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祝福》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师:有同学说,鲁四老爷并不凶狠。我们现在来看看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受到了怎样的对待。 生:鲁四老爷看不起她。 师:你的根据是什么? 生:“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

admin2021-06-01  44

问题 阅读《祝福》教学实录片段,回答问题。
    案例:
    师:有同学说,鲁四老爷并不凶狠。我们现在来看看祥林嫂第一次到鲁家受到了怎样的对待。
    生:鲁四老爷看不起她。
    师:你的根据是什么?
    生:“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
    师:对,“皱了皱眉”,是讨厌她。在封建社会里,男人死了,舆论往往归罪于妻子,什么“扫帚星”“白虎星”“克死丈夫”等。鲁四老爷第一次见到祥林嫂就歧视她。到鲁家后,祥林嫂还受到了怎样的对待?
    生:她做工丝毫没有懈怠……鲁四老爷家没有添短工。
    师:为什么你把原文中“添短工”前面的“竟”字省掉了?这个字是省略掉好,还是保存下来好?
    生(部分):保存下来好。
    生:不能省掉“竟”,因为以往过年都是雇短工的。
    师:因为雇到祥林嫂,“竟”可以不添短工,说明祥林嫂的勤快劳累,也说明鲁四老爷对她剥削得很严重……
    师: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情况又是怎么样的?请一位同学来读“当她初到的时候,四叔虽然照例皱过眉……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这一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哪些词语突出了祥林嫂的苦难生活?
    (生朗读,教师为读错的字正音)
    师:读得很清晰。请举例回答问题。
    生:“只是暗暗告诫四婶”中的“告诫”。
    师:“告诫”和“告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你注意到这个词?
    生:“告诫”带有警告的意思。
    师:说得很好。这说明不是一般性地告诉四婶。你再举个例子。
    生:“祭祀时可用不着她沾手”中的“沾手”。
    师:噢,水平还挺高的,注意到“沾手”这个词。如果换了“帮忙”或“插手”行不行?好不好?(一生插话“不行”,师指名其发言)你来说说。
    生:“沾手”有“一点也不能碰到”的意思。说明鲁四老爷歧视她。
    师:这段文字还有什么词语可以说明鲁四老爷对祥林嫂的摧残?
    生:“否则,不干不净,祖宗是不吃的。”
    师:为什么你把“不干不净”读得很重?
    生:他认为祥林嫂已经死了两个男人,就是不干不净。
    师:封建道德观念认为妇女应该从一而终,再嫁就要受歧视,何况死了两个丈夫。“不干不净”是带有人身侮辱的;又说她是败坏风俗的。“似乎很可怜”,“似乎”就是并不见得真可怜。不值得同情、败坏风俗、不干不净,这就是她第二次到鲁家时大家对她的看法。
    问题:
请结合教学实录内容,分析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课文的。

选项

答案①教师坚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以教师讲授代替学生思考。例如,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听读课文,而后提问,引导学生找出句中体现祥林嫂苦难生活的关键词等。 ②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通过多层次的问题设置,引领学生品析文章重点句及关键词,逐步加深了学生对祥林嫂苦难人生的理解和同情。例如,教师先从浅层次上要求学生指出“根据”,之后再深入挖掘引导学生体会“告诫”与“告诉”的差异等,以此使学生研读课文,体会祥林嫂被摧残、被歧视的生活状态,培养学生理解、鉴赏文本的能力。 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原则,践行了语文课程人文性的特点,在对文本进行分析的同时,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旨。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对祥林嫂两次到鲁家,在鲁家的待遇进行梳理,使学生逐步把握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pMkv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