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admin2021-12-03  54

问题 唐代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选项

答案(1)科举制产生于隋朝,发展于唐朝,经宋、元、明、清各朝代的发展更加完备。公元607年隋炀帝定科举人,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此后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年,直到清末1905年才废除。 (2)从统治集团的立场来看,学校与科举,两者都是不可缺少的政治工具,只是两者的特点和效用有不同。一方面,学校不断输送人才供科举考试选拔,是科举赖以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科举考试是国家政权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渠道,也为学校培养的人才开辟了政治出路。 (3)科举考试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向: ①科举制度与学校的关系。 a.积极作用。因为通过科举可以取得名位,一般出身低微的知识分子都强烈要求进学读书。科举制度的产生在客观上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科举考试足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这对于学校教学内容的统一和标准的一致以及读书人积极向学风气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科举科目中有明法、明算、童子、武举等,这对于当时社会教育上出现的重义轻武、重经轻算、重成人轻儿童的陈规,或多或少有一些冲击。 b.消极作用。影响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败坏学风、士风,腐蚀士人思想。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和做官三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了,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做官,这种人生哲学支配了学校教育,严重影响着知识分子的思想。科举考试的最后取舍权是由主考官、礼部、吏部等决定的,录取标准又多以权势门第为转移。在这种情况下,请托、重门第、通关节、贿赂、科场舞弊等名利贪贿之风就公开泛滥起来,严重地毒害着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败坏着学校和社会的风气。 ②科举制度的影响。 a.积极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制;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 b.消极作用。国家只重科举取士,而忽略了学校教育:学校成为科举考试的预备机构,失去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和作用,成为科举制的附庸。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表现在:评分时主观随意因素会影响评分客观性。考官受贿和考试作弊现象严重。诱骗知识分子为功名利禄而学习,大部分考生将终生时间浪费在科场上。科举制束缚思想,败坏学风。表现在:导致学校形成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学习风气。影响中国知识分子的性格,使他们重权威轻创新、重经书轻科学、重书本轻实践、重记忆轻思考,有了独立性弱、依赖性强的性格特征。形成功利色彩的畸形读书观、学习观。如“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这些思想长期阴魂不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1ca777K
0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