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以下问题。 逐梦 ①著名作家林语堂早就告诉我们:“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雪泥鸿爪,虽有痕迹却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以下问题。 逐梦 ①著名作家林语堂早就告诉我们:“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雪泥鸿爪,虽有痕迹却
admin
2020-02-04
72
问题
阅读下面的学生习作,完成以下问题。
逐梦
①著名作家林语堂早就告诉我们:“梦想无论怎样模糊,总潜伏在我们心底,使我们的心境永远得不到宁静,直到这些梦想成为事实。像种子在地下一样,一定要萌芽滋长,伸出地面来,寻找阳光。”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雪泥鸿爪,虽有痕迹却不快意、不潇洒、不浓墨重彩,白白来世一遭。所以,追逐梦想是一件伟大而又有意义的事情!追逐梦想的路上,要立足实际,更要拼尽全力。
②追逐梦想,需要脚踏实地。记得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的一个不显眼的角落,树立着一块石碑,上面有一段广为传诵的碑文,关于一个临终的老人的梦想:“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曾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可当我成熟的时候,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于是我将目光缩短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可到我暮年的时候,我发现我根本没有能力改变我的国家,于是,我最后的愿望,仅仅是改变我的家庭,可是这也是不可能的,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墓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如果当初我仅仅是从改变自己开始,也许我就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也许我就能为我的国家做一点事情,然后谁知道呢,说不定就能改变这个世界。”这个故事时刻警醒着我们,梦想要落地生根,才能开花结果,否则就会成为空想。你是一个学生,就要刻苦学习,而后才有蟾宫折桂时;你是一个教师,就要教书育人,而后才有桃李满天下。
③追逐梦想,需要锲而不舍。我们都无比清楚,梦想美好却要经历考验,只有接受考验,经历了多重困难和坎坷.依然保持对梦想的热情,梦想就会为你起航,梦想不会辜负努力的人。音乐巨人贝多芬,在遭受耳聋和双目失明的双重打击下,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没有放弃对音乐的追求,最终在他的音乐生涯中划下了一个完美的音符,创作了许多音乐奇迹,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正是因为千千万万人民在受饿挨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整日穿梭于田间,几十年如一日,不畏辛苦,终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13亿中国人解决了吃饭问题。作为教师,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你也许会被置疑、被误解、被困惑……但是绝不能轻言放弃,为人师表,要时刻为学生立言,为学生打样,谨记“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④“有梦不觉天涯远”,有梦想就去追逐,前方也许会有雷霆风雨,但也会有鸟语花香,“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只管脚踏实地、不断求索,梦想一旦付诸行动,就会变得无比精彩。
请指出该习作的优缺点,并提出具体的改进建议。
选项
答案
优点:材料丰富,结构整齐。可以看出作者的阅读涉猎是很广泛的,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碑文,音乐巨人贝多芬创造音乐奇迹,“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三个事例的列举让文章饱满充实,让论述具有说服力。文章围绕“逐梦”进行论述,收尾点题呼应,中间三个事例都是先叙述,然后分别用“梦想需要脚踏实地”“梦想需要锲而不舍”来总结,起到很好的提示和概括作用,框架严谨。 不足及修改:表达方式略显单一,形式化略重。这篇论述文写得很规矩、一板一眼,整体来说是事例的堆砌,阅读之后印象不深刻,无法引起读者强烈的情感共鸣。 针对其不足,有两个改进建议:一是体现出论述的层次,比如利用正反对比论证,再比如一个名人配合一个普通人事例进行列举,也可以讲自己的经历来增强文章的生活气息,还可以将事例论证结合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来使用。二是丰富表达方式,或娓娓道来记叙一个小故事,或饱含深情抒发对“梦想”的热爱,以此让读者更深地走进作者的内心,体会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fk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听前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请简述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在听前对所听材料内容有所准备。
下面是某课堂实录的核心环节内容。核心环节1:感知体验1.引入话题sports,复习并引入新的表示运动的目标词汇并教授begoodat结构。T:Springisagoodseasontodosports,right?Ss:Ye
词汇的呈现内容有哪些?简述词汇意义的常见呈现方式,并举一例说明。
以下是五位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的情景。Teacher1:讲授关于各种家用电器的新单词,如:fridge,washingmachine,air-conditioner,呈现相对应的图片。Teacher2:教师要求学生对比记忆以下单词im
下列教学片段选自某初中课堂实录。根据所给内容回答下列问题。案例背景:本案例是一节有关旅游准备和计划的听说课的导入教学。教材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想象自己住在青海,要去东南亚旅游。要求他们选择三个不同的居住地方和三个不同的旅游目的地,并查出不同的交通方式及所
在学习《有理数的加法》一课时,某位教师对该课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做出了合理的教学设计,请根据该课内容完成下列任务:在情景引入的时候,某位老师通过一道实际生活中遇到的走路问题引出有理数的加法,让学生讨论得出有理数加法的两个数的符号,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口技》林嗣环原文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堂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阅读《饮酒》教学设计(节选),回答问题。一、巧妙引导,发现“有”“无”1.了解作者与写作背景。2.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诗中的“有"和“无”这对关键词。二、层层深入,由“有”见“无”问题一:诗人生活中有什么?(由“象”入“境”)1.陶渊明在他的诗
某教师在讲完《游褒禅山记》之后,设计了“徜徉山水,感悟人生”课外阅读专题,这一专题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选修系列中的()。
随机试题
参附龙牡汤合通脉四逆汤治疗心力衰竭,其适应的证型是
9个月婴儿,近一个月夜惊,睡眠差,多汗,烦躁,运动发育迟,刚会坐,不能爬,体检:前囟大,方颅,有哈氏沟及串珠
某学者对200名肿瘤患者采用手术加放疗,其疗效与3年前只采用手术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这种方法属于()
案情:9月8日,某市某区交通管理局与下岗职工刘某串通,由刘某假装乘客专打私家车,适逢外地刚来该市务工的孙某开公司车辆途径,刘某挥手示意停车,拉门上车后主动拿出20元钱口称家里有急事捎带一段给点辛苦费,孙某出于同情让其搭乘了车,且两次拒绝对方主动提出的付费请
汽车货运成本由成本较高的可变成本和()两部分构成。[2006年真题]
区别不同类型税种的主要标志是(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一名言出自()之口。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题。2005年某省海洋产业总产值达2144.6亿元;海洋产业增加值达302.4亿元,约占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14.1%。海洋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1.0:16.7:52.3调整为2005年的21.0:13.2:65.8。
Emotionisafeelingaboutorreactiontocertainimportanteventsorthoughts.Peopleenjoyfeelingsuchpleasantemotionsasl
BonAppetiteA)Wealllovethefoodwegrowupon,butwealsoseekadventureinthefoodwehavenevertasted.Ahugelypopular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