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公务员
欢乐的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这一天,人们提着水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的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上泼。老人、孩子
欢乐的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这一天,人们提着水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的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上泼。老人、孩子
admin
2013-01-25
86
问题
欢乐的泼水节
西双版纳的凤凰花开了,傣族人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这一天,人们提着水桶,端着盆,早早地来到了大街上。大街的两旁早已准备好了清水,清水里有的滴上香水,有的撒上花瓣。开始泼水了,大家互相追赶,你拿瓢往我的衣领里灌,我端盆向你身上泼。老人、孩子、姑娘、小伙儿,个个身上湿淋淋,人人脸上笑开了花。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谁身上泼的水多,就意味着谁得到的幸福多,怎么能不高兴呢!地上铺满了火红的凤凰花瓣,空中回响着欢乐的象脚鼓点。大家唱着歌,跳着舞,赛起了龙舟,放起了烟火,直到深夜还不肯离去。
选项
答案
《欢乐的泼水节》教学设计教学设想. 课文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并对学生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紧扣“欢乐”来写,可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体会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课文配有插图,生动描绘了傣族人民相互泼水和唱歌跳舞的情景。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分析能力,但不是很强,所以可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学习课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学会本课16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合作探究等形式,得到口语表达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的锻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了解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和泼水节的情景。培养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少数民族特殊的民情与风俗,并尊重不同民族的不同习俗。得到情操的陶冶。教学时间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凤凰花图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导入导语设计:教师: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同学们来听听音乐,看看图画。(播放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同时出示火红的凤凰花画面)这幅凤凰花的图片展示的是一个地方的画面,是哪里呢?学生:西双版纳。教师:在凤凰花开的西双版纳,生活着哪个少数民族呢?学生:傣族。教师:很好,看来同学们都已经预习过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课——《欢乐的泼水节》了。现在大家一起来看课本。(导入:运用画面和音乐,先声夺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异地风情。)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1.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并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标注生字词,运用工具书学习。赛、湿、幸、离、淋、水桶、西双版纳、凤凰、傣族、吉祥 2.提问学生思考: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节日?为什么叫泼水节?人们相互泼水表示什么意思?读了这篇课文,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三、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泼水节的欢乐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体验情感,朗读感悟。 (一)整体感悟第二段 1.过渡:想进一步去感受欢乐的泼水节吗?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并请学生说一说读完后的感想。(这是对第二段的整体感知,同时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 2.过渡:想参加吗?这里呀,老师刚刚接到一个邀请,傣家人要我们去过泼水节呢!大家快去准备准备,读12句,读好了,待会儿咱们就去。 (二)第一个层次l一2句,体现“做一做、读一读”请学生齐读12句。(抓住“提、端、滴、撒”这些动作,让学生做一做,从而感悟文章用词的精当) (三)第二个层次34句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此对学生进行读、说、演、感悟全方位语文素养的培养,因此设计了以下环节。 1.开始泼水了,自读34句,要求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 2.谈话:你都想到了什么?(此处学生的发言很精彩,有描述书上句子的;有谈感受的;有提出疑问的;有抒发对泼水节的向往的) 3.体验:教师创设情境:同学们,这是一个泼水的广场,来把你们的桶提起来,盆端起来,瓢拿起来,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在哪里,快去泼吧。学生走下座位,互相追赶,体验泼水节的快乐。师生互相模拟泼水。 4.出示傣族人民过泼水节的录像。师生观看。 5.教师:体验、观看后,把你们看到的、感受到的带进句子再读,男、女生赛读3、4句。(以上环节设计,重在创设情境,激发想象,体验感悟,读出层次,突破难点,让师生融情于文,体验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 (四)第三个层次:第5句 1.角色体验:教师指一名学生问:你身上湿淋淋,为什么脸上还笑开了花?出示第5句,指名请学生读。 2.教师述:怎能不高兴呢?怪不得人们那么高兴,原来清水是吉祥如意的象征,泼出去的水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呀。带着新的感受再读34句。 3.学生读3…4句。(此环节设计是让学生更深刻领悟泼水的象征意义,领悟傣家独有的风情,从而更好地突破重、难点) (一)出示课件,《月光下的凤尾竹》响起。师伴以音乐,渲染气氛,以读代讲第一句。 (二)第二句,以声像手段烘托,让学生在乐声中唱起来,跳起来,在象脚鼓声中赛龙舟。在礼炮声中,在五彩缤纷的烟花中,感受泼水后欢快的热烈场面,读出高兴、不忍离去的心情。 1.象脚鼓声响起,看:赛龙舟 2.听、看放烟火 3.师生读最后一句话,回归全文。激发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全文。 五、巩固练习 1.提问学生:我们一起跟傣族人民度过了欢乐的泼水节,那场面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全班齐声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作业设计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花瓣( )的泼水节( )的鼓点( )的清水( )的鸟儿( )的生活 2.照样子,写句子。 例:来鸟岛玩的人很多。很多人来鸟岛玩。(1)小草上闪烁着晶莹剔透的小露珠。(2)花丛中飞舞着美丽的蝴蝶。板书设计欢乐的泼水节早早早已泼水节(吉祥如意)追赶淋湿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3hUq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小学语文题库教师公开招聘分类
0
小学语文
教师公开招聘
相关试题推荐
任务型教学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倡导的一种教学途径。你认为这种教学途径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法在哪些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同。
小学生在听教师讲课的时候,随着教师的讲述而在头脑中浮现出故事中的情景,这属于()。
180的是______;90米比50米多______%。
甲、乙、丙三个学习小组于同一时刻在阳光下对校园中一些物体进行了测量.下面是他们通过测量得到的一些信息:甲组:如图1,测得一根直立于平地,长为80cm的竹竿的影长为60cm.乙组:如图2,测得学校旗杆的影长为900cm.丙组:如图3,测得校园景灯(灯罩
课程标准指出,重要的数学概念与数学思想宜体现()原则,
下面是“观察物体”一课的课堂导人,请根据案例回答问题.师:同学们认识老师手上的这个水果吗?对,杨桃.今天老师就要给大家讲一个画杨桃的故事.师讲故事:一天,美术老师带来了杨桃,让大家仔细观察之后把它画下来,淘气也画了一张.同学们看了都笑话
如右图所示,有一个正十二面体,12个面上分别写有1~12这12个整数,投掷这个正十二面体一次,向上一面的数字是3的倍数或4的倍数的概率是________
下列词语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与“了解”是同等要求程度的是().
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
随机试题
Theinstrumentaswellasotherspareparts______goingtobesentbyairsoon.
______atthedoorbeforeyoucomeintotheroom.
下列符合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变是
A.死亡率、患病率B.相对危险度、特异危险度C.有效率、治愈率D.抗体阳转率、保护率E.罹患率
男孩,4岁,因反复低热、咳嗽和盗汗15天就诊。查体:T37.5℃,右眼球结膜充血,内部有一疱疹,咽部充血,右颈部可触及黄豆大小淋巴结,无明显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肋下1.5cm,血WBC5.6×109/L,L0.70。宜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下列账簿中,采用订本式账簿的是()。
请问你为何要参加这次公开选拔考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开始形成,主要表现在提出了: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②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④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初次就业的工作人员与事业单位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为()。
《资本论》中有这样的表述“对于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穿还是顾客穿,都是一样的”,主要因为无论谁穿()。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