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考研
论述意志行动的过程。
论述意志行动的过程。
admin
2016-02-27
49
问题
论述意志行动的过程。
选项
答案
意志行动指受意识支配、调节、控制的行动。意志行动的过程包括采取决定阶段和执行决定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 这个阶段包含确定行动目的或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做出行动决策及实现做出的决定等环节。 ①确定行动目的目的即人在行动中所期望达到的结果。目的越明确越深刻,则达到这个目的的毅力就越大,从而也越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意志力量来。一个没有明确目的而行动的人,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往往不能坚持下去,因而很难取得成功。所以确定目的在意志行动中是非常重要的。 确定行动目的的过程往往经历激烈的动机冲突。树立正确的行动目的,往往表现了一个人的意志力量。动机间的矛盾越大、斗争越激烈,确定目的时所需要的意志努力也越大。 采取决定阶段中的动机冲突是非常复杂的,从形式上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a.双趋冲突。有时,一个人以同样强度的两个动机追求同时并存的两个目的,但又不能同时达到。像这种从两所爱者或两趋向中仅能择其一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双趋冲突。孟子曰:“鱼,吾所欲也;熊掌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吾所欲也;义亦吾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也。”这是双趋冲突的一种解决办法。 b.双避冲突。有时,一个人同时遇到两种都想躲避的威胁,而他又必须接受其一。像这种从两所恶者或两躲避中必须选择其一的困扰心理状态,称为双避冲突。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既怕学习上的困难又怕学习不好受到处分,因为在他看来,这两者对他都是一种威胁,都想逃避,但他必须选择其一。又如,前有豺狼,后有虎豹的情形就使人面临着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有时,一个人对同一目的同时产生两种动机: 一方面好而趋之;另一方面恶而避之。像这种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状态,称为趋避冲突。 如,学生想参加校足球队为学校争光,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 又如,青年人想为社会做好事又怕别人不理解等。这类矛盾心理,都是趋避冲突。 ②制定行动计划目的确定以后,就要选择达到目的的行动方式和方法,即如何实现行动目的,解决怎样做的问题。简单的意志行动,行动目的一经确定,方式方法很快就可以拟定。复杂的意志行动,如果有较长远的目的,就要制定行动的计划和选择方法。这时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如客观条件不具备、人力不足、工具不够或舆论上存在压力等。解决这些困难的过程可以表现出人的意志水平。 ③做出行动决定通过目的确定,动机冲突,行动方式和方法选择后,就要做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简单的意志行动比较容易做出决定;复杂的意志行动做出决定就比较困难,有时还会有反复。曾经解决了的动机斗争在这一过程中又可能出现,这是因为有些动机是暂时被压抑下去了,后来又冒出来;本来确定的目的也可能动摇,又想改成别的目的;计划和方法的修改或变化,更是经常可能的事。因此,在作决定时,需前思后想,作深入全面地思考,充分认识所要采取的行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样做出的决定就比较可靠,将来反复的可能性也小。 (2)执行决定阶段做出决定后,便过渡到执行决定,进人实际行动阶段。执行决定是意志行动的最重要环节。因为即使在做出决定时有决心、有信心,如果不见之于行动,这种决心和信心依然是空的,谈不上什么意志行动。 从做出决定到执行决定,在时间上往往因具体情况不同而有所差异。有时,在做出决定后就立即过渡到执行决定阶段。这通常在下列情况中出现:行动目的和实现行动的方式、方法比较明确具体,完成行动的主客观条件已经具备,而行动又要求不失时机地去完成。如,在战斗中,做出军事行动的决定,就必须立即执行。有时,决定的是比较长期的任务或是未来的行动纲领。并不需要立即付诸行动,而仅是将来行动的企图。如,准备完成一篇论文,目的、计划都明确了,决心也下了,但并不立刻行动,因为条件还不完全具备,只是一种打算。 执行决定过程中,已经确立起来的决心和信心也可能发生动摇。这通常在下列情况下出现: ①执行决定时遇到的困难,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但与个体己形成的消极的个性品质(如懒惰、骄傲、保守、坏习惯等)或兴趣爱好产生矛盾,从而使决心和信心发生动摇。 ②做出决定时,虽然选择了一种目的,其他目的仅暂时受到压抑,仍然很有吸引力。执行决定过程中,暂时受到压抑的目的又重新抬头,产生了新的心理冲突。 ③执行决定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期望、新意图和新方法,它们也可能同预定的目的发生矛盾,令人踌躇,干扰行动的进程。 ④有时在做出决定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各种主客观条件,没有预见到事物的发展变化,执行决定时遇到新情况,出现新问题,但个体缺乏应付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知识和技能,也可能使人犹豫不决。解决这些矛盾都需要意志努力,解决这些矛盾的过程也是意志行动实现的过程。只有解决了这些矛盾才能将意志行动贯彻到底,达到预定的目的。 当意志行动达到预定目的时,就会增强个体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个体克服困难的勇气。优良的意志品质,正是在克服困难的实际斗争中锻炼和培养起来的。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TSi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题库专业硕士分类
0
在职教育硕士(心理学)
专业硕士
相关试题推荐
北宋“熙宁兴学”强调实用人才的培养,在教学内容方面的改革是编写和颁行《三经新义》。所谓“三经”包括《诗》《书》和()。
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
什么情况下,动机对学习具有最大程度的促进作用。
儿童的大脑发展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第5个月到第11个月之间,这说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以下几个书院中,哪一个不是以讲授为主要功能的?()
不属于身心发展的互补的现象是()
根据言语描述或图形的提示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智力技能
动物心理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经历了感觉阶段、知觉阶段和——阶段。
场依存型
随机试题
海港工程的设计潮位应包括()。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于培养什么样的素质?
关于食物的热价的叙述,错误的是
指药物、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制剂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炼制而成的铅硬膏
墙体是组成建筑空间的竖向构件,它的作用主要有()。
水稻土是在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通过水耕熟化过程而形成的特殊土壤、是一种天然水成土。()
学生干部选举前,有的家长给班主任陈老师送来礼物请求照顾,陈老师一概予以拒绝。这件事体现了陈老师()。
知识按其表征形式,可分为()。
下面不属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新增内容()。
下列属性中,属于窗体的"数据"类属性的是( )。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