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定资料 1.一花一草一庭院,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回归田园的梦。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大家的追求是一致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经历转型阶段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法国是

admin2022-11-30  76

问题 给定资料
        1.一花一草一庭院,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回归田园的梦。在建设美丽乡村方面,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人们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大家的追求是一致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发达国家经历转型阶段的经验,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法国是欧洲传统农业大国,其奶酪、葡萄酒等产品驰名全世界。法国的乡村环境比起城市更令人称道。在法国,行政管理以市镇为基本管理单位,城乡一体化程度非常高,农业工作者只是作为一个职业存在。
        现代农业是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行业,农民如果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连很多基本的农业设备都不会操作。因此法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培训,根据农村领域和当地情况,农民可以寻求研究院、培训机构的帮助,针对愿意从事农业的年轻人,法国还设立了专门的农业学校。同时,农业部也推广促进农业发展的相关技术,为农业生产者提供完善的服务和相关专业的培训。
        除了对农业从业人员的培训,法国为了保持其农业大国地位,几十年来坚持推动在欧盟范围内的共同农业政策(PAC),实际上是针对农户的补贴。
        走访日本农村,社会环境井井有条,人人安居乐业,这背后,重视自治的基层治理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政府认为,政府不是基层社会的唯一管家,应调动村民参与基层治理。它鼓励农村居民基于互助、自治精神,在医疗、福利、教育、环境等领域开展公共服务活动,组建互助团体,让居民成为提供各类公共服务的民间主体。这一政策打破政府是公共服务唯一提供方的固有观念,培养居民的参与管理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使居民从公共服务的“需求方”变成“供给方”,打破官民藩篱,巧妙地化解了农村基层治理资源短缺难题。
        美国政府对乡村整体布局要求严格,需要高速公路在其中贯穿,并要求整体建设过程中保证“七通一平”(给水通、排水通、电力通、电讯通、热力通、道路通、煤气通和场地平整),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南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具体而言,美国联邦政府投资建设连接乡村间的公路;地方政府筹建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供水厂等;开发商负责乡镇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信等配套生活设施的建设?
        在德国政府的理念中,乡村和城市并非对立,而是互相依存。德国农业部表示,乡村地区不仅有农业,它还是中小制造企业、服务型企业、手工业者的栖身之所,是德国发展新能源、搞技术研发的重要阵地,也是德国人理想的天然疗养场所。
        德国联邦经济部发起了“农业结构优化及沿海保护”联合行动,旨在保证德国乡村农林业的发展能力,使其符合未来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欧盟保持竞争力。联邦及地方政府每年为此投入近10亿欧元。
        类似的联合行动计划还有“地方经济结构优化”行动、“小城镇——跨地区合作及网络”计划等。此外,德国还充分利用欧盟农业基金支持乡村农业发展,强调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例如减少或彻底放弃使用化肥、支持生态农业等。
        20世纪以来,荷兰乡村地区的规划主要以“土地整理”和“土地开发”两种具体形式开展。土地整理是指通过交换农户间土地、减少碎片化农田、修建道路、优化土壤和水质,创造更好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一种结构性的农业优化措施。而土地开发除了关注农业生产功能以外,还注重自然保护、景观发展、户外娱乐等功能,是一种综合性的乡村发展手段。随着荷兰“农地整理”的不断完善,荷兰乡村景观规划的理念也从服务于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合理化到农业休闲、自然保护、历史保护等多种利益综合平衡,荷兰各个乡村区域的景观独特性由此得到保持。
        2.在J省L村,69岁的刁人贵被称为乡贤,他的家是村里的“地标”。他家大门口挂着的“三和调解室”“三和人口文化书院”两块牌匾也特别醒目。堂屋墙上还写着“家庭和美、邻里和谐、代际和谐”“宣讲法律、解读道德、共建和谐”的字样,这个小院落内还集合了书报阅读、婚姻计生法宣讲等多种功能。
