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试述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试述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admin
2016-04-11
43
问题
试述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选项
答案
(1)激发学生思考问题 思维活动通常是由疑难问题而产生的。作为历史教师应恰当地给学生设疑置难,激发他们去思考,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2)启发诱导,使学生学会主动思考、独立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充分利用以诱导为主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使学生跟随教师讲课的思路去主动理解问题和掌握知识,就必须贯彻启发式教学原则,注意引导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该历史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历史本质,使其学会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分类归纳,纵横联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 历史事件纵横交错、头绪繁多,同时也是相互联系和承前启后的,历史上发生的一切事件都与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相联系。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而灵活地采用分类归纳的教学方法将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充分而恰当地运用纵横联系、比较的方法,既要向学生讲清时间先后和发展线索,讲明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又要重视历史活动的社会环境,指出历史事件之间的横向和纵向联系,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通过分析,比较其异同,抓住特点,掌握其规律,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4)分析史实,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评价具体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充分恰当地运用分析史实方法,引导学生把历史事件、人物、制度、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科技、民族、外交等问题置于特定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下,进行客观的分析,揭示其运动的发展过程和规律。 (5)引导学生学会比较类似历史事例 在历史课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养成比较历史事例的习惯,比较历史事例可以按历史知识的具体内容、形式及其特点以及历史发展的时空观念进行比较,从而归纳历史事件的成因,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指出历史的必然联系,综合其发展变化规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L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生根据“CaO、K2O、MgO、Na2O等物质都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得出结论“金属氧化物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种学习运用的思维方法是()。
电解法制取有广泛用途的Na2FeO4,同时可以获得氢气。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c(Na2FeO4)随初始c(NaOH)的变化如图4所示。已知:FeO42-为紫红色;Na2FeO4只在强碱性条件下稳定,易被H2还原;溶液中OH-浓度过高,铁电极区会产生红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下面是某教师关于“燃烧与灭火”的教学过程的自我描述。在“燃烧与灭火”这一节课的教学中,我结合生活中的燃烧现象,出示了几张图片,开门见山地引入课题,此时学生表现出强烈的学习热情,接下来我通过一个演示实验让学生得出了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阅读材料,根据任务完成要求。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金属与金属矿物的内容标准: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材料二某版本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1金属材
人类生活离不开盐,下列有关生活中常见盐的说法错误的是()。
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中,除了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外,还有()。
我国自主研发制造的国际热核聚变核心部件在国际上率先通过权威机构认证,这是我国对国际热核聚变项目的重大贡献。下列核反应方程中不属于聚变反应的是()。
下表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它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的移民趋势。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在完成《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课的教学后,两位教师分别对学生进行了学习评价。教师甲要求学生完成五道选择题和“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论述题。然后,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了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的著名论断是()。
随机试题
C2级
眼球的折光装置不包括
某热力管线暗挖隧道,长3.4km,断面有效尺寸为3.2m×2.8m,埋深3.5m。隧道穿越地层为砂土层和砂砾层,除局部有浅层滞水外,无需降水。承包方A公司通过招标将穿越砂砾层段468m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分包给B专业公司。B公司依据A公司
在信息系统中,对信息的定义: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是()。
期权价格的决定因素有()。
会计师事务所是否对除财务报表审计以外的其他业务实施项目质量控制复核,取决于()因素。
教师教学完七年级上册《散文诗两首》(《金色花》《荷叶母亲》)后,对课后的“词义和语境”部分进行了拓展学习。为帮助学生巩固对词语本义的理解,教师举出以下例子,其中加点词在句中表示本义的一项是()。
某日上午,民警在某村路段执行交通纠违任务。10时5分,村民甲未戴头盔驾驶无牌摩托车在该路段行驶,民警发现后示意停车,孰料甲加大油门冲卡,碰到路面的反光锥后连人带车冲入公路边水沟。民警见状后立即冲上前救人,简单处理了甲的伤口,并拨打了120。10时20分,甲
你和小王一起进行一项工作。中途小王被安排从事其他工作。你继续将工作完成,最终的成果也包含了小王的一部分工作内容.领导却只表扬了你,小王很不高兴,请问你怎么做?
下列句子中,没有歧义的一句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