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间: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所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

admin2011-01-09  36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间: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所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在中国,“三好学生”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心目中优秀学生的代名词。从“品德、学习、身体”三方面评定学生的制度在中国由来已久,它与一个人的升学、奖学金发放、就业等利益直接挂钩。2008年9月13日,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南岸区基础教育首届学术年会上呼吁:停止评选“三好学生”,因为这样会“过早给孩子贴上好学生与坏学生的标签”。取消“三好学生”的呼吁一出,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来自华商网的调查,认为“应该停止,评选已变味无法正面激励”的占65%;认为“不应停止,三好学生激励几代人向上”的占29.1%。
   兰州成功学校初中部任玉玲校长属于那65%中的一员。据任校长介绍,“三好学生”的主要含义是好孩子、好学生、好公民,以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的考核作为评定标准。
   “虚的东西太多。”任玉玲认为,这种评定标准本身有问题,社会和家庭的考核主要来自家长的反映,但由于“三好学生”优惠政策的存在,即使学生在家里表现不怎么好,家长也会说好。而“好学生”的标准,在学校则是以成绩论英雄。
   “好多‘三好学生’都有双重面孔。”任玉玲说,这样的评定标准,对于那些学习同样刻苦,也许由于学习方法不对成绩不突出,却符合好孩子、好公民标准的学生,是一种极大的打击。
   而兰州某校初二年级班主任吴健步则持相反的观点。“学生就要有荣誉感,如果取消‘三好学生’评定,学生就没有学习动力了。”吴老师对自己的得意门生,两年来一直是班级第一名、“三好学生”、兰州市优秀学生干部谈亚红的赞赏始终溢于言表。当别的孩子在国庆七天假日里玩的时候,谈亚红预习了下周的所有课程。谈亚红很会学习,这种素养也来自家庭的教育。当记者问到她是否做家务时,谈亚红的回答是“哪里不顺眼,自己就会去收拾”,“父母从来不会主动给自己安排家务劳动。”
   对于记者“如果有一天没有评上‘三好学生’能否接受”的问题,一直在“三好学生”桂冠下生活的谈亚红沉思片刻说:“应该可以。”可吴老师认为,按照谈亚红争强好胜的性格,如果真的有这么一天,应该对她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2.有人在网上慷慨发问: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评“三好学生”以来,到底产生了多少影响历史的“三好学生”呢?
   以“完人”相加于学生,使不少学生压力剧增,导致悲剧发生。曾经在酒泉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事情:一位精神病青年被父母在自家院子的石柱上锁了3年,他小学、中学一直都学习好,经常被评为“三好学生”,是在赞誉声中度过的。而悲剧的发生也源自学习,当他高考落榜后,曾经的光环终于将他压垮了。这个父母眼中的好孩子、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精神完全崩溃。而同样的事情在全国范围内更是时有发生。
   “两极分化,优等生经常受宠,心理素质非常差,很容易被困难和挫折压倒。”任玉玲说,由于加分等优惠政策的存在,使得学生趋向弄虚作假。“功利心出现在一群孩子的身上,让人感到很无奈也很残酷。”
   有教育专家认为,“三好学生”的评选已开展了五十多年,应改革这一制度,使之符合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不要用“完人”的标准来要求年龄尚小的学生们。尽管支持“三好学生评选应与时俱进”观点的人只占到网络人数的5.8%,但也代表了一部分专家和学生的心声。
   “我觉得不应该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因为这样的评选可以激发学习动力,产生竞争,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但是,当前的评选有些走形式,老师们早就心中有数,让同学们评选只是为了显示表面的民主,有的时候,甚至连形式也免了。”有同学这样表示。
   “弱小的学生们在远离了‘三好’评选之后,开朗、友善、包容、童趣等更加多元、更为适合他们的评价体系,会走进他们的生活和课堂。”网友的留言代表了人们的期待。
   3.某县的一位家长在网上留言:“我们这里小学评‘三好学生’的标准只有两条:一、‘6·1’捐款的多少;二、家长地位的高低。校长说,这叫尊重领导。我们天天强调要加强道德建设,而我们的孩子从小却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这样的校长是否胜任?”网友在留言质问当地校长的同时,也揭示出一个让“三好学生”处在风口浪尖的关键性问题——“三好学生”评定标准不透明。
   “不透明导致了教育上的不公平。”任玉玲认为,改革必须体现学生的民主意识,要为素质教育服务。
   “我们的教育方针都是‘三好’,那为什么评‘三好’只能评5%、10%,为什么90%都不是‘三好’呢?是贯彻了教育方针还是没有贯彻呢?”顾明远在否定这一制度时有的放矢,直指教育理念和行动上的言行不一。
   “三好学生”评定在现实操作中简单地以学生成绩好坏为标准,是长期应试教育的结果,和最初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相去甚远。
   同时,“作为升学考试的附加条件,评了‘三好’可以保送可以加分,这已经是异化了,而且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这是“三好学生”评定,在反对者眼中的重要“罪状”之一。但改变仍然存在,从2009年起,重庆将取消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高考加分的规定。
   “在直辖市试验,这是一个信号!据说,天津等地也要取消。”有网友猜测。“三好学生”评选还在进行着,如何更好地发挥它的激励作用,避免挫伤孩子成长的自信,还需要教育工作者认真考量。
   4.2008年11月,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2006级研究生小吴遇到了烦心事:学校贴出通知,欠费学生没资格参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预备党员不能转正。此事在学生中引起争议。
   2008年10月31日晚,西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2006级研究生召开班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评选“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单项优秀个人”等事宜。
   首先选出的5名候选人中,两人因学费没缴清被剔除,一名预备党员因同样原因未获转正。三好学生的候选人则直接剔除了欠费生。
   该班学生小吴说,9月初,院里贴出通知,要求欠费学生必须在10月31日前缴清学费,否则不能参评三好学生。小吴说,06级刑法、经济法等班级都实行了这样的“政策”。
   小吴等同学认为,三好学生指的是德智体三好,如果要求学生必须缴清学费,岂不是变成了德智体加上经济好的四好学生?
