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日:“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日:“是故恶夫佞者。” 注:民人:办理具体事务的低级行政人员。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又因祭祀在当时非常重要,这里引申为“典章制度”。

admin2017-03-31  25

问题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日:“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子日:“是故恶夫佞者。”
    注:民人:办理具体事务的低级行政人员。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又因祭祀在当时非常重要,这里引申为“典章制度”。
    夏商周时期,贵族子弟理论上应先在官方的学校里习“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学有所成之后经乡举里选、有司考鉴,按才能授予职务。然而孔子时官学纪律废弛,很多贵族子弟不读书也出仕任职,结果正是“败身毁家殃民祸国之事,史不绝书”。一心复古的孔子则坚守传统,认为贵族子弟应当从读书入手求进于“学”,学有所成方能为政。子羔是位有志于学的贵族子弟,但当时还没有达到“学有所成”的标准,因此孔子反对子路安排子羔担任费县的行政长官。子路经孔子的提醒认识到自己的安排不妥,但子路向来好胜,于是强为自己辩解。孔子平日非常喜爱子路,知道子路只是嘴上不肯认错,所以不批评他的观点而批评他的“狡辩”。这段文字非常具有文学表现力,短短40余字生动地描绘了子路的性格,而夫子与子路之间率真的师生关系亦足以令人感动。
    结合引文,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1.将这段对话扩写成一篇完整的故事。要求:
    (1)标题醒目
    (2)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
    (3)可采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叙事;
    (4)想象合理,情节完整;
    (5)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2.这段对话对你有何启发?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观点。要求:
    (1)标题概括有力
    (2)观点明确;
    (3)逻辑清晰;
    (4)论述充分;
    (5)引证准确。

