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逐渐完善、规则体系日趋成熟,如何培养出与之相匹配的规则意识、精神文明,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

admin2023-01-16  39

问题 材料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逐渐完善、规则体系日趋成熟,如何培养出与之相匹配的规则意识、精神文明,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全社会都讲法治、守法治的文化环境”。
    在现代社会的文明肌体中,规则就是筋和骨。有了明确的规则,才能框定人们的行动边界。在传统熟人社会,人的流动性不强,熟人之间的评价,构成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标准。在现代社会,人的流动性强,“住了3年没跟邻居说过一句话”也不鲜见。在这样的陌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需要明确的规则来协调彼此关系,定义“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楼道里“不准倒垃圾”的告示,到国家的成文法律,只有规则才能成为现代社会正常运转的“润滑剂”。也只有通过培育人们的规则意识和守则能力,才能推动我们的社会向着有序、文明的方向挺进。因而,捍卫以法律和公序良俗为基础的规则文明,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道必答题。
    问题:请以“规则意识”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1000字。

选项

答案 缺乏规则意识贻害无穷 “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圆。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从交通法规到行业规则,从公司章程到学校制度,数不清的规则维护着社会的有序运行,保证经济健康发展。然而当前,有些人却为图一时“方便”或谋取不当利益,不惜违反规则。这种做法不但会损害他人和公共利益,更会给整个社会带来恶劣影响。 缺乏规则意识,增加社会运行成本。从古罗马时期的《十二铜表法》到启蒙时代的《社会契约论》,从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是不同时期规则的体现。正是这些规则,维护着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协调运行。而当下,尽管有诸多规则,社会却由于国人规则意识的缺乏而乱象丛生。小到高铁霸座、随地吐痰,大到滥用职权、贪污腐败,无不在践踏规则,破坏和谐。闯红灯者也许节省了一点时间,但必会耽误正常行驶的车辆的时间,甚至引发连锁反应,造成路段拥堵、伤亡事故;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虽能够获得可观的利润,但消费者身体健康遭受损害,整个产业也面临信任危机。无论是闯红灯,还是售假,长远来看整个社会遭受的损失远超既得利益者的收益。如此下去,社会运行成本便会随之增加,最终危害社会的稳定发展。 缺乏规则意识,损害我国国际形象。“一涉公字,其事立败。”这是梁启超对普遍缺乏公共意识、规则意识的晚清国民的描述。当时的中国人受尽西方各国的歧视,被认为是游离于文明之外的民族,昔日的“礼仪之邦”竞被当成野蛮的国度,国家形象荡然无存。而今,我国各方面的事业蒸蒸日上,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形象却因社会大众规则意识缺失而受到影响。放眼望去,卢浮宫水池泡脚、韩国免税店乱扔包装袋、泰国机场堵舱门等新闻频见报端,这充分暴露了我国民众规则意识的欠缺,抹黑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便后请冲水”“不要大声喧哗”等悬在国外公厕、酒店墙上的中文标语,也从侧面反映着这一问题。若放任不管,长此以往,中国的文明形象便难以树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理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关键是要立规矩、讲规矩、守规矩。规则意识是“童叟无欺”的品质保证,也是“不踏草坪”的自我约束,它关乎社会发展,也关乎国家形象。面对社会上不尊重、不遵守规则的诸多乱象,我们必须加强宣传教育,营造遵守规则的良好氛围,并严格执法,祭出维护规则的铁腕手段,综合发力提高规则意识,如此方能让整个社会行稳致远,让每个民众都享有和谐有序的生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a8D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专业科目题库公选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