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赫尔巴特课程理论。

admin2017-03-29  8

问题 评述赫尔巴特课程理论。

选项

答案在西欧近代教育史上,课程始终是一个重要课题。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都曾对课程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积累了大量的思想财富。在前人思想的基础上,赫尔巴特以其心理学说为依据,提出了较为完整的课程理论。赫尔巴特的课程理论包括以下几点: ①经验、兴趣与课程 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一个基本主张是: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儿童的经验和兴趣相一致。他指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与自然的接触和与人的交往,获得了经验和同情,这是教学活动赖以进行的基础。 a.与卢梭不同的是,赫尔巴特认为,儿童早期的经验并不是完美无缺的,这种经验往往是分散和杂乱的,因而需要通过教学加以补充和整理。在此基础上,赫尔巴特指出,课程的内容必须与儿童的日常经验保持密切的联系。而真正符合这种需要的则是直观教材,直观教材的运用,将使儿童的经验变得更为丰富、真实和确切。因此,应当在课程内容中排除诸如罗马皇帝、天堂的天使等脱离儿童经验的内容。 b.赫尔巴特认为,只有与儿童经验相联系的内容,才能引起儿童浓厚的兴趣。这是因为,兴趣本身就存在于经验之中。由于兴趣是一种使思维的对象保留在意识中的内心力量,是一种激起心理活动的手段,因此只有能够引起兴趣的教学内容,才能使儿童保持意识的警觉状态,从而更好地接受教材。他明确指出,要掌握知识,并且得到更多的知识,就必须要有兴趣。 ②统觉与课程 根据统觉原理,新的观念和知识总是在原有的理智背景中形成的,是以原有观念和知识为基础产生的。这就必然要求课程的安排应当使儿童能够不断地从熟悉的材料逐渐过渡到密切相关但还不熟悉的材料。依据统觉原理,赫尔巴特为课程设计提出了“相关”和“集中”两项原则。相关是指学校不同课程的安排应当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集中是指在学校的所有课程中,选择一门科目作为学习的中心,使其他科目都作为学习和理解它的手段。这两项原则的基本目的是保持课程教学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系统性。赫尔巴特把历史和数学当做所有学科的中心。 ③儿童发展与课程 赫尔巴特以文化纪元理论为基础,深入探讨了儿童的年龄分期,进而提出了课程的程序。他把儿童发展分为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青年期四个阶段。依据这个划分,他认为课程的程序应当是: a.婴儿期进行身体的养护,加强感官训练,发展儿童的感受性; b.幼儿期教授《荷马史诗》等内容,以发展儿童的想像力; c.童年和青年期,分别教授数学、历史等以发展其理性。 (2)对赫尔巴特课程理论的评价 在欧美近代教育史上,赫尔巴特所提出的课程理论是最为完整和系统的。他继承了前人的合理思想,使之融合到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并力图赋予它以严格和广泛的心理学基础,从而使课程的设置与编制有了明确的依据,这就避免了课程设置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克服了课程设计的散乱现象,保证了教学工作的有效进行。客观地说,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中,赫尔巴特并未真正解决欧美近代学校的课程问题,但他为这个问题的解决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卓有见地的主张。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2B0a777K
0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