        刁人贵的工作得到了不少村民认可。“他是村里的贤人,我们有事都会找他请教。”村民高程喜说,2000年以前村里在赡养老人、生产分配、修路修桥等方面矛盾频发。而刁人贵发动组织了“三和杯”竞赛活动,15年来坚持评选了12届好公婆、好媳妇等多个奖项,在评选活动中,让群众赶有目标、学有榜样,村里风气明显改善。
        “在我们这里,乡贤发挥的主要是文化治理、价值引领的作用。”Q村党支部书记梁金龙表示,村里特别设立了几支队伍,其中一支就是曹瑞钦等乡贤领衔的社会公德评议团。其关键作用就在于评议,把真善美、假恶丑拿出来晒晒,让人们看清哪些行为是值得弘扬的、应该效仿的,又有哪些行为是应该受到鞭挞、坚决防止的。
        70多岁的杨文华曾经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他曾把一个小厂的年产值做到了上亿元。2011年退休之后返乡,他发现故乡Z村这些年变化不大。在文化建设方向,由于当地是革命老区,发生过车桥战役等重大战役,却没有一个烈士纪念碑,只留下了一些无名无姓的烈士墓。为了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的教育作用,杨文华耗时3年搜集烈士资料,并集资建设了烈士纪念碑。
        在回忆这段经历时杨文华仍然有点激动,200多个乡亲,自己掏钱,没钱的做义工,起早贪黑,用了30多天修建起这座高大的纪念碑。
        但是,对于杨文华的做法,当地的一些基层干部却不是很认同。一些镇、村干部认为,Z村是一个经济薄弱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仅5万元。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才是首要的,“杨文华提出的道德建设的调子高了一点,也超越了农村现实需求”。
        有调查显示,一些地方更看重在外的“成功人士”能给村里捐一些钱,对于这些乡贤推动民风改善的工作重视不足。一位村支书说,村里最看重的还是能不能带头致富,能不能为村里的公共事业无私奉献。还有些地方将乡贤简单等同于好人,将乡贤助力乡村治理简单等同于好人好事,忽视了其中的文化传承和乡村治理的积极意义。
        专家表示,无论是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还是促进村风民风改善、传承乡村文化,都是乡村治理的题中应有之义,不应该厚此薄彼。“乡贤是乡村文化的持灯者,是乡村独有的名片”,发挥好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需要各方做出共同的努力。
        尽管目前乡村的诸多问题,包括文化空心化、劳动力弱化、部分地区生活贫困化以及传统文化丢失、城乡发展不均衡、社会保障不健全等,多数是由制度缺陷和地方管理不善造成的,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乡村问题还需要从制度上去解决。但制度的调整非一日之功,地方管理却能持续发力。在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一直存在着一种浓厚的重贤、尚贤的优良传统,并因此构成了独特的中围乡村文化。乡贤源自民间,不仅熟悉乡里的人情、社情,对乡土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还在发挥自身的道德熏染中养成了良好的家风、族风,对所在乡里的社情民意影响至深。一方面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中获得了来自民众的信任,“天然”地拥有基层社会赋予的权威;另一方面又熟悉政府的法令、政策,在参与地方事务的管理中与地方官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乡村精神风貌的影响、乡村经济的发展更能发挥重要作用,并及时有效地解决乡里的问题。
        一些基层干部和专家认为,当前在乡村社会治理中应把法治的作用和道德的规范结合起来。乡贤是推进“德治”的一支重要力量,建议采取切实措施培育乡贤群体,推进乡村文明建设。一些专家建议在村民议事会中增设乡贤理事岗位,与相关人员共同议事,把复垦房屋补助、安置房分配、建设资金管理等事关村民切身利益、影响集体发展的事项摆在桌面上共同商议。
        3.永丰屯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西北部,北清路北侧,永丰产业园西侧,别看永丰屯村村域面积不大,但也曾是周边赫赫有名的“小香港”“不夜城”。当时的永丰屯,号称没有买不到的东西,五金配件、粮油米面、瓜果蔬菜、烧烤小摊……大量低端产业全部汇聚于永丰屯的大街小巷。永丰屯村现有户籍人口1695人,外来人口15800人,人口严重倒挂,外来人口的数量曾经一度冲破3万人。外来人员多处于边缘群体,与属地社会融合度不高,归属感缺失,再加上底层生存压力大,表达诉求能力欠缺等,他们容易以极端方式表达负面情绪,社会摩擦燃点低。这里曾爆发外来人员聚众滋事事件,给当地镇街一级的基层政府带来沉重的维稳和综治压力。
        永丰屯村因外来人口涌入而引发的治理问题,并非个例。对此,有学者建议,既要畅通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引导群众寻求法治化、规范化的诉求表达方式,又要注重培养法治和道德相融合的核心价值观,凝聚传承中华美德的社会正能量。
        大量外来人口和低端业态的聚集,刺激着永丰屯村的“繁荣”。永丰屯村有一条主街,长约1000米、宽约8米,曾聚集着300多个大大小小的商户和摊贩。早晚高峰时段,主街总是被挤得满满当当,想要步行顺利穿过都费劲,更别提开车。“每次送孩子上学必须提前出门,走个几百米恨不得堵半个多小时。”村民张健海表示,“晚上回家更费劲,餐馆都直接把桌子椅子摆到马路当间儿了,大车小车都过不去。”除了“堵”让人烦心,“脏”更是让人无法忍受。张健海形象地说,“保洁员回家吃口饭的工夫,街道就能脏了”。
        此外,永丰屯村还存在用电难、吃水难。每年夏天,村民王立忠都会为空调断电和没水洗澡犯愁,“村里的水和电都是多年前设计的,本来是给当时的人数准备的,现在人越来越多,不断才怪呢。”王立忠说,在最炎热的时候,家里的空调经常跳闸,村里用的是自备井,因为用的人太多导致水压不足,他经常到了后半夜才能有水洗澡。
