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5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阋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admin2016-01-27  2

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4~25题。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阋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注释:选自《全唐文》卷608。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多用韵。
教学设计(教孚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
  (1)请为学生设计一份课堂检测试卷。
  (2)阅读下面材料,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某教师的《陋室铭》的教学实录(节选)。
  生:“白丁”是什么意思?
  师:谁来回答这个问题?
  生:“白丁”是平民的意思。
  生: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
  师:简单说一下。在唐朝,穿衣服能体现人们地位的高低,以黄赤最为高贵,红紫为上等,蓝绿次之,黑褐为低下,白色是没地位的,所以,“白丁”指平民百姓,这里可以理解为没有学问的人,为什么?
    生:因为前文中有“谈笑有鸿儒”的句子,鸿儒指有学问的人,前后对应,后文的“白丁”应指没有学问的人。
    师:这位同学能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很好。还有问题吗?
    生:“何陋之有”的含义是什么?
    师:你能说说它的字面意思吗?
    生:字面意思是“有什么简陋的呢?”
    师:这是一个反问句,它的意思是这个屋子根本就不简陋。你想问这句话的深层意义,是吗?这个问题我们在反复诵读中解决它,如果老师忘了,你可以提醒我。
    师:“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中的两个“之”是什么意思?
    生:代表“的”的意思。
    生:代表“他”的意思。
    生:副词,没有多大作用。
    师:从语法角度说,它是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我们朗读时能借它调整节奏,从中传达出文章的意蕴就够了。
    师:老师提一个问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馨”,谁能在黑板上写一下,并注出它的意思。其他同学看课文,加深印象。(生板书,师作评)
    师:字面上还有问题吗?(生摇头)好,下面我们进行第二遍读,这一遍能不能带上感情,读出感受?(生带感情朗读)(师板书:二读,带感情,谈感受)
    师: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整体感受,看看作者传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者说笼罩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生:即便房子很简陋,如果居住的人品德高尚,房子也是美的。
    生:外界环境不重要,重要的是超越自我。
    生:这个房子“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是一间多么豪华的房子啊!
    师:你这里的“豪华”是指——
    生:自由的空间。
    师:让我们来小结一下,大家的意思是说,即使居住在简陋的屋子里,只要品德高尚、学识高超,就能超越自己,就会受人敬仰,就能得到无比宽广的世界。
    【问题】
    请对以上教学实录中教师的教法进行评析。

选项

答案(1)检测试卷: 一、按原文填空: ①描写陋室自然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描写陋室主人交往人物不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③描写室中高雅之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请写出本文中的两个骈句和一个散句。 骈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散句: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阅读下面两篇学生习作,比较其高下优劣(内容、思想、心态方面): 甲:《教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我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可以打瞌睡,观窗景。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形。自习说闲话,讲课不愿听。心里说,混张文凭。 乙:《雏凤鸣》 事不畏难,拼搏则赢。心不畏劳,思索则灵。吾乃笨鸟,常自警醒。书中有真味,求学撮其精。谈笑增风采,登攀长豪情。尚须广涉猎,多品评。无分数之压力,无题海之劳形。雏凤展翅鸣,长天风雨晴。放眼看,万里前程。 心态:甲文思想消极,不思进取;乙文心态积极乐观,思想健康向上。 四、写一句自我激励、鞭策的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或仿写一篇“铭文”抒发自己的志向。 (2)从朗读人手学习古文,是基本的古文教法。教师通过与学生进行问答,逐步对诵读提出看法与要求,学生容易接受。大语文教学观说:教无定法,学而有法。教师是教学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授之以渔,终身受益”。 学生提问,教师抛问,从而逐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师在传授知识时,只是问题的“传递者”“补充者”。让学生自己去质疑、解惑,教师适时点拨,这一教法能积极开发学生思维,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法的很好体现。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听讲,在听讲过程中自己解决,能使学生提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学习中形成一种成就感,提高学习兴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V2q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