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材料二: 课文摘录: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在隋

admin2019-10-08  17

问题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材料二:
课文摘录: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辽、宋、西夏、金时期,刻书很盛行。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但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期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一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印完之后,再将松脂熔化,泥字拆开,然后又可以再次排版。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做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要求: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

选项

答案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向学生展示有关现代印刷机高速运转的视频片段,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的发展为我们带来了便利,方便了我们的读书和学习。若要对印刷技术进行追根溯源,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印刷术的发展,从而顺势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教师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新课导入,能够拉近历史与现实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一)背景 教师展示关于雕版印刷术利弊的相关史料并向学生提问:雕版印刷术是何时发明的,雕版印刷术有哪些不足?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回答问题: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不足是使用时费时费力,经济性较差。 【设计意图】史料的出示能够锻炼学生分析史料和概括总结的能力,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 (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活字印刷术的出现 教师提问:人们是如何解决雕版印刷术的弊端的? 学生阅读课本找到答案:北宋时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教师播放介绍活字印刷术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观看视频并进行小组讨论,简单归纳活字印刷术的主要工序,思考毕昇的创新体现在哪里,这样的创新有什么好处? 学生仔细观看视频,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师生共同总结: (1)活字印刷术的主要工序:胶泥刻字一烧制字模一排字固版一印刷拆版。 (2)毕昇的创新体现在“活”字,变死字为活字,变死版为活版。 (3)创新的好处是使用起来省时省力,节约印刷成本。 【设计意图】视频的播放能够增强学生对相关内容的直观认识,加深学生的相关记忆,设置小组讨论能够锻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2.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扮演“活字印刷术”代言人,向众人讲述自己的发展历程。 学生扮演和讲解完毕后,教师进行总结:北宋发明泥活字、木活字,元代王祯发明转轮排字法;元代中期出现铜活字。 【设计意图】角色扮演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讲解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本课的知识体系。 3.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教师展示“活字印刷术传播示意图”,指导学生归纳活字印刷术的传播路线并尝试自己画出来。 师生总结活字印刷术的传播路线: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再通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学生自行在纸上画出活字印刷术传播的路线图,加深对该路线的印象。 【设计意图】“活字印刷术传播示意图”能够生动形象地展现相关史实,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教师请学生代表扮演老师,带领其他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 作业:学生在课下动手制作泥活字,明确使用自制泥活字进行排版、印刷等工序的操作过程。 【设计意图】开放性作业体现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感受科技发明的过程,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oax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