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意事项 1.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用其他语言作答不得分;作答时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铅笔作答不得分。 2.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内容,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紧紧围绕全

admin2012-03-19  65

问题 一、注意事项
1.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用其他语言作答不得分;作答时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铅笔作答不得分。
2.请仔细阅读给定资料内容,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作答。
二、给定资料
1.科学发展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紧紧围绕全体人民的全面发展,统筹安排生产活动和经济增长;以促进入的发展为中心,通过发展经济使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状况得到全面的改善;要把消除贫困、扩大就业、消除歧视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统筹城乡发展,把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同样重要的任务来推进,可以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
   我国农民众多,约占总人口70%,但只拥有中国经济GDP总量的20%。原因是由于过去实行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分割体制,国家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城市和工业上,而农村、农业却被忽视了,导致现在城乡发展差距拉大。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城乡之间的分割状态,实现城乡良性互动,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才能真正得到维护。
   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是:扩大社会中间层,减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理顺收入分配秩序,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转移支付力度,把扩大就业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社会矛盾,建立一个更加幸福、公正、和谐、节约和充满活力的全面小康社会。统筹城乡发展,致力于解决农民的增收问题,处理城市与农村发展中的矛盾因素,达到城市与农村的良性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开辟新的道路。进入新世纪,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快,但农民增收难、农业增效难、农村社会进步慢的问题未能有效解决,造成了三农问题的现实困难,使农村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难点。我们要跳出就农村论农村、就城市论城市的发展思维,统筹城乡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城带农,以工促农,以工业化和城市化带动农村现代化,形成城乡互补、共同发展的格局,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2.60多年来,中国的城市和农村发展走过了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1958年1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为标志,中国政府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这在事实上废弃了1954年宪法关于迁徙自由的规定。以户口登记的形式在城市和农村间构筑了一道高墙,这成为中国城乡二元分割的分水岭,城乡沿着各自的路径渐行渐远。
   1979年以后,一度严格控制的农民进城的疆界渐渐消除,农民逐渐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由于经济规模突飞猛进地增长,大量人口在城市聚集,大城市扩张变成不可阻挡的发展模式。以2003年《收容法》的废止为标志,人口流动开始真正放开。中央与许多地方开始提出“城乡一体化”和“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
   南湖区副区长马纪良告诉本报记者,2004年4月下旬,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嘉兴市蹲点四天,调研浙江省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方面如何走在全国前面。
   “经过三年时间的探索,用钱能解决的一些问题基本上解决了,如村村通、垃圾一体化等民生工程,但深层次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触及,更不用说突破了。”马纪良说。
   城乡二元结构是无法突破的重要症结。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城乡二元结构最大的负面影响是削弱了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阻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007年下半年,浙江省提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设想,嘉兴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地级市。南湖区的七星镇、余新镇又成为先行试点镇。
   试点镇被赋予的探索任务是:以推进土地使用制度改革为核心,重点实施“十大改革”,打破城乡一体化向纵深推进的“瓶颈”。
   在这“十大改革”中被媒体广泛提到的是“两分两换”。具体操作是:宅基地和承包地分开,搬迁和土地流转分开,在依法、自愿的基础上,以宅基地换钱、换房、换地方,推进农村人口要素集聚,转变生活方式;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换股、换租、换保障,推进农业生产经营集约,转变生产方式,进而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记者:为什么现在提出了城乡统筹的发展思路?
   陈锡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在发展城市和进行工业建设的过程当中,从农民那里提取了大量的剪刀差,农民对城市化和工业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很长时间,他们没有充分享受到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成果。城乡割裂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目前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的发展目标,要想真正实现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必须使农村收入有更高的增长,政府和城市一定也要为农村的发展做些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背景下,对很多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有些人自觉或不自觉地认为,中国这么大的地域中,到处都搞得比较漂亮,所有人都过上富裕生活很短的时间内是做不到的,所以自觉不自觉地都考虑到首先要满足城市,然后满足农村。这样的城乡分割发展,对农村的建设来说是特别不利的。
   记者:现在城乡居民的比例,农村是60%多,城市是30%多,这样少数人扶持和帮助多数人,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总体上讲还是国力不够强。具体来说,城市能为农村做点什么呢?
