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 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 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admin
2016-01-30
55
问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
“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
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材料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人教版)的目录。
材料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必修1》(人教版)涉及硫酸的相关原文。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设计一个教学过程。
选项
答案
教学过程: 一、温故引新,以例激情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意 请学生观看与硫酸有关的几幅图片: 2003北京某大学学生用浓硫酸伤害动物园中大黑熊事件。 2010年河北某粗心母亲错把硫酸当洗发液给儿子洗头,造成烧伤事件。 师问:这几幅图片中都和硫酸有关,这些可怕事件为什么和硫酸有关?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用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与实际相联系,使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情境中导入,展开硫酸的课题教学】 (二)复习旧课,奠定基础 [思考与交流]1.初中我们学过稀硫酸、盐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 2.这些特点与酸的通性有什么关系?用电离方程式表示。 【这些知识学生已经知道,课上需要鼓励学生,让学生自己组织语言进行表达,提高总结问题和表述问题的能力。从已知的知识作为学习的切入点,这样使学生能够有很大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这一设计活动能够使教师感觉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状况】 【通过对已经学过的稀硫酸的性质的复习回顾,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很想知道浓硫酸的化学性质,激发了探索知识的欲望,为学习浓硫酸的性质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探究实验,自主学习 【教科书是基础的课程学习资源,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资源,学生会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要会读书。在学习活动的设计中要引导学生看书,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素材,包含了重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也可以对科学产生亲切感】 (一)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问题1:为什么实验室制备氢气时常用浓硫酸来干燥? 问题2: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为什么会增加? 问题3:浓硫酸滴在纸上或棉布、木条上有何现象? 问题4: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问题5:H
2
S—S—SO
2
H
2
SO
4
,请根据硫的价态,联系氧化还原的相关知识,推测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这样的教学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个问题,从而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主要着眼于“引”,启发学生“探”,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以“新课程"理论为指导,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 【学生从课本中已经获取了部分信息,急需科学的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此时教学内容自然过渡到了实验探究这一环节】 (二)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一: [实验内容]硫酸的物理性质 [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试管、药匙、水、胆矾 [实验步骤] (1)取适量浓硫酸; (2)把浓硫酸缓缓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3)在试管中加入一些胆矾,再加入3—4 mL浓硫酸,振荡。观察固体和溶液的颜色变化。 学生两人一组动手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总结实验结论。教师走下讲台到学生中间巡回指导,纠正个别同学的错误操作。 【实验意图:引导学生认真实验,理解化学从实验中来,化学离不开实验,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教师相机提问:(1)生成的灰白色物质是什么? (2)回忆初中我们学习过的胆矾加热实验的现象。胆矾为什么变白了? 【两个问题把学生从用眼观察引到了用脑思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为后面浓硫酸强氧化性的学习埋下伏笔,留下悬念】 可能出现的观点: (1)胆矾失去了结晶水,说明浓硫酸能够吸收水分,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胆矾失去了结晶水,说明浓硫酸能够吸收水分,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学生各持己见,开始强烈地需要知道哪个结论是正确的。教师相机引导:科学才有说服力。继续实验,学生急于动手操作。 探究实验二: [实验内容]“黑面包”实验 [实验器材]稀硫酸、浓硫酸、水、蔗糖、烧杯、玻璃棒、试剂瓶、胶头滴管 [实验步骤] (1)在200 mL烧杯中放入20 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 mL稀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2)在200 mL烧杯中放入20 g蔗糖,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15 mL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迅速搅拌,观察实验现象。 【对比实验,以体验为基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描述现象的能力。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完成结论,使学生享受求知后的乐趣】 [实验要求]组内合作,注意实验规则,记录实验现象。 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究,归纳小结“黑面包”实验发生的条件。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稀硫酸、不加水的浓硫酸、加水后再加浓硫酸来进行“黑面包”对比探究实验,明确“黑面包”实验发生的条件。 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现象: (1)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物质; (2)有大量气体冒出; (3)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总结在实验中获取的知识,享受求知的乐趣。 归纳推导: (1)吸水性:是指吸收水分或夺取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形成一系列稳定的硫酸水合物,但是被干燥的物质本质未变。 (2)脱水性:是指将有机物中的氢、氧元素的原子按水的组成(2:1)脱去,生成水分子使蔗糖碳化。 