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绘制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并简述其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绘制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并简述其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admin
2019-07-09
50
问题
绘制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并简述其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选项
答案
[*] 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在地理教学中的意义: (1)“大气的运动”这部分知识较难,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才可以逐步掌握。若在此部分教学内容中穿插使用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则可使学生在原理上理解大气的运动,收到化繁为简、由难变易的教学效果。 (2)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气流的运动,从而利于学生理解,让学生从感观上明确自然地理意义上的“风”是指近地面而非高空的“风”,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气压差异。 (3)此热力环流的形成示意图可以为后面学生学习“三圈环流”的知识打下基础,如让学生明确什么是“高空”,什么是“近地面”。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ttD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教学目标属于“知识与技能"范畴的是()。
以下是三位教师在进行“燃烧和灭火”一节的教学时导入环节的设计方案。方案一:教师给学生预备了实验用品,包括:酒精灯、火柴、纸条、煤块、小石块、坩埚钳。教师给学生的任务是:每组从实验用品中选定一种物质为操作对象,在30s内动手让这种物质燃烧。并且当教师数到
下面是一次习题课的教学摘录。[任务驱动]出示任务:如何区分纯碱和小苏打?(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形成方案)[交流评价]教师巡视并选取四个典型实验方案,让各小组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并全班交流,教师点评。方案1:加热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是否变浑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结合上述材料,简要回答问题:以“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为例,说明怎样设置单元教学目
将化学教学设计分为课程教学设计、单元教学设计和课时教学设计的根据是()。
随机试题
有关非语言沟通的作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枳壳药材的药用部位是
(2009年)某化合物的结构式为则该化合物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城市的()是其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城市与乡村的一大本质区别。
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调控以()。
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说法深刻揭示了()。
相关研究发现,每天睡眠不足7小时的人普遍比睡眠时间更长的人胖。这是因为睡眠不足影响了新陈代谢功能,使刺激食欲的荷尔蒙增加,同时产生饱胀感的荷尔蒙水平降低。由此必能推出:
中国历史上首部确认罪刑法定原则的刑法典是()(2014年法学综合课单选第20题)
【61】【64】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folklore)中,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拥有多种动物的特长。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