   西北政法大学党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介绍说,该校的学生欠费是省内高校最多的,约有5000万元,大量的欠费已影响到学校正常工作。
   对于催缴学费,西安市教育学会会长许建国表示,学校对恶意拖欠和因贫欠费应该区别对待。
   5.第22个教师节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北京市西城区黄城根小学亲切看望师生,并和五年级学生一起上课。温总理说:“我最近一直在思考两个问题:一个是,素质教育决不是不要考核,而是要求考核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和经常性。所谓综合性,就是要教学生既会动脑、又会动手;所谓全面性,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所谓经常性,就是要根据学生长期的学习表现决定成绩。第二个是,减轻学生负担决不是对学生放松要求和撒手不管,而是给孩子们更多的时间接触世界、接触事物、接触生活,学习更多的知识,做更多的事,思考更多的问题,培养独立思维和创造能力。素质教育对学校、对教师、对学生的要求都更高了,而不是低了。”
   温总理思考的这两个问题,正是当前困惑我国素质教育的两大难题。近年来,倡导多年的素质教育一直处于“尴尬”境地,很多地方,应试风不但“回潮”而且日益加剧,原因就在于,我们的素质教育,太针对“应试”而去,最后效果:甚微,究其原因,似乎只要开展素质教育,学生不需要考试,其整体素质将可能下降。这种思想,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行,反过来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
   这实际上是对教育的最大误解。事实上,问题不在于要不要考试,而在于我们怎样进行考试、考核。例如一些地方取消期中考试作为治疗学生负担过重的”药方”的做法,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其实,关于素质教育的提法,一直以来就有争议,有专家指出,因为任何教育,都应该是提高人的素质,促使整体人格的完善,所以不该有“素质教育”一说。我国之所以有“素质教育”,也是“国情”使然,这个“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而言的——要改变“教育围绕着考试而进行,通过了考试,达到一定分数,就达到了教育的目的”的教育现状。应试教育中,即便是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是利用卷面考试,来给学生分数。这种教育,导致大家只会关注知识点的记忆和考试技巧的反复磨练,而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则难以得到提高和锻炼。也许正是由于“素质教育”这种“针对性”,让我们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把素质教育等同于“不要考试的教育,轻松得很的教育”。
   6.“校园暴力”事件近年来在我国日益受到关注。不管“校园暴力”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过后,从媒体对其评论来看,论者剑锋所指多半在于教育体制的弊病或社会教育环境的不佳。比如,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之下,教育的功利性使所谓的差学生难以获得尊重和认可,长期积累下来,最终产生了精神的扭曲或人格的不健全。又如,即使素质教育推行有年,也并未根本改变教育不均衡发展的格局,反映在学生个体身上就是心智不够成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往往出现极端行为。这些批评,无疑都点到了当前学校教育的痛处,值得人们认真反思。
   2008年10月9日晚,衡水市五中高中部高一女生宿舍楼内发生一起暴力事件。该校女生小宁(化名),遭到了以该班班长小红(化名)为首的10名女生的殴打。桃城区教育局获悉后,迅速成立调查组,对此事件进行了积极处理。
   据了解,8日学校组织摸底考试,小红向小宁借手表,小宁只有一块,就委婉地拒绝了。没想到,小红却因此而怀恨在心。9日晚11时30分,学校值班教师查床后,小红让人将601室的小宁叫到了603室,对其进行了殴打折磨。
   事发当晚,适逢学校停电,值班老师在楼道里点上蜡烛、打着手电安排学生就寝。当晚10时50分学校来电后,值班教师熄灭蜡烛后又巡查一遍,安排未洗漱的学生洗漱完毕后,回到一楼值班室。待值班教师走后,小红便让人将小宁叫到了自己的宿舍。小红先是用手打小宁的耳光,还不解气,又用拖鞋打小宁的左脸。后又指使其他9名女生先后对小宁进行了殴打,并对其实施罚跪半个小时。之后,小红让小宁回宿舍,但小宁不回去,直到站至快天明才回到自己的宿舍。
   值班室与事发宿舍中间隔着4个楼层,期间也没有学生向值班教师报告,事发当晚值班教师与校领导无一人知晓。直至次日早晨,小宁到学校医务室诊治,才有学生向值班教师反映此事。
   校方获悉此事后,果断地将小宁送往距离学校最近的市五院进行诊治。经医院全面检查,小宁身体未见明显异常。记者了解到,小宁和那些施暴的女生都是一个班的,她们一个多月前才来到这所学校上高中,还没有正式分班,大多是十六七岁的年龄。
