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案例: 下面是张老师关于“元素周期律”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由上节学习过的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分类和有序排列,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而且以碱金属元素及卤族元素为代表进行学习之后,我们知道了同主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在这基础上,再来探
案例: 下面是张老师关于“元素周期律”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由上节学习过的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分类和有序排列,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而且以碱金属元素及卤族元素为代表进行学习之后,我们知道了同主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在这基础上,再来探
admin
2015-04-28
117
问题
案例:
下面是张老师关于“元素周期律”教学过程设计。
【导课】由上节学习过的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分类和有序排列,我们就可以知道这些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律,而且以碱金属元素及卤族元素为代表进行学习之后,我们知道了同主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在这基础上,再来探讨同一周期中.它们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化合价有什么样的变化规律呢?又是如何从金属性很强的碱金属变化到非金属性很强的卤族元素的呢?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变化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内容——元素周期律。
【问题1】我们如何研究元素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呢?
【学生活动】回忆、再现这几个元素族的知识及其研究方法。
【讲解】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其实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
果。所以,我们要想学习元素周期律,还是要先了解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排布的。在初中,已经学过原子结构以及核外电子排布的一些基础知识.于是在这个基础上,就先来回顾一下电子层的含义并介绍其表示方法。
【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电子层模型示意图(教材第13页图1—7),给学生感性认识,更易于理解电子的分层排布。
【学生活动】复习原子结构示意图,观察教材第13页表1一2,并观察多媒体展示的稀有气体的电子层排布情况.学生自主归纳总结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通过自主阅读教材内容,理解电子层与电子能量的关系以及电子层的符号表示方法推出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能量最低原则:核外电子总是先排能量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到外,依次排在能量高的电子层:
(2)每个电子层最多排2n
2
个电子:
(3)最外层≤8个电子(当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次外层≤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32。
【问题2】原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还引起了其他哪些方面的周期性变化(元素周期律)?
下面我们以前18号元素为例进行学习。那么对于前18种元素的性质,我们将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探究呢?
【科学探究】学生完成教材第14页科学探究的表格1,写出元素周期表1—18元素符号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示意图。
【教师】完成表格2中电子层数及最外层电子数。
【讲解】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除1、2号元素外,最外电子层数上的电子数重复出现从1递增到8的变化,对于行与行之间元素的性质表现出来的这种规律性变化,我们就称作周期性变化。所谓周期性,就是一事物在发展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征重复出现,且具有其规律性。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个现象或者事件,具有其规律性或者是周期性变化的。例如,在生活中,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从周一到周日七天为一星期,比如今天是星期四,那么七天后还是星期四。
【总结】请学生试着用一句话概括结论: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
【教师讲解】我们已经知道,核外电子排布,尤其是最外层电子数直接影响着元素的化合价,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预测一下这些元素的化合价呢?同时说明:由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大多都少于4个,故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而表现出正价,即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般为正,相反,非金属元素通常得电子,化合价为负。当然,如果是几种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有些元素就会表现出正化合价。……那事实上到底是不是我们预测的这样呢?现在请大家结合表格给出主要化合价,分析它们的化合价是不是跟最外层电子数目有着一定的联系?
【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略
【教师】通过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并引起了它们的化合价也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接下来,请大家再看看它们的原子半径,这里给出了第二、第三周期元素原子半径数据。由于第一周期只有氢、无所谓变化规律,故不讨论。
【学生观察数据并分析】略
【教师】对于行与行之间表现出来的变化趋势,就不难发现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原子半径为什么出现从大到小的周期性变化呢?同学们想想原子半径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教师讲解】同周期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就逐渐增强,原子半径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那么同理,同族原子,从上而下,有效核电荷数增加不多。随着电子层数增多,核对外层电子的引力就减弱,这样原子半径就逐渐增大了。
【总结归纳】(1)同一周期元素,电子层数相等,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最高正价逐渐升高,最低负价从ⅣA族开始,从-4变到-1。(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
【反馈练习】略
【结课】通过探讨,我们知道了,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排布、原子半径和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的变化。而元素的性质又与原子半径有关,那么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是否也随原子序数的变化呈现周期性的变化呢?这个问题又该如何探讨呢?请同学们下去之后做好预习,我们下节课再来探讨。
【板书设计】略
问题:
以张老师的教学为例,说明化学理论知识有什么特点?
选项
答案
化学理论知识是对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反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化学理论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化学理论知识是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和情感教育的良好素材。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07W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初中歌唱模块教学以合唱内容为主,但是,由于学生合唱基础普遍薄弱,某些地区乎处于零起点,致使歌唱模块教学初始阶段进入多声部教学阶段十分困难,但课程标准又有明确的教学任务与要求。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你有什么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与方法?
最早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是()。
根据上面对《采花》的分析,运用新课程理念,对八年级唱歌课进行教学设计。要求:设计唱歌教学的基本环节。
根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通过对下面教学过程的分析,提炼出教学目标并进行点评。【课程名称】《银屏之歌》【教学内容】欣赏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枉凝眉》《滚滚长江东逝水》《敢问路在何方》《好汉歌》。【教学目标】
多利亚调式和弗里几亚调式是()民间音乐旋律构成的基础。
为朗诵、男声合唱和乐队而作,叙述德国法西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屠杀犹太人事件的十二音序列作品是()
一位老师在教《跳竹竿》的时候,组织一部分学生跳“竹竿舞”,另一部分学生将竹竿竖起来敲打节奏为跳舞的同学伴奏。同学们都在兴头上的时候,有同学的竹竿倒了,当学生手忙脚乱地试图扶起来时,老师却让学生顺势在地上敲打,既不影响教学效果还丰富了活动形式。这位老师对教学
下列关于A自然大调和a和声小调的叙述,正确的是()。
实际教学中“在课件中使用了大量的录像、音乐、图片和动画效果,而这些生动的、具体的、感性的东西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也可能成为教学的干扰源”,是针对()的思考。
甲、乙两种物质分别依赖自由扩散(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如果以人工合成的无蛋白磷脂双分子膜代替细胞膜,并维持其他条件不变,则()。
随机试题
简述股骨骨干骨折的临床表现。
Ifyouwanttocommunicatesuccessfullywithanotherperson,youmayhavetothinkaboutthemusicofyourownvoice.
临床常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为
A.肱动脉损伤B.胴动脉损伤C.尺神经损伤D.腓总神经损伤E.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腓骨小头骨折可引起
26岁妇女,早孕6周,行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突然恶心,出冷汗。查体:面色苍白,血压70/50mmHg,脉搏为60次/分。为减少上述情况的出现,应当如何操作
对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服务于各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技术性服务收入,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是( )。
何某(男)与李某(女)于2001年结婚,但婚后感情不和,何某欲提出离婚。2002年3月,何某的父亲去世,留有房屋12间。由于何的母亲早已病故,所以只有何某姐弟四人继承。何某为了不让李某享有房屋所有权,于是跟其他三个继承人商量,决定先放弃继承权,待与李某离婚
与1952年相比,1978年我国科技人员增加了( )。1986年我国科技人员约是1952年的( )。
A、 B、 C、 D、 B
对软件系统总体结构图,下面描述中错误的是()。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