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比较弹性论、吸收论和货币论关于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调节效用的观点。

admin2009-11-28  42

问题 试比较弹性论、吸收论和货币论关于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调节效用的观点。

选项

答案弹性论认为,在收入和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以及本国生产的贸易品(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影响一国进出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国际收支。本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进出口需求弹性,即马歇尔一勒纳条件和J曲线效应的大小。纠正了以往认为只要本币贬值就一定能改善贸易收支的狭隘观点。但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它只考虑了汇率变化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而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它没有涉及国际资本流动,这与当今的事实不符;它只强调贬值的相对价格效应,忽视了贬值的收入效应;它只能用于事后分析。 吸收论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出发,着重考虑总收入和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本币贬值能否改善国际收支取决于贬值能否降低吸收、提高国民收入,即取决于贬值对收入和通过收入对吸收产生的影响以及贬值对吸收的直接影响。吸收论的优点在于:采用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将国际收支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诸多变量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从而克服了弹性论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应用性很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主张,即用支出增减政策与支出转换政策并加以适当的搭配和协调,从而使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同时实现。该理论的不足在于:它是建立在国民收入核算会计恒等式的基础上,并没有对收入吸收与贸易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提供令人信服的逻辑分析;它也忽略了资本流动在国际收支中的作用;吸收论完全没有考虑相对价格变化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按吸收论,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贬值不能提高收入,这忽略了资源运用效率问题。 货币论从货币的角度而不是从商品的角度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主张,强调货币市场存量均衡而不是商品市场流量均衡的作用。它认为在充分就业情况下,本币贬值国的国内价格上涨,实际现金余额减少,为使现金余额恢复到希望持有的水平,人们变卖国外证券,减少对国外商品需求来寻求额外货币,从而造成国际收支盈余。因此,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问题实质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其重要的贡献是从开放经济的角度把货币供应的来源区分为国内部分和国外部分,认为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主要是货币供给政策来解决,而贬值只有当其能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因此货币论政策主张的核心是在国际收支发生逆差时,注重国内信贷的紧缩。 货币论使人们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对货币因素重新重视起来,但该理论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它假定货币需求函数是相当稳定的。但事实上,在短期内,货币需求大幅的波动是很正常的,货币需求很难不受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其次,货币论关于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产量的假定是不合实际的。货币供给变动后,人们不仅改变对国外商品和证券的支出,而且也改变对本国商品和证券的支出,并由此影响到国内产量的变化;最后,货币论强调一价定律的作用,但从长期看,由于垄断因素和商品供求粘性的影响,一价定律往往不能成立。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gY7i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