   11日下午,桃城区教育局接到了学校对此情况的汇报后,马上展开调查处理,并于12日形成了处理意见:对五中高中部及其校长、主管副校长给予全区通报批评,写出深刻检查;责令当晚值班副校长停职检查;当晚值班教师予以辞退;对打人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责令学校按规定严肃处理。
   7.当前部分地区特别是农村中小学周边环境依然十分恶劣,一些网吧、游戏厅、歌舞厅等不宜未成年人进入的场所,无视有关规定向未成年人开放,严重损害了教学环境。
   安徽省凤台县教育局副局长赵柏春认为,从近年发生的一些校园暴力事件来看,暴力、色情文化是产生校园暴力的第一推手。虽然我国有关青少年问题的法律禁止孩子接触暴力、色情文化,但实际上没有可操作的限制性规定。在影视文学作品、音像制品、小报小刊、电子游戏中,青少年可以很方便地接触到暴力、色情场面。
   他说:“当前,传播暴力、色情文化的最主要场所就是网吧和娱乐场所。虽然有明文规定,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和娱乐场所,但业主受利益驱动,总是屡禁不止。”
   安徽省未管所矫治监区监局长刘丽军认为,网络和游戏迎合了青少年渴望交流和猎奇的心理,但由于缺乏有效引导和严格管理,其中的暴力和色情因素对尚不具备辨别能力的未成年人造成负面影响较大,这是导致校园暴力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8.汤某原是安徽肥西县官厅中学的一名初中生,他因无钱上网,就向同学收取保护费,2007年1月因抢劫罪被判入狱。他告诉记者:“我认为向同学要钱不算什么,没想到居然犯法了。”
   像汤某这样的法盲在未成年犯中并非少数。学校的法律教育落后,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不强,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要抑制校园暴力,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现在中小学只有思想品德课,几乎没有法制课教学。为了丰富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遵纪守法意识,学校只得自费编辑法律课本发给学生学习。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余雅风说,如果学校一味地强调文化课成绩,而不注重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即便有教育成果也是残缺的。
   9.由于被评为北京市市级优秀学生干部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高招时可在原有分数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导致了一些怪现象发生:一个班竞有4个卫生委员,且不分正副职;正在进行的市级三好学生、市级优秀学生干部推荐工作中,一些工作并不称职、素质并不优秀的学生被推荐。
   新闻报道的某示范校高三毕业班,被推荐的两名候选人全是卫生委员,但他们班的“卫生状况在四个相同班级中却不行”。如果真能凭借卫生成绩成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那的确有些匪夷所思。这个班里的学生干部占学生总数的75%以上,之所以都这么想“当官”,都想成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并不是希望获得为同学服务的机会,而是冲着高考加分来的。这项高考加分政策甚至把家长的热情都调动起来了,“能否获得推荐资格,班主任是第一关。因此,为了孩子能获得高考加分,拉拢班主任老师成为许多家长的选择”。在这种背景之下,班主任和学校做出的推荐决定,就掺杂了很多复杂的因素,难以做到公平公正,难免“让许多学生不服气”。
   更重要的是,当某种荣誉称号成为攫取功利的工具,也就背离了这种荣誉的本义,在教育功能上它起到的就主要是负面作用。工作不尽心、靠走关系当上的学生干部“优秀”在哪里呢,但他们却可能因此获得高考加分的待遇,这对于教育公平的实现是一个威胁。在如此功利的教育环境当中成长,学生的思想道德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这种负面的然而实实在在的教育,比课堂上所有的说教都要管用。
   相对于获大赛奖项之类加分条件,以学生称号作为加分条件,硬性指标和可操作性最弱,极容易掺杂水分。正因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干部的标准近于抽象,决定取舍的主观因素很大,也就为侵害公平留下了空间。这有点类似于“权力寻租”,如果人为因素太大,结果就会事与愿违。主观性越强的政策可行性越差,实施过程中越容易被扭曲。
   10.据2008年9月24日重庆晨报报道,在调整加分政策前,重庆市教委、重庆市招办组织在调研中发现学校在推选“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有钻高考加分政策“空子”的现象。
