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对学习活动的意义。

admin2017-03-29  39

问题 简述自我效能感理论及对学习活动的意义。

选项

答案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这一概念是班杜拉最早提出的,在20世纪80年代,自我效能感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也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1)自我效能感理论 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①行为的结果因素 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强化能激发和维持行为的动机以控制和调节人的行为。班杜拉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自我强化三种。 ②行为的先行因素 班杜拉的先行因素即“期望”,“期望”概念包括结果期望与效能期望。结果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望指的是人对自己能否进行某种行为的实施能力的推测或判断,它意味着个体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地进行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 (2)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活动的意义 ①自我效能感通过确立目标来影响学习动机 如果某人在某一领域有较高的效能感,他将确立较高的目标,而且较少担心失败,最后影响其策略的选择。如果某人自我效应感低,他将不仅不可能确立高目标,而且可能故意回避困难的任务。 ②自我效能感与归因有密切关系 自我效能感与归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内部的或可以控制的原因,如能力或努力,则自我效能感将会提高。自我效能感也影响归因,如果学生对于做某事有很强的自我效能感,他很可能会将失败归因于缺乏努力;如果学生对于做某事缺乏自我效能感,他很可能会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教师首先把课教好,使学生学有所得,使他们感到自己是有能力学好课业,学生有这样的自信,他才会投入更多的努力。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n0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