此时学生产生了疑问:在“黑面包”实验中,为什么体积会膨胀,形成疏松多孔的海绵状物质,如同一个“黑面包”?刺激性气味气体是什么?这又体现浓硫酸的什么性质呢?带着问题来继续探究实验。 【利用“黑面包”实验中学生的疑问,进一步推进设疑,告诉学生,要想解释这些问题,必须学习浓硫酸另外一个重要性质——强氧化性,为后面探究浓硫酸与非金属碳的反应埋下伏笔,做到一个实验两个用途】 探究实验三: 教材P101“铜与浓硫酸的反应”的实验。 【对本实验进行改进:在反应装置后接了装有品红试液的试管和装有石蕊试液的试管。这样的改进可帮助学生分析产物是什么,并同时检验产物的性质。同时,实验的改进保持了操作的连续性,减少了二氧化硫的选出,加强了环保;也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注意:学生在观察实验时会发现有灰黑色物质产生,此时应加以引导观察。同时本着科学的精神,少数能力强的同学肯定会对副反应感兴趣,首先引导学生先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课后在学生分组实验中师生再共同探究,这样为后面的研究性学习发现了问题,同时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设问:(1)铜片与浓硫酸能否反应?产物是什么?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2)根据反应现象,你认为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写出反应方程式,并指出反应的氧化剂、还原剂。反应中的浓硫酸表现出什么性质? 该实验由教师在学生的配合下演示完成。 针对实验的现象和提出的问题,学生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展开充分讨论。 组织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有不一致的结果,可组织学生探讨),引导学生得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并书写化学方程式。 【由实验引发了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讨论,是一种多项信息交流、思维相互撞击的重要模式。特别是在学生之间,语言特点接近,相互讨论有利于开阔思路、促进理解、增强协作精神。在学生讨论时,教师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的观点做出及时的反馈,以便调控好讨论的方向。学生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让学生在“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学习情境中,从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从而获得“知识、能力、品德”的全面发展】 引导学生回忆“黑面包”实验,并结合本实验,分析现象产生的本质原因。 三、迁移应用,巩固提升 【给出探究引入时提出的几个问题,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完成知识的迁移与升华】 问题1:为什么实验室制备氢气时常用浓硫酸来干燥? 问题2: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暴露在空气中质量为什么会增加? 问题3:浓硫酸滴在纸上或棉布、木条上有何现象? 问题4: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这是为什么? 问题5:H
2
S—S—So
2
—H
2
SO
4
,请根据硫的价态,联系氧化还原的相关知识,推测浓硫酸的化学性质。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浓硫酸的三大特性,追问:浓硫酸为什么不能制备氢气? 学生:因为浓硫酸有强氧化性的原因。 【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会产生一种成就感,从而享受求知的乐趣】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rB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音乐学科的特点,音乐课程的评价应该既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又找出学习中的差距和不足及改进的方法,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而形成贯穿于音乐教学全过程的、生动活泼的良好的评价氛围。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音乐教学评价的基本方式?()
阅读案例,回答问题。在学习《思念》这首歌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们唱得更有感情,就问学生们现在最思念的人是谁,并且说说理由,同学们都积极踊跃地发言。这时老师发现一位女生趴在桌子上抹眼泪,老师问她怎么了,她哭着说:“我想我的爸爸,我爸爸对我特别好,我
以下选项中不属于普通学校音乐课程价值的是()。
下面谱例使用的复调技术是()。
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基本理念,按照下列要求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竖笛演奏《翱翔的鹰》。注:学生已经学习过“5、6、7”三个音的吹奏方法。附:教学材料1要求:设计教学目标和重点。
下列关于周瑜和秦香莲这两个戏曲人物的行当描述准确的是()。
两组学生跟随二声部音乐进行体态律动。一声部单独出现时,另一声部律动停止;声部之间是模仿关系时,两组学生的动作也是模仿;声部之间是交织关系时,两组学生的动作相互协调配合。这样的课堂活动设计体现的关系是()。
多媒体教学设备对于音乐教学来说,就像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恰当,便能提高教学效益,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反之,如果运用不当、喧宾夺主,也会冲淡音乐教学本身,影响甚至降低音乐教学质量。根据多媒体的选择与使用原则,下列选项中,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某DNA分子共含有10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G:T:C=1:2:3:4。该DNA分子连续复制2次,共需要鸟嘌呤脱氧核苷酸分子数是()。
取生长状态一致的燕麦胚芽鞘,分为a、b、c、d四组,将a、b两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从c、d两组胚芽鞘相同位置分别切除等长的一段,并按图中所示分别接A.a、b两组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两组胚芽鞘,然后用单侧光照射,发现a’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随机试题
由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包括
3岁儿童曲面断层片正常情况下应看到:①乳牙牙根完全形成;②第一恒磨牙牙冠完全形成;③除了第三恒磨牙其余恒牙都已开始钙化;④全部恒牙牙冠都已形成
甲亢患者,给予甲硫咪唑20mg,每日3次,在家中治疗。半月后应到医院复查
关于生殖器解剖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王红老人向北京市宣武区安泰家政公司要求委派一位水暖工。安泰公司委派工作人员张应前往。张应在修理水管时,不慎将王红的一对祖传玉瓶打碎。王红让张应赔,张应说赔不起。王红找安泰公司,该公司称玉瓶是张应打碎的,与其无关。王红遂向人民法院起诉。张应、安泰公司的诉讼地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要求,只要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必须进行招标。
关于Excel数据库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有()。
在北京的四合院中,二进院落属于小型四合院,在北京比较普遍,多为贫民居住。()
A、 B、 C、 D、 D
AirlineAlliancesCooperativecompetition.Competitivecooperation.Confused?Airlineallianceshavetravelersscratchingth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