权运动 1922年,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一文中极力主张教育脱离政党与宗教而独立,率先举起反基督教教育的大旗。1923年,余家菊发表《教会教育问题》一文,率先提出了“收回教育权”的口号,要求对教会学校“施行学校注册法”。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界和学生界引起强烈反响。1924年6月,“广州学生收回教育权运动委员会”宣告成立。7月,中华教育改进社在南京开会,讨论外人在华设学和收回教育权问题。10月,全国教育会联合会在开封召开年会,通过《教育实行与宗教分离》和《请取缔外人在中国设立学校》。 1924年,收回教育权运动达到高潮,全国各地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教会学生纷纷退学,一些知名学者也振臂呐喊,声援学生运动。政府迫于压力,也采取了一些实际行动,1925年5月,浙江省发出通令,禁止全省所有学校宣传宗教。11月16日,北洋政府教育部颁布《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这个文件的颁布与执行是收回教育权运动最大的实际性成果。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SB0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学311题库学硕统考专业分类
0
教育学311
学硕统考专业
相关试题推荐
奥古斯丁的教育目的是()
提出“信仰高于理性”,认为教育目的不是发展智力和理性,也非培养国家公民,而是培养对上帝充满信仰、虔诚的基督教徒以及能为教会服务的教士。这位教育家是()
学生因“凹透镜”知识掌握不好而影响了“凸透镜”知识的学习。这种迁移现象是()。
某研究者为了研究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往活动,到某小学开展了分时段分项目课程教学的系统观察。这种观察属于()
主张课程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课程计划的实际结果”的课程评价模式是()
按照布卢姆目标分类学的基本要求,下列选项中,不宜作为教学目标的表述是()
在社会规范学习过程中,个体不仅在行为上遵守社会规范,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规范的必要性和规范对个人的价值。此时其社会规范学习处于()。(2008年)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教学与发展实验中,提出教学过程就是促进学生的()
()把人格的发展看为一个渐进的过程,个体在一生中要经历八个固定顺序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发展任务,这些任务是由个体的生物成熟和社会文化要求之间的冲突产生的。
随机试题
1822年,英国人巴贝奇首先提出来整个计算过程自动化的概念,设计出了第一台通用自动时序控制机械式计算机,称为________。
为观察肾的分泌排泄功能应做的检查是( )
预防HBeAg阳性母亲所生的新生儿HBV感染最有效的措施是
下列哪种情况在发生垂体危象时最为多见
据统计报载:截至到2001年年底,某市有高科技园区3个,已征土地6325hm2,占该市各类开发区已征土地总面积的18%。该城市在2002年年初,为了合理的利用已征土地,综合制定了科学的规划布局方案,将废弃的小型工场、市场等以及公共设施进行了重新布置,对城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系统的构成,依控制内容划分不正确的为()。
年化收益率有______与______之分。( )
对幼儿园活动的正确理解是()。
Studythedrawingcarefullyandwriteanessayof160-200words.Youshould1)describethedrawingbriefly,2)interpretthe
A、Sheagreeswithdieting.B、Sheopposesdieting.C、Shenevercaresaboutdieting.D、Shehasbeenonadiet.B信息明示题。对话一开始,男士询问女士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