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课题: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本课由三个子目构成:一是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从秦汉到隋唐再到宋元时期中央机构的设置及其演变过程;二是明朝中央机构的设置及变化。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内阁的设立等;三是明朝的内阁和清
课题: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本课由三个子目构成:一是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从秦汉到隋唐再到宋元时期中央机构的设置及其演变过程;二是明朝中央机构的设置及变化。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内阁的设立等;三是明朝的内阁和清
admin
2016-04-11
78
问题
课题: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本课由三个子目构成:一是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从秦汉到隋唐再到宋元时期中央机构的设置及其演变过程;二是明朝中央机构的设置及变化。教材内容主要介绍了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内阁的设立等;三是明朝的内阁和清朝的军机处。教材内容主要介绍清朝军机处的设置过程及主要意义。教材最后总结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发展演变的特点和规律。——高中历史新课程岳麓版教材历史必修I(政治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根据上述材料,设计“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一课的教学方案(提纲)。
选项
答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的出现、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元朝的一省制、明朝废丞相和设内阁、清朝的军机处。 能力目标: (1)通过学生预习和收集相关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运用材料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中枢权力体系内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从而揭示皇权不断加强这一特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交流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对本课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封建专制制度的影响,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民主的完善而努力的精神品质,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从而更加珍惜民主权利。 教学重点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明朝的废丞相设内阁、清朝的军机处。 教学难点 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的。 教学方法 讨论探究法;启发式讲解法;谈话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官员上朝礼仪的变化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 指出: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官僚的地位不断下降。特别是宋代以后,中央在与地方分权斗争中已处于上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突出出来。统治者如何步步加强皇权?中枢决策机构又是如何变化的?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讲授新课 1.秦汉一隋唐一宋元时期中央机构的设置及其演变 (1)秦:三公九卿 ①自秦朝开始,中国出现了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军国大权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三公九卿对皇帝负责,互相配合、互相牵制。 ②秦朝的丞相作为中枢权力机构中的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 (2)汉:中外朝制度 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汉武帝建立新的决策机构“中朝”(内朝),作为皇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决策机构,原来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机构,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3)隋唐:三省六部制 ①设问:三省六部制是如何确立的?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得出结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②关于它的形成时间和名称及各自的职能,让学生归纳总结后,教师再明确。 ③关于三省六部的运行程序先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再明确皇权是如何加强、相权又是如何减弱的? ④关于它的特点和作用,教师先启发再让学生概括,最后让学生深刻理解。 (4)宋:二府三司制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宋朝中枢权力体系是如何变化的?然后启发学生这种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5)元:一省制 ①引导学生找出到了元朝中枢权力体系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设问:这种体系有利于加强皇权吗? ②让学生分析这种变化的利与弊。 2.明朝中央机构的设置及变化 (1)设问:明朝为什么要废除丞相?学生讨论后,教师强调,在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皇权最终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2)设问:相权废除后,为什么又设立内阁?内阁的权利和以前的丞相的权利有何区别? (3)讨论:明朝内阁制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有何不同? 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启发最后得到结论。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提高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3.清朝的军机处 (1)教师先引导学生讨论,然后再启发学生了解它的设立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关系,使学生明确军机处设立的原因。 (2)学生归纳总结军机处成立的时间、地点、主要职能及特点和影响。 (3)设问: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登峰造极的表现,那么,它从侧面又反映了中国封建王朝的什么问题。 (三)课后小结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清中国古代中枢权力机构变化的趋势:皇权在一步步加强,相权在一步步减弱,以至最终消失。 (来源:http://www.dlteacher.com/html/2007—1 2/20071213100724.htm,有修改)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yGx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化学理论性知识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下列对其学习策略描述不正确的是()。
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69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在元素周期律的指导下,利用元素之间的一些规律性知识来分类学习物质的性质,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之后,元素周期表被不断完善,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直到20世纪初,物理学家
某教师执教人教版教科书化学必修1第三章课题3“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这一课题的教学设计流程图如图3所示。附:展示、学生实验、课堂辩论、课后拓展内容。主题1.“介绍常见的金属”主题2.“如何正确选用金属”主题3.“用途广泛的稀土金属”学生讨论:如何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课改”的全称,以2001年6月8日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标志,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式启动。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2001年,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内容一级主题的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下面是两个教学设计案例:案例一江浙平原地区的农村住宅,选择宅基地的最佳条件是:房屋面向东南,前后视野开阔,房前或房后有河流流经。提出问题:江浙平原这样选择宅基地的原因?相关知识:“气候资源与建
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据此完成以下题。甲国位于()。
研究发现,长江干流江苏段河床在1985年前后平均冲刷状态发生了明显的转变,由淤积转变为冲刷。其主要原因是()。
1921年9月,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个农民协会的地点是()。
温家宝同志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着力解决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表现之一。请回答: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古代曾出现过一些社会相
随机试题
国际政治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有下列哪些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最简单的甘油磷脂是
男,32岁。交通事故致头面部复合伤。伤后昏迷45min,造成吸人性窒息,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男,35岁。从高处跳下时,双下肢顿时感到无力。
私营企业主王某办公室的一台DVD播放机无法正常使用,遂通知工作人员刘某拿出去扔掉。刘某将该播放机修理好后拿回家使用。王某得知该播放机能够正常使用后,要求刘某返还。关于该播放机归属的说法,正确的是()。(2010年单项选择第5题)
下列不属于房地产经纪机构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内部选拔的优点的是()。
在现行公开招标方式下,国债的销售价格是()。
辩证的否定观认为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这是因为
若对n个元素进行直接插入排序,则进行第i趟排序过程前,有序表中的元素个数为_____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