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工程
自动化变形监测 1)工程概况 ××市××大厦基坑北侧与××地铁1号线隧道相邻,最近水平距离约9m。为了确保基坑支护顺利施工,保证×x市地铁1号线正常运营,需对地铁1号线隧道进行变形监测,实时了解和掌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铁隧道的变形情况,确保地铁隧道的安全。
自动化变形监测 1)工程概况 ××市××大厦基坑北侧与××地铁1号线隧道相邻,最近水平距离约9m。为了确保基坑支护顺利施工,保证×x市地铁1号线正常运营,需对地铁1号线隧道进行变形监测,实时了解和掌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铁隧道的变形情况,确保地铁隧道的安全。
admin
2016-04-20
83
问题
自动化变形监测
1)工程概况
××市××大厦基坑北侧与××地铁1号线隧道相邻,最近水平距离约9m。为了确保基坑支护顺利施工,保证×x市地铁1号线正常运营,需对地铁1号线隧道进行变形监测,实时了解和掌握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地铁隧道的变形情况,确保地铁隧道的安全。同时,可为基坑支护施工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为信息化施工提供科学的监测数据和报告。
××地铁1号线运营时间一般从早6:00到晚23:00,由于在运营时间测量人员无法下隧道测量,只能在夜间停运后测量。而白天是基坑施工的主要时间,也是监测的关键时间,因此,工程选择了基于自动全站仪开发的无接触式自动测量系统,实现了对运营地铁隧道结构三维变形位移的自动监测系统。
2)基准点及工作基点设置
(1)基准点的布设
监测区间线路离××车站及××车辆段均较近。本监测项目的基准点考虑选择在××车站内,选择采用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左出入段线和左线各设置3个基准点。为保证成果的可靠性,定期检测基准点的稳定性。
(2)工作基点的布设
为方便测量机器人自动搜寻目标,以及保证各监测点精度均匀,工作基站拟设置于监测范围中部的隧道侧墙上,托架伸出长度约400mm,左出入段线和左线各设置1个工作基点。基点网点可与地铁原基标控制系统联测或采用独立坐标系统。
(3)变形监测点的布设
变形监测点设计要求的断面按每20m左右布设,每个断面在轨道附近的道床上布设2个监测点,即每个测断面布设2个监测点,全段线共布设6个观测断面。各断面观测点用连接件配小规格反射棱镜,用膨胀螺栓及云石胶锚固于监测位置的侧壁及道床的混凝土中,棱镜反射面指向工作基点,见图3—6。
3)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
测量机器人自动化监测系统以基于1台测量机器人的有合作目标(照准棱镜)的变形监测系统为基本单元,可以由多个基本单元通过Internet联结起来组合而形成一个测量机器人远程网络监测系统,系统提供有线和无线两种组网方式。
(1)系统组成
远程无线遥控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和分析系统主要由3个单元组成:控制单元、无线通信单元和数据采集单元。控制单元一般安放在办公室内,通过具有固定IP的万维网发送指令和接收数据;无线通信单元与数据采集单元通过有线形式连接,将控制单元的指令转发给数据采集单元并将数据采集单元的数据简单处理后转发给控制中心;数据采集单元置于作业现场,根据控制单元的指令采集相应数据。
(2)硬件构成
远程无线遥控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和分析系统硬件主要由以下几项构成:
①测量机器人。测量机器人具有发动机驱动和目标自动识别等功能。测量机器人选用
TS30,其静态测角精度为±0.5",测距精度为±(0.35mm+0.7ppm×D),自动目标识别的有效距离可达1000m,望远镜照准精度为2mm/500m。
②无线通信模块。实现系统控制中心与测量机器人之间的数据传输。
③系统控制中心。系统控制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数据处理。
(3)软件构成
无线遥控测量机器人变形监测和分析系统软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测量机器人机载软件、无线通信软件模块和控制中心软件包。
4)监测数据处理
测量机器人自动监测系统是根据全站仪的极坐标三维测量原理。由于该工程测量范围小,两端基准点之间的距离为150m左右,同时列车的运行,使得测量区域内的各点的气象条件较为一致。因此,通过一定的观测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消除由于不同测量周期测量时的气象变化所引起的测量误差。
5)小结
基于测量机器人的自动化监测系统,具有简便灵活、无人值守、实时动态的监测特点,克服了传统测量方法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监测系统为基坑开挖提供了准确、及时的地铁隧道变形数据,是运营地铁隧道变形监测的理想手段。随着我国城市地铁建设的大规模进行,自动监测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种测量手段,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地铁的发展,监测系统的前景应该不断发展和完善。
6)问题
简述变形测量实施的程序与要求。
选项
答案
①按测定沉降或位移的要求,分别选定测量点,埋设相应标石标志,建立高程控制网、平面控制网。 ②按确定的观测周期与总次数,对监测网进行观测。新建的大型和重要建筑,应以施工开始进行系统的观测,直至变形达到规定的稳定程度为止。 ③对各周期观测成果及时处理,并选取与实际变形情况接近或一致的参考系进行严密平差计算和精度评定。对重要的监测成果,进行变形分析,并对变形趋势做出预报。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0Zf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测绘案例分析题库注册测绘师分类
