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艺术概论的相关知识对以下两名句进行分析。(东华大学2017年研) (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以形写神”。

admin2021-01-11  64

问题 试用艺术概论的相关知识对以下两名句进行分析。(东华大学2017年研)
(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2)“以形写神”。

选项

答案(1)“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不仅是绘画表现的技巧问题,而且包含了水墨山水画的深厚美学辩证思想与创作方法,对后世的写生创作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①哲学思想: a.“外师造化”是指艺术家以自然万物为师,获得本心源头的自然,即内心的真自然。“心源”是具有特殊意义的“本心”,是超越功力、身心欲望、日常经验和习惯之上的,具有空、虚、静、灵、明、善等特点。 b.以天地创造的自然万物为师,以超越功力、身心欲望的真善、虚静和空灵的心性,来体会万物的神韵美并获得内心的真自然,是艺术家对外在客观美的感受与内心主观美的领悟相结合,从而创作出带有画家主观情感的本心作品。 ②美学意义: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高度概括“审美意象”创造的过程。从客观物象到艺术意象,证明了艺术美的真正来源是现实美和自然美。画家具有主观能动性,画家的主观情感与自然融合,使绘画高于现实,画家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二者是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的审美创作过程。 ③影响: a.“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从艺术创作和审美创造方面,相当准确地揭示了艺术认识自然和社会生活的本质意义,成为后人的审美取向和绘画写生的指导原则。 b.中国古代画家无不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奉为绘画写生创作的圭臬,甚至用一生来实践。元代画家黄公望观察山水到了如痴如醉的地步,每次见山中胜景,必摹写下来。 c.“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所具有的丰富的哲学思想和美学实践,尤其是其所具有的写生传统,有利于当代山水画家更深地理解绘画史学内涵,丰富和发展新时代的写生内涵,努力彰显当代中国山水画的民族魅力,体现新时代文化气息和画家的自我个性。 (2)“以形写神”: “以形写神”是东晋人物画家顾恺之的艺术主张,要求人物画要形神兼备,通过形似达到神似。 ①具体内容: a.形似,是对人物外形外貌刻画的真实,即现象的真实;而神似,则是对人物精神性格特征刻画的真实,是本质的真实。艺术形象只有以形似表现神似,以现象的真实表现本质的真实,它的真实性才是圆满的。 b.顾恺之认为形和神的关系是辩证的,他强调在观察与认识对象时,应使主客观相统一并取得对象的神气,并在《魏晋胜流画赞》中辩证地解答了这个问题,而且画家也以此作为其进行绘画批评与创作的标准。 c.中国绘画历来重视“以形写神”,通过外形表现精神、气质等。生动地刻画人物形象,包括揭示他们的生存状态以至心理状态,也是西方美术的传统精神。美术形象实际上是“形”与“神”、外在与内在有机结合的体现。 ②影响: 顾恺之的“以形写神”论对我国民族绘画艺术的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晋代以后,我国历代画论不断发展和创造,但基本上没有离开形神问题的范畴,因此,基本上都是在顾式画论的基础上向前推行、逐步深化发展起来的。此后,美学家和艺术家将“传神论”的思想从人物画领域拓展开来,广泛地渗透到人物画和山水画领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wy9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