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司法
甲将某物出售于乙,乙转售于丙,甲应乙的要求,将该物直接交付于丙。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2年卷三20题,单选)
甲将某物出售于乙,乙转售于丙,甲应乙的要求,将该物直接交付于丙。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2年卷三20题,单选)
admin
2020-01-15
37
问题
甲将某物出售于乙,乙转售于丙,甲应乙的要求,将该物直接交付于丙。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2012年卷三20题,单选)
选项
A、如仅甲、乙间买卖合同无效,则甲有权向乙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B、如仅乙、丙间买卖合同无效,则乙有权向丙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C、如甲、乙间以及乙、丙间买卖合同均无效,甲无权向丙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D、如甲、乙间以及乙、丙间买卖合同均无效,甲有权向乙、乙有权向丙主张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答案
C
解析
《合同法》第58条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一旦合同无效,构成不当得利的事实,无论不当得利人是谁,均应予以返还,这里并不受合同相对性的限制,因为,民法通说认为,不当得利的性质是事件。尽管发生不当得利的原因有事件也有行为,但是,不当得利的形成都是与人的意志无关的,不是由受益人的意志决定的,即不管受益人取得不当利益的主观状态如何,并不影响不当得利事实的成立。法律规定不当得利之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制裁受益人的行为,而是为了纠正已经形成的一种不正常、不合理的利益状态。其内在逻辑在于,事件或行为都可能引起不正常、不合理的利益状态,即不当得利;而不当得利本身作为法定之债的一种,是事件。理解的关键在于,要将不当得利这种事实上的不合理的利益状态与引起这种利益状态的原因相区分。由此,只要构成不当得利,不管得利人是谁,受损人均可主张返还。所以,本题ABD项表述正确,C项表述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xF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试卷二题库法律职业资格分类
0
试卷二
法律职业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票据承兑的说法错误的是:()
甲公司以王某为收款人签发了一张银行承兑汇票,王某将汇票背书转让给张某,张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张某将汇票背书转让给赵某,赵某将汇票背书转让给陈某,陈某提示承兑时,银行拒绝承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以下关于权利人行使取回权的规定,说法正确的是:
下列关于合伙企业财产的说法正确的有:()
某普通合伙由甲、乙、丙共同出资组建,其中甲出资60%,乙、丙各出资20%,甲被推举为负责人。在与其债务人丁的一场诉讼中,甲未与乙、丙商量而放弃该普通合伙企业对丁的债权5万元,乙、丙知道后表示反对。甲放弃债权的行为的效力应如何认定?()
王某向保险公司投保了300万元的死亡保险,受益人是王的父母。但王怕其妻知道,没有将此事告知其父母。2012年2月,王某出差坐飞机因飞机坠落而死亡,家人痛不欲生。在清理王的遗物时,大家都没发现王的保单。2014年3月,王妻在搬家时发现了该保单,并将其交给了王
甲房地产开发商从土地管理部门举办的拍卖会上拍得一块商品房的建设用地使用权。2012年,甲从乙银行贷款2亿元,合同约定,甲从2012年到2016年共向乙银行贷款额度为2亿元,用建设用地使用权设置最高额抵押担保,并签订抵押合同,进行抵押登记。同年,甲与丙建筑公
在执行程序中,法院发现被执行人李三与其哥哥李四之间通过在诉讼中达成调解协议的方式,将被执行人的财产转移给李四,人民法院的下列哪些做法是正确的?
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新股的程序,下列哪些选项是不正确的?
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的相关规定,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随机试题
人口普查、经济普查和农业普查的共同特点有()。
Thelocaleducationauthoritycompiledalistof"potentialsecurityproblems"oncampuslastweek.Theyincludefireaccidents,
周济编选《宋四家词选》,“宋四家”指
A.2个月B.3个月C.8个月D.1个月E.生后2~3天百白破疫苗初种年龄是()
需求弹性是指由于影响需求的诸因素发生变化后,需求量作出反应的程度。()
甲公司为居民企业,主要从事不锈钢用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20l8年有关经营情况如下:(1)产品销售收入800万元,销售边角料收入40万元,国债利息收入5万元。(2)以产品抵偿债务,该批产品不含增值税售价60万元。(3)实发合理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规定的我国公民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是()。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Wheredidthisconversationmostlikelytakeplace?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