        村民普遍感觉生活在村里处处有难题,党员也怨声载道。王立忠是一名普通党员,在他的印象里,村党支部极少开展活动或者组织学习,甚至几个月也见不着一面。“其实心里是憋着一口气的,明明是党员,在村里却完全没有存在感和归属感。”每次换届选举,总有不正之风。有村民表示,几年前的选举风气非常差,有人曾为了参加选举花上好几十万元。换届选举的时候,有的村民甚至夜不闭户,坐等村“两委”候选人送钱送物。直到上级党组织和政府介入,选民才把钱退回了,但依然造成了不良影响。
        西北旺地区办事处副主任、永丰屯村第一书记孙景龙说,其实在2000年之前,村里各项工作开展得还不错,村级党组织也有担当、有作为,永丰屯村甚至还曾经被评为“五好村”。然而到了2005年前后,有消息称永丰屯村将被拆迁,“当时的村集体认为,反正要拆迁,就凑合过吧,于是各项工作就有些怠慢了”。2008年的时候,拆迁的消息越传越真,甚至还有村民代表去看了新址,村集体工作就更不上心了,很多村干部家里甚至搭了违建往外出租,“都去吃瓦片经济了,谁还关心村里的发展?”党组织的工作也搁置下来,两三年甚至都不开一次党员会议,也不为老百姓办事儿,有的党员村民甚至都快不记得自己的党员身份了。
        4.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是村(居)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
        2019年3月,S省民政厅、省委组织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6月底前,全省所有村、社区普遍制定或修订形成务实管用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推动全省健全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社会治理机制。
        “自从村里制定实施了‘马家沟村村规民约’,‘拱地头’‘小开荒’这样的事没了,矛盾纠纷少了,村里更和谐了,工作也好干了。”5月24日,在S省C市宝国老镇马家沟村,村党支部书记王立民讲述着村规民约带给村里的变化。以往,村民之间经常因为地头地脑的事闹矛盾,村干部要花费很多精力调解矛盾。
        马家沟村从实施村规民约以来,移风易俗取得了良好效果,全村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村里乱堆乱放、乱倒垃圾、打架斗殴、不孝敬老人的现象明显减少,村屯环境更加整洁优美。在美丽乡村改造中,出工出力、挪栅栏、整理院落……村民们全力配合,全村呈现出更加和谐幸福的新农村面貌。
        占地2.6公顷的主题党建公园、6000平方米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光伏发电文化长廊、包含声光电元素的村史馆……这个只有310户800多口人的小村庄亮点不少。“此前,这个村是镇上有名的‘上访村’,矛盾纠纷多,村民意见大。如今,很多项目愿意落户马家沟,镇上举办广场舞大赛等活动也愿意选择在马家沟办,不是因为它区位优势好,而是这个村的村风民风好。”宝国老镇副镇长李忠环解释,之所以产生这些变化,村规民约功不可没。
        据了解,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一般包括规范日常行为、维护公共秩序、保障群众权益、调解群众纠纷、引导村风民风等方面内容。S省要求,制定村规民约要坚持“一村(社区)一策”,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以德为根、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俭为荣……”马家沟村的村规民约重点倡导村民文明行为,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5.在浙江桐乡,“三治合一”的基层治理方式让当地村民们“真正做到了矛盾纠纷不出村”“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近年来,浙江桐乡大力发展以“德治、自治、法治”为核心的“三治”建设,用“三治合一”的方式开创了社会治理新格局,形成了在浙江大地上广为流传的“桐乡经验”。
        作为桐乡经济开发区越丰村道德评判团的成员,陈少华习惯一早就在村里到处走走看看。这天,他发现自己家附近的河道的河水泛红,他觉得不对劲,于是把这个情况向村里汇报了。同时,他约上几个村民找到了位于河道边的高速公路南面一侧,细心的陈少华发现附近有一条沟排出来的水是红色的。
        “我们经过了多方排查,发现河水的污染源其实是一家皮革厂。知道了这个污染源后,我们道德评判团成员立马就被召集起来,前往皮革厂上门协调污水处理的事情。”陈少华说,“在排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周边的一些农户存在乱倒垃圾以及乱排废水的情况,我们也上门进行了劝说,努力提升河道的水质。”
        “这只是道德评判团处理解决问题时其中的一个小例子。”越丰村党总支书记沈春雷说,“道德评判团的作用在于使老百姓自己参与进去了,老百姓心里就会觉得好像这是我自己的事。老百姓的认同感以及对村工作配合的程度相应都会得到提高。”
        据了解,桐乡的道德评判团的作用在于通过集中评判、发放倡议书、上门劝说、公开曝光等形式,引领文明乡风、协助各项工作,主要的方式是通过民间的舆论作用加强道德引领,提升社会道德水平。
        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内消矛盾”。据悉,三治融合“桐乡经验”的创新之处和最大生命力在于,将自治、法治、德治三者融合,合力增效,共同构成社会的“三角架”。实际上,道德评判团只是桐乡“三治”中“德治”的部分。
        “我们与海宁交界,是桐乡最南边的一个纯农村,主要农产品是杭白菊和榨菜。2009年,因为要建高铁,有30多户农户开始拆迁,我觉得最难的是征迁工作,因为征迁工作涉及老百姓的利益问题。”沈春雷回忆道,“怎么样把征迁工作做好,又要保证老百姓的利益不受伤害,村委、村干部在两者中间怎么样协调,这时候百姓议事会起到了作用,自下而上把百姓的意见汇聚到村里。”
