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在教学中,面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当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在教学中,面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当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admin
2022-04-04
41
问题
在教学中,面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应当如何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选项
答案
气质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都有它的优缺点,就像任何事物都有它的正反面一样。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了解不同学生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做到因势利导,增强教育效果,还要促使学生扬长避短,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气质特征。 (1)气质类型偏于多血质的这类学生有粗心大意、虎头蛇尾、兴趣多变的缺点,教师应该注意要求他们在学习中认真细致、刻苦努力,在激起他们多种兴趣的同时,要培养中心兴趣;在具体活动中,要求他们增强组织纪律性,培养其朝气蓬勃、善于思考等个性品质。对于他们的缺点错误,教师在批评时要有一定的刺激强度,但又要细致耐心,尤其要做好转化后的巩固工作,防止反复。 (2)气质类型偏于胆汁质的这类学生为人热情、豪放、爽朗、勇敢、进取、主动,但他们性格中也有粗暴、任性、高傲,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情绪的缺点。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该要求他们要善于控制自己,能沉着地、深思熟虑地回答问题、发表意见,活动中保持冷静;要注意培养他们扎实的工作作风,达观的待人态度;对他们的教育不可急躁粗暴,应慢言细语、实实在在、干脆利落地讲清道理,努力抑制他们的激动状态。 (3)气质类型偏于黏液质的这类学生一般在班里默默无闻,容易被人忽视,但他们大多个性沉稳、安静勤勉,且不妨碍别人。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着重培养他们高度的积极性、灵活性等品质,防止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执拗等不良品质,杜绝不必要的冷漠和萎靡不振。 (4)气质类型偏于抑郁质的这类学生,平时给人以呆板而羞涩的印象,这类学生最易出现伤感、沮丧、忧郁、孤僻等行为现象。但他们在友爱的班集体和教师的关怀下,又能充分地表现出细致、委婉、坚定、富于同情心等优良品质。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同时也应该要求班干部)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怀和具体的帮助;要着重发展他们的机智、认真细致、有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优良个性品质,防止怯懦、多疑、孤僻等消极心理的产生;要引导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在评价过程中给予称赞、嘉许、奖励等,批评时“点到为止”;鼓励他们参加有一定困难,需要与他人交往和配合的活动,以锻炼他们的勇气。 此外,教师在帮助学生克服气质的消极方面的同时,还应教授学生有关气质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帮助他们客观地分析和认识自己气质特征中的长处和短处,并教会他们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气质上的消极方面,发展积极方面。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etA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14年山西大同】1995年9月1日施行的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制定的第一部教育基本法是()。
【2015年山东省属】规定“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将教师培训经费列入政府预算,对中小学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的是()。
【2014年山东枣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一2020三)》在谈到“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时,提出把()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按照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课程设计将强调()。
“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是贯彻德育()原则的具体要求。
下列哪一项不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这些观点实际指出了在教学中要遵循()。
简述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
随机试题
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某一环形公路上的同一起点出发沿顺时针方向开出,甲车比乙车速度快一些,可以确定乙车的速度是甲车速度的。(1)当甲车第一次从后面追上乙车时,乙车行驶了3圈:(2)当甲车第一次从后面追上乙车时,甲车立即转身沿着逆时针方向开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劳动者规定的权利是
良性高血压病晚期肾脏的病变特点为
患者,男,36岁。暴饮过食之后,突然昏厥,气息窒塞,脘腹胀满,舌苔厚腻,脉滑实。经探吐治疗后,应首选
患者,女,23岁。痛经9个月,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拒按,经色紫红,夹有血块,血块下后痛即缓解,脉沉涩。治疗应首选
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简述犯罪预备行为与犯意表示的区别。
()是企业为了弥补岗位的空缺而进行的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总称。
S______timewithfamilyisveryimportanttous.
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激励理论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