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全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全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
admin
2019-10-09
39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全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在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这个建议,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受到各民族的热烈欢迎。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并提问:歌词中提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共有55个少数民族。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某一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教师活动:既然我们是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我们怎样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呢?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新课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七嘴八舌话民族——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教师活动:开展民族文化知识小竞赛,用PPT展示各民族服饰和节日习俗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图片包含哪些少数民族。 学生活动:识民族、品民俗,初步认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共同回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中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就是团结友爱的。最后,展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并提问: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能够得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图片的使用,能够提高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 (二)小组活动探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活动:设置情境,假设你是当时的领导人,在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初,针对这样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和现实分布状况,要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应如何进行管理? 学生活动:以历史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5分钟,之后小组代表发言,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活动:出示教材中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教师需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决策纪实》第六集《民族团结》,并请学生思考这项制度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活动: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并选出代表发言,阐明本组的观点。 教师活动:总结归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有助于把国家富强与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情境实践教学法,能让学生在体验历史中增强感知能力。小组讨论能让学生在探讨中实现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碰撞,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以板书为线索,师生共同回顾本课的内容。 作业:学生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制作精美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以板书为线索的回顾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开放式的作业既符合新课改理念,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Z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初中物理某教科书“光沿直线传播”一节中“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演示实验如下:演示光在水中的传播如图4.1—2所示,在盛水的玻璃水槽内滴几滴牛奶,用激光笔将一束光射到水中,观察光在水中的传播径
下面是某学生对一道习题的解答。题目:如图10所示,在y轴上关于O点对称的A、B两点有等量同种点电荷+Q,在x轴上C点有点电荷-Q,且CO=OD,∠ADO=60°。试求D点的电场强度是多大?解:设CD=r,则AD=BD=r。A点处的点电荷在D点处的电
如图1所示为研究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因素的实验装置。设两极板正对面积为S,极板间的距离为d,静电计指针偏角为θ。实验中,极板所带的电荷几乎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气体实验定律”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了解气体实验定律,知道理想气体模型。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理解气体压强和气体实验定律。材料二高中物理某版本教科书
某教师为了检测学生对电场力做功、电势差等知识的掌握情况,布置了若干练习题,下面是某同学对其中一题的解答过程:题目: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带电粒子,其带电量为g,以初速度v0从A点竖直向上射入真空中的匀强电场中。若电场方向水平向右,粒子通过电场中的B点时,速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分子动理论”的内容要求为:“认识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知道其实验依据。”材料二某版本高中物理教科书关于“分子的热运动”有如下演示实验:1.
下面是一道习题和某学生的解答。如图所示电路,已知电源电动势ε=6.3V,内电阻r=0.5Q,固定电阻R1=2Ω,R2=3Ω,R3是最大阻值为5Ω的滑动变阻器,按下电键K,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点,求通过电源的电流范围。将滑动触头滑至左端,R3与
以“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为例,简述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为2.15×104km,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3.60×104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广西发展旅游业的国际区位优势主要表现在()。
随机试题
喙肩弓()
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修:
"回阳救逆第一品药"是善温中散寒者是
女,20岁。双下肢水肿伴口腔溃疡半年,24小时尿蛋白定量4g,ANA1:320,抗dsDNA抗体阳性。最可能的诊断是()
成人基础代谢率为+45%,其甲状腺功能为
资金成本包括()。
事故调查组应当自()起60日内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特殊情况下,经负责事故调查的人民政府批准,提交事故调查报告的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的期限最长不超过60日。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思想是: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基本方向,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战略任务。()
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不包括: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