        “在房屋征迁中,有些村民想跟原来一样住落地屋,而很多年轻人想跟父母分开住,于是经过百姓议事会的调解后,盖了四层样式的落地屋给年纪大的村民住,边上又有城市化的小高层给年轻人住,兼顾了双方的想法。”沈春雷说。
        “其实‘三治’每个地方都不一样,我认为乡村治理的‘三治’只是个理念问题,总结起来就是‘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沈春雷表示,“我们规定是8:30上班,但我一般8:00就到,因为老百姓大多数在厂里上班,我们得比他们的上班时间要早点来,保证村里一直有人,办事方便点。你不把老百姓的事情处理好,小事也会变成大事。对村干部来讲,老百姓的小事也是大事,大事一起干其实就是把与老百姓有关的事情都当作大事来抓。”
        “从2013年开展‘三治’建设以来,‘三治’基层治理的模式已经融入我们百姓的日常生活当中,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感情更加深了,对村的集体认同感也更加强了。”沈春雷说,“通过党员带头、凝聚带领村民群众,共同参与到我们的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中来,大家都把村里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不管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能够在我们村里得到有效的解决,真正做到了矛盾纠纷不出村。”
根据“给定资料”,结合你对“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内消矛盾’”的理解,围绕“乡村善治”,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不准照抄照搬“给定资料”。1000字左右。

选项

答案 健全治理体系 实现乡村振兴 “水满田畴稻叶齐,日光穿树晓烟低。黄莺也爱新凉好,飞过青山影里啼。”自古以来,恬淡悠然的乡村令无数文人心驰神往。可如今,乡村治理成农村工作的短板,农村许多矛盾和问题皆源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要夯实乡村治理这个根基。为重焕乡村盛景,我们要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促进振兴梦想的实现。 自治激发活力,是乡村治理体系的基础。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本质的体现,它能激发村民治理意识,有利于增加民众的获得感。多年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大操大办”的陋习盛行,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败坏风气。一些地方政府严格管理,却效果不一。直到管理部门改变做法,引导村民制定村规民约,自觉约束,才真正改变陋习。无独有偶,日本也是通过培养居民参与管理意识,化解农村基层治理资源短缺难题。由此可见,自治能够获得村民广泛认同,激发参与活力,自下而上地形成乡村规则,维护运转秩序,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法治定分止争,是乡村治理体系的核心。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乡村治理,需要用法治思维来引领,在法治的轨道上解决问题。这一要求的提出,是因为农村环境相对封闭,面对矛盾纠纷,村民不愿诉诸法律,可如今众多成因复杂的问题却无法依靠“人情事理”解决,导致矛盾愈演愈烈。《管子》云:“法者,天下之仪也。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县命也。”我们应该将法治作为乡村治理的准绳,从各级干部到普通群众都要提高自身法治意识,养成法治思维,用法律化解矛盾纠纷,确保乡村发展井然有序。 德治弘扬正气,是乡村治理体系的补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实行自治和法治的同时,注重发挥好德治的作用,推动礼仪之邦、优秀传统文化和法治社会建设相辅相成。只因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与发展过程中,中国的农村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社会文化、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有其自身的文化基础,施行德治可以补齐法治、自治的不足。目前,众多乡村纷纷呼唤“乡贤返乡”。众多乡贤不仅可以依靠自身见识推动农村经济发展,而且他们威望素著,可依靠自身道德水平实现价值引领,弘扬社会正气。重视德治,将令农村群众的素质得到提升。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其文化的根基就在于乡村。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国家的发展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三治合一”的乡村治理体系的提出,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可行的道路,只有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才能真正做到治理有效,助推乡村发展。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lqyD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