   陈锡文:支持农业、农村和农民,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在财力、物力、技术、科技等方面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提供支持。要建设农业,除了农民自身的努力之外,国家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这也是WT()组织中的绿箱政策允许的,使农业作为一个产业发展。目前,农村在社会事业发展方面比城市明显落后,尤其是教育、卫生等等。应该想办法让农民认识到教育和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让他们自己多尽一些义务,更多的是国家在义务教育、促进医疗卫生保障的时候,有更多的投入,不让城乡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
   二是适应当今的潮流,农业技术不断进步的情况下,劳动力的使用会减少,农民就会越来越多地进入城市和城镇寻找就业机会,城市和城市居民怎么样善待这些农民,为他们在就业当中解决困难,而不是给他们添更多的麻烦,这也是对农民的一种重要的支持。在过去长期的城乡分割的体制下,农民这个称谓被复杂化了,指的不仅仅是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而是一种特殊的称谓,没有城市户口,不能享受政府财政提供的各种福利、劳保等等。虽然农民进城从事了工人的职业,但是和实际的工人概念仍有区别。因此,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当中,需要改革的不仅仅是让农民可以自由流动进城来选择职业,更重要的还有一系列社会管理体制,包括户籍管理体制,包括社会保障体制等等,要在城乡之间做到基本一致。
   记者:应该如何做到城乡统筹?
   陈锡文:长期以来,中国一直重视三农问题,为什么没有解决?过去三农问题的解决,可能更多地注重于农村内部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其中,既要建设现代农业,也要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还要增加农民的收入,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不可能封闭在农村的内部,要和城市结合起来,包括加快推进中国的城镇化,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去,从事非农产业,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逐渐使得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找到一个新的途径。
   4.农村人人享有医疗保障、60周岁以上农村居民基础养老金发放率100%、2010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8691元……向来以历史文化名城和工业经济发达著称的绍兴市,如今正在描绘“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的城乡共发展的新蓝图。
   “加快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绍兴市市长钱建民说,为此,绍兴市把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努力推动公共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享受到和城市居民接近的基本公共服务。目前,绍兴市十五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9.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水平达235元,农村低保标准平均达238元,农村困难居民实现了应保尽保。
   在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发展的同时,绍兴市各级政府全面启动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形成了农业转型升级与工业转变发展方式齐头并进的局面。目前,全市已启动实施6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13个千亩示范万亩连片粮食高产样板区建设,今年上半年全市1253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3亿元,同比增长20.7%,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14家,总计达到了1518家。
   农民生活方式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统筹安排城乡规划布局、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创造了条件。绍兴市委、市政府适时推出了中心镇培育工程,在全市94个乡镇中选择产业特色明显的28个乡镇,按照建设小城镇、小城市的理念,启动了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各类规划,通过中心镇的集聚、辐射、带动,加快形成全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实践证明,农村城镇化不仅是带动农村发展的“抓手”,也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和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的“推手”。近两年来,绍兴市28个中心镇的第三产业发展增速明显高于一、二产业,环境保护投入持续加大,2009年底平均污水处理排放比率达到83.97%,绍兴县钱清镇、诸暨市店口镇、上虞市小越镇等污水处理排放比率均达100%,河畅水清的水乡风貌随处可见。
   “绍兴市农业农村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绍兴市委书记张金如说,“总体来看,绍兴市已全面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完全有必要、也有条件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进程中走在前列。”
   5.按照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有关要求,自2011年4月1日起,成都市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与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并轨。农民工长期以来不能与城镇职工同等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情况,在成都即将成为历史。
   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张小江表示,新的政策措施实施后,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在目前已经实现住院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待遇与城镇职工同等的基础上,将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待遇与城镇职工一致。
   张小江说:“由于户籍制度改革,成都不再区分农民和城镇居民,也不再有‘农民工’这个称呼。全域成都城乡劳动者将同等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2010年11月,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域成都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的意见》,提出彻底破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异,推进户籍、居住一元化管理,充分保障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各项基本公共服务和参与社会管理的权利。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
   “成都市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综合社会保险,是以前专门为农民工量身定做的。”张小江告诉记者,“这虽解决了广大农民工在进城务工期间的社会保障,但相关待遇低于城镇职工。”
   成都市社保局副局长陈东介绍,外地户籍来成都工作的进城务工劳动者,也和成都市城乡居民一样,参加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待遇一致。