选项

答案 (1)子羔求官记 话说鲁国开始“堕三都”之后,鲁国君臣进入了一个短暂的“蜜月期”,鲁定公和季桓子经历阳虎之乱后,都意识到要起用新人、加强集权,因此不仅孔子受到重用,出任中都宰,旋即又升为大司寇,孔门弟子中才干突出者,如冉有、子贡、子路等人也先后加入了季桓子的执政团队,担任重要职务。孔门师生同心同德、相互呼应,迅速形成了一股新兴势力,给鲁国政坛带来了勃勃生机。 看到师兄们都纷纷出仕,在鲁国位居要职,小师弟子羔也坐不住了,想要出仕,跃跃欲试。有人和他说:“你们孔门师兄弟都在鲁国当大官,你为什么不去找他们帮帮忙呢?”子羔一听觉得甚为有理,于是便出发登门拜访各位在朝为官的师兄。可是子羔身材矮小、相貌丑陋、性情愚钝,老师孔子不喜欢他,同门弟子大多也瞧不起他。在书塾内只有大师兄子路对他最好,所以子羔想到的第一个人便是子路。 “子路兄,我也想出仕为官,利用自己所学去报效一方百姓。”子羔对子路说。子路顺势就应承了下来。彼时子路为季氏宰,他在“堕三都”计划中组织协调,居功至伟,做了季氏的家臣,有了点权柄,就想着要提拔老同学。刚好公山不狃叛乱平息后,费宰之位一时空缺,子路便向大王进言,提出让子羔出任费宰。 大臣们纷纷附议,可唯有一人反对。此人便是子路、子羔的老师——孔子。孔子当即反对,认为子路这样是在祸害别人。“子羔年纪尚小,学业还没完成,费邑是季氏的重要据点,又刚刚经历叛乱,让他这样一个学业未精、缺乏历练的年轻人去担任邑宰,显然是不合适的,不仅误人子弟,而且真有什么闪失也无法向季氏交代。你这是害了别人的孩子!” 子路性情直率,说话一贯口无遮拦,经常顶撞孔子,他认为孔子对子羔心存偏见,故意作梗,因此当场发飙:“那地方有老百姓,有土地和五谷,完全可以在实践中学习知识,为什么一定要读书才叫作学问呢?先生平时教育弟子时总是说要以‘社稷’‘民人’为重,可是到了为国为民效力时却又说要以学业修身为重,一会儿这样说,一会儿那样说,究竟让人怎么理解?!况且修学和出仕两者并不矛盾,既可以先学而后仕,也可以先仕而后学,还可以边学边仕,完全没有必要拘泥于所谓的‘学而优则仕’”。 一听到子路讲话这么无礼,孔老师就非常不高兴,板着脸训斥道:“我很讨厌强词夺理的人。确实,我教你们注重行为实践。但是,我还教了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要学习得富有成果了,才能去从政理事治民!” 季氏见两位大臣争执不休,立即出声打断,说:“孔先生的话十分在理。子路啊,此事容后再议。”这场师徒间的争论这才终止了。但子羔出仕为官的愿望却暂时落空了。 (2)何必读书? ——论读书与实践 在中国人的意识里,文人的地位要远远超过武夫。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几乎是国人的共识。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在各地大大小小的媒体上,宣扬“知识改变命运”的声音仍不绝于耳。与此相反的是,我们还听到另外一些说法,比如“读书人都是书呆子”“文人只会纸上谈兵”之类;施耐庵把水泊梁山上的军师叫吴用(无用);季羡林大师则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于文人读死书、死读书的结果。 这就又产生了一种矛盾:书本上流传下来的都是人类经验的精华;既然说知识可以改变一切,为什么读书却可以使人越读越傻呢?看来,是在哪个环节上我们的判断出了问题。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北魏时期,有一名军事将领叫伊黻。他从小勇健过人,不但善射,而且力大、能跑。他使起力来,可以拽着大牛倒着走;跑起路来,可以追得上飞跑的骏马。这该是个地道的武夫了吧?当初世祖召集众人商讨攻打凉州的时候,除了崔浩力主出兵外,众人都说凉州那个地方缺少水草,不宜出兵。唯有伊黻一人支持崔浩的意见,他说:“若凉州无水草,何得为国?”世祖听从了他和崔浩的意见。到了那里一看,果然水草丰足。事后世祖感慨地说:“崔公智计有余,吾亦不复奇之;吾正奇黻弓马之士,而所见能与崔同,此深可奇。”又说:“黻智力如此,终至公相。”崔浩说:“何必读书,然后为学?卫青、霍去病亦不读书,而能大建勋名,致位公辅。”世祖笑着说:“诚如公言。” 世祖的话说得很明白。崔浩“少好文学,博览经史,玄象阴阳,百家之言,无不关综,精研义理,时人莫及”,是个典型的文人。世祖曾说他“旭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所以他有过人的见识并不奇怪。奇怪的倒是伊黻。他只是个“弓马之士”,见解居然和崔浩相同,胜过了那些读书破万卷的文臣。何也?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英国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论读书》中如是说。确实,读书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离开了实践的读书,却成了一纸空谈。同样的,离开了真理的实践,亦是徒劳无功。 “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培根的话,点明了读书在方法上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过实践就不能真正学到。”每个人在读书中追求的不一样,但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在实际生活中遇到了问题和困惑,能在读过的书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开解自己的途径,才是真正有效的读书。正如学开车一样,教练教了如何松离合、踩油门、转方向等,如果没有实践,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基础上,那么要学会开车,就成了很难的事情。培根在书中提到,“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需读其部分者,有只需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读书如若不能做到结合实际,那么,这样一个没有目标没有重点盲目读书的人,最终只能成为书的奴隶。 有人认为,书本知识重于实践,也有人相信,实际操作高于理论。然而,读书与实践在积极意义上讲并不是一对矛盾体。读书,是为了更好地实践;实践,是对理论的检验!只有做到运用掌握的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新的理论,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

解析     (1)根据题目要求,需将对话扩写。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对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所以在扩写对话时,考生应当注意更多地侧重过程、情节的生动与连贯,始终要注意推进故事情节的进展。考生在扩写时不应该在故事中对人物或事件大加评论。还需特别注意,题目要求作文的故事标题一定要醒目。
    (2)分析两者辩论所持的观点,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阐述。这是一场关于“为学”的争论。依据子路的观点,学问之道,并不全然只有读书这一个途径;事实也证明,拥有起码的社会历练,对于学问的深造,肯定是有相当大的助益。而孔子则认为读书才能算为学之道。也可以从“实践”与“理论”的关系角度来看待这一场争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VEw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