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全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全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
admin
2019-10-09
55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全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
材料二:
课文摘录: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并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在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这个建议,体现了各民族的共同心愿,受到各民族的热烈欢迎。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自治区和许多自治州、自治县。民族区域自治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
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并提问:歌词中提到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除汉族以外共有55个少数民族。哪位同学能为大家介绍一下你所知道的某一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 学生活动:自由发言。 教师活动:既然我们是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我们怎样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呢?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这样的导入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感官,开阔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入新课学习。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七嘴八舌话民族——我国的民族构成和民族分布的特点 教师活动:开展民族文化知识小竞赛,用PPT展示各民族服饰和节日习俗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图片包含哪些少数民族。 学生活动:识民族、品民俗,初步认识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 教师活动:带领学生共同回忆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中汉族与少数民族的交往史实,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就是团结友爱的。最后,展示《我国少数民族分布图》,并提问: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呢? 学生活动:观看图片并结合教材内容,能够得出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竞赛的方式,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图片的使用,能够提高学生识图、读图的能力。 (二)小组活动探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活动:设置情境,假设你是当时的领导人,在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之初,针对这样悠久的民族文化历史和现实分布状况,要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应如何进行管理? 学生活动:以历史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5分钟,之后小组代表发言,得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实行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师活动:出示教材中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小字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教师需指出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 教师活动:播放视频——《中华人民共和国重大决策纪实》第六集《民族团结》,并请学生思考这项制度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 学生活动: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并选出代表发言,阐明本组的观点。 教师活动:总结归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做到因民族制宜,因地区制宜;有助于把国家富强与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设计意图】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通过情境实践教学法,能让学生在体验历史中增强感知能力。小组讨论能让学生在探讨中实现不同观点的交锋和碰撞,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以板书为线索,师生共同回顾本课的内容。 作业:学生以“民族团结”为主题,制作精美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以板书为线索的回顾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做到融会贯通,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开放式的作业既符合新课改理念,又能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kZ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案例:初中物理“摩擦力”的一段课堂教学实录如下: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下摩擦力。大家看一下课本什么叫摩擦力?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在它们的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力,这种阻力叫作滑动摩擦力。师:大
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的年画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气体实验定律”的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了解气体实验定律,知道理想气体模型。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观点理解气体压强和气体实验定律。材料二高中物理某版本教科书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教学设计。材料:图8为初中物理某教科书“力”一节中的想想做做。任务:说明分别在A、B、C处用同样大小的力推门的设计意图。
如图所示,三块平行放置的带电金属薄板A、B、C中央各有一小孔,小孔分别位于O、M、P点由O点静止释放的电子恰好能运动到P点。现将C板向右平移到P’点,则()。
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由5颗静止轨道卫星(同步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组成,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中有27颗是中轨道卫星,中轨道卫星轨道高度约为2.15×104km,静止轨道卫星的高度约为3.60×104k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农业景观图。材料二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得红红火火,葡萄、枸杞、红枣、哈密瓜、香梨等优势特色林果驰名中外,然而在这形势一片大好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1)
读下面“地壳运动”教学过程结构图,回答问题。(1)设计本次教学过程的教学目标。(2)在上述教学中,使用了哪些教学媒体,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以下题。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阅读关于“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的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生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
随机试题
在行政诉讼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内审结。
输气场站的防护栏杆按涂色要求应为()色。
病毒性肺炎的特点不包括
三联根除Hp治疗失败者,应选用下列哪种方案
气滞心胸的胸痛特点是
低温长时间巴氏消毒法的起始温度是多少
金融市场上由于金融工具价格的波动而带来的风险称之为( )。
网络体育资源()
初中学生思维的特点属于()。
评析下列案例中教师所运用的德育方法。有一个班的学生习惯乱丢纸屑,屡次教育都无效。有一次,班主任走进教室,见地上有几团纸屑。当时还有三位同学未进教室,老师突然想到这是进行教育的好时机,于是,指着地对大家说:“这儿有几团纸屑,进来的同学却没有捡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