   6.日本战后的城市化发展选择的是大城市集中发展模式。政府把农村与城市合理布局统筹纳入《第一次全国综合开发规划》进行建设和发展,在这一战略引导下,在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中心及其周围以外的地区选择若干个点发展工业和城市,这些城市周围的农村就与城市有机结合形成地方经济圈。1998年三大都市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6.8%。日本城市化发展的集中性还表现在城市国土空间分布上的高度集中。日本的10大城市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其中7个集中分布在从东京到大阪的东海道都市带内。事实证明,日本的这一战略选择是成功的。由于大城市具有土地利用率高,人口容量大的特点,发展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城市体系有利于吸收从农业中转移的人口,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耕地、森林和潜在的绿化。
   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缺陷,国际上通行的一种做法是财政投资、公共部门投资向落后地区和农村倾斜。美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靠国家财政拨款和信贷加大对农村财政支付力度,到70年代中后期,全国农业生产性投资增加5000多亿美元,现在美国平均每个农场拥有30多万美元的生产性固定资产,每个农业劳动者占有的生产性固定资产达18.1万美元,农业的有机构成超过了工业。
   实践表明,国家的区域政策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措施必须有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上世纪60年代美国先后颁布了《地区再开发法》、《加速公共工程法》、《人力训练与发展法》、《农村发展法》等法律。日本于1961年通过的《农业基本法》,具有农业“母法”的性质,随后配套制定了200多部农业法律,如《半岛振兴法》、《山区振兴法》、《向农村地区引入工业促进法》等,形成了较完善的农业法律体系。意大利则几乎所有开发南方的措施都以法律形式颁布,为区域开发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和保障。
   7.九峰山区域位于北仑区大碘街道东南,紧靠北仑中心城区,风景秀丽,下辖九峰山区域有清水、青山、牌门、城东、城联、和鸽、城湾等9个行政村。辖区面积30平方公里,本地居民6650人,外来人口3200人。区域农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二、三产业,工业以模具加工和机械制造为主,是知名的模具之乡,现有各类型企业133家,年总产值约14亿元;三产以旅游业为主,随着九峰山AAAA级旅游区的开发创建,景区旅游、“农家乐”休闲、农业观光、餐饮等服务业发展迅速。2010年,区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万元。
   北仑区委、区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典型引路、连片推进”的区域化新农村建设新思路,认为在这样的地方进行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公共资源的共建共享、景区和传统村落的有机融合、打破行政村界限的区域化管理。把九峰山区域连片建设新农村作为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示范区,用三年时间,通过村庄改造、资源整合、合作共建、合理开发、管理创新等途径,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成为产业发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管理先进,村、景结合,集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魅力新农村和城区后花园。促进区域新农村有强大的产业支撑和增收途径;有城区化的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有良好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有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初步实现了小康、文明、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目标。
   北仑区政府出台了鼓励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对企业捐资九峰山区域新农村建设的,区财政给予1:1配套。通过政策促动、企业社会责任性驱动、街道和部门牵线拉动,已经促成了9家企业与九峰山区域内7个村结对共建,出资总额达1900多万元,形成了“一村一企”、“一村多企”的共建模式。如北仑申洲集团捐赠1500万元专项支持九峰山区域新农村建设;民和典当公司捐资100万元用于和鸽村老年公寓建设;大碶力隆公司在未来20年内每年将捐赠25万元,支持结对村新农村建设。另外,申洲集团、力隆公司等企业分别在城湾、和鸽将投资上亿元资金,建设城湾“申洲农庄”、和鸽“力隆农庄”。最近,香港江兴国际投资有限公司与区域内的城湾村举行了结对共建新农村签约仪式,江兴浩先生将无偿捐资25万元,同时,在城湾村合作开发农庄。村企结对,一方面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创立了多元化投入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另一方面盘活了农村资产,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实现了村企共赢。
   8.据浙江省农业厅公布的一组数据:浙江农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3.19亿元,提高到2011年的1780.01亿元,增162.3倍,粮食亩产从1949年的98千克,提高到2011年的407公斤;更重要的是,我省农业正在由传统农业快速向现代农业迈进。
   走进果农徐腾达的家里,只见他正悠闲地边喝茶边敲击鼠标控制果园的湿度,从他的电脑画面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葡萄大棚里果农们正忙着摘心,以控制枝条的生长,葡萄藤蔓上正冒出一朵朵小花。有了这套智能监控系统,种植大户徐腾达成了坐在电脑面前“种葡萄”的农民。除了这套监控系统,不久前,徐腾达所属的金地水果专业合作社的2400亩葡萄园还安装了环境自动检测系统,实现了自动化灌溉、自动化温湿度管理,管理者只需通过电脑终端就能控制果园里的空气和土壤温湿度。这样的现代化模式可以减少人工投入量,大大提高种植效率。徐腾达给记者算了一笔帐:过去,250亩地光浇水就需要30个工人,花2天时间。现在只需要1个工人,花3天时间就够了,仅人工成本就能降低4000元。
   “2010年街道多次组织我们去温岭等地学习考察,我学到一种覆盖双层薄膜的新技术,2011年葡萄栽种的时候就用上了。”西洪村果农唐国平说,“多覆盖一层薄膜能使葡萄提前15—20天上市,预计将比2010年多获取4000元/亩的利润。”除了双层薄膜技术以外,唐国平还在地上铺了地膜,使干湿度得到有效控制,以防止病虫害、裂果,保证葡萄的产量和质量。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果农发家致富的法宝。2010年他的260亩葡萄地平均亩产12000元,2011年上市的这一批早熟葡萄或将达到亩产15000元。
依据给定资料,概括当前城乡统筹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全面、准确、有条理,不必写成文章。字数200字左右。

选项

答案当前城乡统筹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有:城乡发展差距拉大,农民增收难、农业增效难、农村社会进步慢,户籍制度导致的城乡二元结构无法突破,制约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致使城乡割裂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较城市明显落后,尤其是教育、卫生方面。由于没有城市户口,农民工无法享受政府财政提供的各种福利、劳保,过去三农问题的解决,更多注重于农村内部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缺乏全面、统筹的视野。

解析 概括题属于申论考试中的基础题型,本题要求考生概括材料所提及的当前城乡统筹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主要涉及到材料1、2、3。按照题目要求,作答时只需将相应材料中的问题信息点进行提取即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Wye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