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财经
“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反映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但不包括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等薪酬。 ( )
“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反映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但不包括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等薪酬。 ( )
admin
2018-01-12
62
问题
“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反映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但不包括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等薪酬。 ( )
选项
A、正确
B、错误
答案
B
解析
“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反映企业根据有关规定应付给职工的工资、职工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辞退福利等各种薪酬。故本题判断错误。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zwu0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初级会计实务题库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分类
0
初级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单独核算停工损失的企业,对于属于自然灾害导致的停工损失,应转入()。
甲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原材料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日常核算。2014年3月份,甲企业发生如下涉及增值税的经济业务或事项:(1)购入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8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13600元。该批原材
甲公司属于工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适用税率17%,售价中不含增值税。商品销售时,同时结转成本。本年利润采用表结法结转。其他资料如下:(1)2013年11月30日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如下表所示:(2)2013年12月份甲
某工业企业仅生产甲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3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13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18万元,制造费用10万元。3月份发生直接材料成本8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4871元,制造费用6万元。3月末甲产品完工100件,在产品200件。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
甲房地产公司2010——2014年发生业务如下:(1)甲房地产公司于2010年1月1日将一幢商品房对外出租并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租期为3年,每年12月31日收取租金200万元,出租时,该幢商品房的成本为500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0万元。
甲公司2011—2013年发生下列与长期股权投资相关的业务:(1)2011年1月7日,对联营企业投资,购入乙公司的股票100万股,占乙公司股份的25%,从而对乙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有重大影响。该股票每股买入价为8元,其中每股含已宣告分派但尚未领取
甲公司对机器设备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2010年12月20日,甲公司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机器设备,价款。117000元,增值税19890元,另支付保险费3000元,包装费2000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该设备即日起投入基本生产车间使用,预计可使用5
下列科目中,事业单位核算无形资产时涉及的有()。
某企业2015年3月份发生的费用有:计提车间用固定资产折旧10万元,发生车间管理人员工资40万元,支付广告费用40万元,预提短期借款利息30万元,计提并支付矿产资源补偿费20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则该企业3月份的期间费用总额为()万元。
H公司年末“应收账款”科目的借方余额(明细账的贷方余额为0)为100万元,“预收账款”科目贷方余额为150万元,其中:明细账的借方余额为15万元,贷方余额为165万元。“应收账款”科目对应的“坏账准备”科目期末余额为8万元,该企业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
随机试题
超声采用的人体软组织声速是
A.可复性疝B.Littre疝C.Richter疝D.绞窄性疝E.滑疝右腹股沟疝数年,近几月不能还纳,行手术治疗时发现膀胱随疝囊脱出,诊断为
以下哪项不属于血液的功能
应减少摄影管电压值的病理因素有
文化因素对人类健康的作用十分明显,广义的文化是指
成型钢筋进场时,应抽取试件作()检验。Ⅰ.屈服强度;Ⅱ.抗拉强度;Ⅲ.伸长率;Ⅳ.重量偏差
等离子弧焊属于()。
下列选项是商业银行单一法人客户的非财务因素分析管理层风险重点考察企业管理者的内容是()。
2011年4月,某市税务机关在对甲公司2010年度的纳税情况依法进行税务检查时,发现甲公司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并有明显的转移、隐匿应纳税收入的迹象。税务机关责令甲公司于2011年4月16日~4月26日限期补税,但甲公司在4月26日期限届满后,仍拒绝补税。
当下“文化”成为最热的词之一。如何继承发扬传统文化、形成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已成热门话题。但这种共识其实是相当模糊的,很多争议因此而生。学繁体字、穿唐装、开国学班……围绕“传统文化”生出的热闹一场接一场,但讨论的背后都离不开对“文化”概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