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admin
2019-04-16
70
问题
学生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选项
答案
认知风格是个体在知觉、思维、记忆和解决问题等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所显示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其差异主要表现在: (1)场独立型与场依存型。具有场独立方式的学生,对客观事物作判断时,常常利用自己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具有场依存方式的学生,对物体的知觉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 (2)沉思型与冲动型。在解决问题中,沉思型的学生解决问题的方式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冲动型的学生倾向于很快地检验假设,且常常出错。 (3)辐合型与发散型。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发散型的学生表现出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的特征。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BV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教学情境案例,请仔细阅读,并简要回答后面所提出来的问题。案例一:上课伊始,教师首先播放“神舟”六号安全返回的画面,并提出问题:在茫茫草原中,科学家是怎样找到返回舱的?它的位置如何确定?从而引出课题确定位置”。案例二:教师在上指数相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课堂上的意外生成,教师应如何应对面对课堂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意外生成,教师如何正确应对,如何让这些生成为我们高效的课堂教学服务,如何把自己课前的预设和课堂上的生成有效融合,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这是教师时刻面临的问题。
在“多边形内角和”一课上,某教师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一、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课本理解多边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作多边形。在定义中应注意:①若干条;②首尾顺次相连,二者缺一
在“多边形内角和”一课上,某教师设计如下的教学过程:一、学生自主学习,通过阅读课本理解多边形的定义及相关概念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若干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相连组成的封闭图形叫作多边形。在定义中应注意:①若干条;②首尾顺次相连,二者缺一
下列命题不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基本事实”的是()
“一元一次方程”是学生通过小学学过的算式到方程概念的引入关键性知识点,请就初中“一元一次方程”内容回答下列问题。该课程需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
阅读案例,并回答问题。案例:某同学在求反比例函数y=2/x,当x≤3时,求y的取值范围时直接将x≤3代入y=2/x得y≥2/3。问题:该同学的解题过程哪步错了?分析原因;
简述《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性质。
案例:下面是学生小刘在解答一道题目时的解法:已知实数x满足的值为()。A、1或—2B、—1或2C、1D、—2[答案]A。[解析]得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t2+t—2=0,解得t=—2或t=1。所以x+的值为—2或1。问题:写出正确
下面是某教师执教《不等式的运用》的教学过程。教学的具体环节如下:(1)揭示知识联系学生画均值不等式概念图,并展示,交流讨论,丰富概念图。(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总结梳理与均值不等式相关的知识结构,通过交流讨论,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2)通过正例
随机试题
A早产儿B新生儿C3~4个月小儿D5~6个月小儿E8~10个月小儿发生生理性流涎时小儿月龄为
A.经常汗出不止B.入睡则汗出C.汗出蒸蒸D.全身战栗后出汗E.头痛欲裂,汗出热退属于盗汗的症状是()
关于政策评价咨询的说法,错误的是()
在以下民事诉讼答辩制度的选项中,正确的是()。
下面关于诉讼时效期间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会计电算化后的工作岗位可分为()。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在山东处于领先的经济地位,对全国的影响力较大。作为一个沿海的旅游城市,酒店业比较发达,数量众多。但整体管理水平并不高,很多酒店目前还都处于手工操作的阶段。部分客户对酒店管理系统持有排斥态度,认为没有必要在这块进行投资。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
毛泽东把一般领导者的职责概括为“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总的来说,行政领导的职责主要体现在()。
在评价改革开放30年历史的时候,如果抽象地论证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或者具体地罗列改革开放的成就,都难以统一思想。因为有人同样可以罗列许多存在的问题。并同改革开放前做简单对比,甚至否定客观结论。因此,要从大处着眼,用历史的眼光来___________,把这
试评析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