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真题 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在二十世纪末指出,开始席卷一切的物质主义潮流将极大地冲击人类社会固有的价值观念,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这一论点值得商榷。 首先,按照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

admin2023-01-15  2

问题 2017年12月真题  
  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在二十世纪末指出,开始席卷一切的物质主义潮流将极大地冲击人类社会固有的价值观念,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这一论点值得商榷。
  首先,按照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原理,精神是物质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因此,物质丰富只会充实精神世界,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
  其次,后物质主义理论认为: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把注意点转移到非物质方面。物质生活丰裕的人,往往会更注重精神生活,追求社会公平、个人尊严等。
  还有,最近一项对某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表明,有6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可以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有22%的人认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没有什么关系,只有9%的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反而会降低人的精神追求。
  总之,物质决定精神,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会促进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担心物质生活的丰富会冲击人类的精神世界,只是杞人忧天罢了。

选项

答案 物质生活的丰富真的不会冲击人类的精神世界吗 上文通过一系列论据,得出“担心物质生活的丰富会冲击人类的精神世界,只是杞人忧天罢了”的结论,该论证看似严谨,实则漏洞百出。 首先,文章指出哈佛大学教授本杰明·史华慈的看法“物质主义潮流将极大地冲击人类社会固有的价值观念”有待商榷,并按照唯物主义原理,指出“物质决定精神”。这里的“物质主义潮流”指的是物欲的横流,唯物主义中的“物质”指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因此,文中将“物质主义潮流”与唯物主义的“物质”混为一谈,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其次,文中提到“物质丰富只会充实精神世界,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但实际上,物质并非只是充实精神世界,物质主义潮流并非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同时,文中指出“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把注意点转移到非物质方面。物质生活丰裕的人,往往会更注重精神生活”,但实际上,有些生活富裕的人也会不思进取,也会贪图物质的享受,忽略精神上的追求,因此这里犯了绝对化的错误。 再次,文中以“后物质主义理论”质疑本杰明教授的理论,至少需要预设“后物质主义理论”是正确的并为大众所接受的,但文中并没有论据证明“后物质主义理论”的正确性,犯了主观臆断的错误。 最后,文中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得出结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可以丰富精神生活的人占69%,认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没有什么关系的人占22%,认为物质生活丰富会降低精神追求的人仅占9%。文中仅用来自高校大学生的抽样调查质疑本杰明教授的观点,但人口构成不仅仅包括大学生,因此这里的调查结论不具有普遍性,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鉴于以上论证中的种种漏洞,我们有理由相信“担心物质生活的丰富会冲击人类的精神世界,只是杞人忧天罢了”的结论是有待商榷的。

解析  本题题干论证中存在以下逻辑漏洞,供参考:
  (1)偷换概念。文中将“物质主义潮流将极大地冲击……”中的“物质主义潮流”概念偷换为
“按照唯物主义物质决定精神的基本原理”中的“物质”概念。
  (2)绝对化。文中提到“物质丰富只会充实精神世界,物质主义潮流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但实际上,物质丰富并非只会充实精神世界,物质主义潮流并非不可能造成人类精神世界的空虚。此外,认为“个人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一旦得到满足,就会把注意点转移到非物质方面”也犯了绝对化的错误。
  (3)主观臆断。文章中以“后物质主义理论”质疑本杰明教授的理论,认为物质生活丰富的人往
往精神生活也丰富,但事实并非如此。
  (4)以偏概全。文中仅以大学生抽样调查来质疑本杰明教授的观点,论据并不充分,得出的调查结论不具有普遍性,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qkrD777K
0

相关试题推荐
随机试题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