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认知一发现学习论和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异同及其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
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认知一发现学习论和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异同及其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
admin
2017-02-23
80
问题
请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认知一发现学习论和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异同及其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
选项
答案
(1)认知一发现学习论和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异同 布鲁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认知一发现学习说,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奥苏贝尔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他们的学习理论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是也有许多的不同。 ①相同点 布鲁纳的发现法强调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论强调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同化作用。虽然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都特别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作用,重视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此外,布鲁纳和奥苏贝尔关于接受学习的定义都是模糊的,未能弄清接受学习的本质,都不是一种完备的科学理论。 ②不同点 a.学习的实质不同。布鲁纳发现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任何一门学科的最终目的都是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而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常常需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例如教师在讲循环系统的详情时,学生可能已经模糊地知道了血液循环,但不管新旧知识如何,学生都获得了一定知识的提高,还要对其进行转化,接着要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检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是指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例如,学习“等边三角形”的概念时,其实质是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而等边三角形与以前学习的三角形之间的联系就是整体与部分的联系,但是这种联系是非人为的。 b.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发现学习是指教师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去发现学习。而接受学习不同于发现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者接受事物意义的学习。接受学习也是概念同化过程,是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因此,同样学习惯性定律,发现学习的老师让学生回顾坐车刹车时的感受,想象当时的场景来体会惯性定律,而接受学习的教师则先呈现惯性定律,让学生首先学习这个具体的概念。 c.适用学习的年龄范围不同。发现学习可以是年龄小的儿童,而奥苏贝尔的接受学习适合于年龄较大、有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的人。 (2)认知一发现学习论和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对教学工作的指导意义 ①认识一发现学习论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在学习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能去积极探索问题,这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也有助于学生学会思考问题,从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②有意义接受学习能节省学生探索规律的时间,习得一般经验之后,学生就可以在实际的情境中或者通过观察回忆等方式来理解知识,从而能将所习得的知识迁移到类似的问题情境中去。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iKMa777K
本试题收录于:
教育硕士(教育综合)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教育硕士(教育综合)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测验者要从几个方面来把握内容效度?【苏州大学2016】
简述影响反应时的因素。【华南师范大学2013】
结合实际(举例)谈谈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方法。【南京师范大学2016】
试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与联系,并请结合实际分析。【苏州大学2015】
试述公平理论对企业的启示。
请论述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与保密例外。
实施宽带薪酬体系的组织不包含以下哪个特点?()
詹姆斯(James)将自我概念划分成哪几个组成要素?【江西师范大学2011】
维果茨基心理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
随机试题
某人对应交税额不服,这时他可以()。
下列除了哪项之外都是风湿热的关节表现特点
男,55岁,10年前有肝炎病史,近1个月肝区持续隐痛或胀痛,伴食欲减退,腹胀、恶心、乏力。查肝脏不规则肿大、压痛。
下列关于投标准备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编制预算定额人工消耗量时,人工幅度差用于人工定额中未包括的,而在一般正常施工情况下又不可避免的一些()。
审计人员对被审计事项进行判断和评价,要以()为客观标准。
基金管理人整改后,符合有关要求的,中国证监会应当自验收完毕之日起()日内解除对其采取的有关措施。
客户评级主标尺是指将所有客户的信用评级对应到违约率区间,即设定一个能够区分客户风险程度,便于客户差别化管理且符合监管要求的全行统一的违约概率和信用等级对应的标准尺度。以下关于其特征的表述错误的是()。
以()财产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下列有关地役权的表述,正确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