   据了解,受重庆市教委表彰的市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2008年报考在渝院校的应届高中毕业考生是按4‰比例评选,其中三好学生必须是高考成绩达到重点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者,优秀学生干部必须是高考成绩达到一般本科最低控制分数线者,享受10分加分。从2009年起,这一加分政策将被取消。
   另外,2009年继续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几项科技竞赛加分政策,增加市教委组织的中小学“科技之星”创新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报考在渝高校加10分政策。
   11.按照国家规定,能够在高考中获得加分的学生,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体现自然属性的,如少数民族、归侨、革命烈士的子女;另一类则是后天表现特别优秀的,像三好学生、国家二级运动员、在各项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学生。除此之外,各省市及高校还有自己的加分政策如劳模子女加分,等等。
   可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一些省市出台的加分政策缺乏严谨的科学依据,随意性很大。像福建省漳州市市长亲自拍板,只要纳税300万元以上,其子女中考就可以加20分。这种政策的出台,简直像宣告分数是可以用钱买到的。一些地方由于缺乏科学决策机制导致加分过滥,许多政府职能部门都想把加分当作社会管理或福利手段。到目前有的地方加分项目已涉及科协、体育、外事、民委、计划生育、残联、公安、民政、工会等十多个部门和单位,近些年来通过关系找教育部门要求出台高考加分政策的行业、部门或人士仍然层出不穷。
   加分政策在一些地方执行过程中还缺乏有效的监督,这是导致社会不公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在2008年湖南省对作为“体育竞赛优胜者”的高中毕业生的加分统一测试中,有上千人是“水货”。湖南省幸亏进行了集体测试,才堵住了这些“水货”,其他省市有没有这样的“水货”呢?
   12.据了解,一些高校在对加分的态度和具体操作手法上也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实际操作中存在的一些差异,让不少考生深感困扰。黑龙江省兰西县一位姓钟的考生说:“虽然加分后分数更理想了,但对于能不能上更好的学校心里没底,所以我还是根据原始分数填报了相应的学校。”
   湖南大学一位负责招生工作的人士建议,考生最好根据原始考分填志愿,“通常各校对按政策的加分均以承认,按加分后成绩提档,但到安排专业时,有些高校只考虑高考实际分数,如果享受加分的考生加分后刚刚进档,按实考成绩排下来安排专业则很可能排在末尾,因此,该考生极有可能成为录剩的20%中的一员”。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罗立祝认为,各省招生政策和高校招生章程对于高考加分规定的混乱,归根结底是因为高考加分政策欠规范,没有形成专项法规。各项高考加分集中体现在每年出台一次的招生文件中,频繁的变动会让人感觉到政策的随意性。
   罗立祝对高校招生章程“不重要”的说法给予了驳斥。他说,招生章程是高校就有关招生信息向社会的公开承诺,也是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依据,应当严谨、明确,出现与教育部明显冲突的政策是不应该的。
给定资料9显示:“高考加分作为一项社会公共政策,其目的就是弥补单一考试的缺陷,对特殊考生或特长生给予一定的政策性鼓励,但这项政策却正在一些地方产生新的社会不公。”这是值得深思和探究的,请根据给定资料9~1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高考加分”这个问题的看法。
   要求:有针对性、可行性,字数控制在400字以内。

选项

答案在高考录取中,能够享受到照顾性加分,意味着一分压倒千万人。加分本来是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发挥特长的好政策,但如果执行得不好,不仅有悖初衷,也是对其他考生权益的一种极大伤害,更破坏了高考的公正性,同时也易滋生腐败。 高考加分涉及全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某一个加分决策的出台不应该是一个部门关起门来制定,而应该由全社会来讨论,既要防止高考加分变成某些部门的利益,又要建立起政府、社会、媒体等各层面的监督机制,杜绝掺假注水,确保社会公正。 要想遏止住高考中的腐败问题,各学校应该建立公开、公平、规范的学生档案管理制度,规范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程序,公开公正,避免“暗箱操作”。同时,加大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罚力度。对于参与造假的学校、教师、家长等,予以严惩。如果这些措施能落到实处,那些造假者势必没有机会可乘。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U2y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