0
测绘案例分析
注册测绘师
相关试题推荐
某公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其联合柱下桩基采用边长为400mm预制方桩,承台及其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柱及承台下桩的布置、地下水位、地基土层分布及相关参数如图6—9(Z)所示。该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设计基本地震
某二级公路,设计车速60km/h,双向两车道,全宽(B)为8.5m,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Ⅱ级。其下一座现浇普通钢筋混凝土简支实体盖板涵洞,涵洞长度与公路宽度相同,涵洞顶部填土厚度(含路面结构厚)2.6m,若盖板计算跨径l计=3.0m。试问,汽车荷载在该盖板
某一级公路设计行车速度v=100km/h。双向六车道,汽车荷载采用公路—Ⅰ级。其公路上有一座计算跨径为40m的预应力混凝土箱形简支梁桥,采用上、下双幅分离式横断面行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横断面布置如题图所示。提示:按《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
某安全等级为二级的高层建筑采用混凝土框架一核心筒结构体系,框架柱截面尺寸均为900mm×900mm,筒体平面尺寸为11.2m×11.6m,如题图所示。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基,板厚14m,筏基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t=1.43MPa)。提示:计算时取,
某高度为50m的高层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为二级,其中一底部墙肢的截面尺寸如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剪力墙采用对称配筋,纵向钢筋为HRB335钢,竖向和水平分布钢筋为HPB300钢。as=as’=25mm。若某一组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为
对于高等级公路中桥梁,当其轴线的法线方向与河道水流方向不一致时选______。
某承重柱下采用干作业钻孔灌注桩9桩独立基础,其桩长、桩径、承台尺寸及工程地质情况如图所示。建筑桩基安全等级为二级。桩和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桩基承台和承台上土自重设计值G=520kN。要求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CJ94--94)进行设计计算。
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柱底由荷载标准值组合所得的内力值:F1=2000kN;F2=200kN;M=1000kN·m;V=200kN。柱基自重和覆土标准值G=486.7kN;基础埋深和工程地质剖面如图所示。
某工业钢平台主梁,采用焊接工字形截面,如图2-21所示。lx=41579×106mm4,Q345B制作。由于长度超长。需要工地拼接。若将上题中10.9级M24摩擦型高强度螺栓改为5.6级M24普通螺栓,其他条件不变,试问:在拼接头一端,主梁上翼缘拼
随机试题
Amongtheraftofbooks,articles,jokes,romanticcomedies,self-helpguidesandotherwritingsdiscussingmarriage,somefamil
女性,28岁,尿频、尿急、尿痛、小腹痛伴终末血尿2天,尿常规见许多红、白细胞/HP。
A.胸膜炎B.呼吸道感染C.肺结核D.支气管哮喘E.喉部疾病咳嗽伴哮鸣音见于
甲电视台获得2006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A队与B队比赛的现场直播权。乙电视台未经许可将甲电视台播放的比赛实况予以转播,丙电视台未经许可将乙电视台转播的实况比赛录制在音像载体以上,备将来播放,丁某未经许可将丙电视台录制的该节目复制一份供其儿子观看。下列哪种说法
真空中,点电荷q1和q2的空间位置如图所示。若q1为正电荷,且q2=-q1,则A点的电场强度的方向是()。
针对企业短期贷款,商业银行对其现金流量的分析应侧重于()。
假设我国某商业银行2020年年末的有关指标如下:贷款余额2万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240亿元;资本净额800亿元;最大一家客户贷款总额为60亿元;全部关联客户授信为150亿元;贷款损失准备为360亿元。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该商业银行的拨备覆
如图,在Rt△ABC中,∠C=90°,AC=6,BC=8,动点P由起点A沿边AB向终点B运动,每秒2个单位,动点Q由起点B沿边BC向终点C运动,每秒1个单位,P、Q两点同时由起点开始运动,记运动时间为t秒。(1)△BPQ的面积为S,求S的最大值
某市提出高考改革,在原来的学术型考试的原则下增加技能型考试,推出高考考试技能型和学术型两种模式。你对增加的这种技能型考试怎么看?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从民族大义出发,为了团结国民党共同抗日,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史称“西安事变”。关于“西安事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