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溶液”的课程内容标准:“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材料二 某化学教科书的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溶液”的课程内容标准:“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材料二 某化学教科书的
admin
2021-02-12
54
问题
阅读下列三段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关于“溶液”的课程内容标准:“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材料二 某化学教科书的部分目录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第九单元 溶液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材料三 某化学教科书中“溶液的形成”所呈现的部分内容如下。
一、溶液
实验9-1在20mL水中加入一匙蔗糖,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
蔗糖放进水中后,很快就“消失”了,它到哪里去了呢?原来,蔗糖表面的分子在水分子的作用下,逐步向水里扩散,最终蔗糖分子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一种混合物——蔗糖溶液。如果把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放进水中,氯化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也会向水里扩散,最终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形成氯化钠溶液,只不过氯化钠在溶液中是以钠离子和氯离子的形式存在。取出蔗糖溶液(或氯化钠溶液)中的任意一部分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组成完全相同,即溶液是均一的;只要水分不蒸发,温度不变化,蔗糖与水(或氯化钠与水)不会分离,即溶液是稳定的。
像这样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作溶液。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作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作溶质。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例如,在上述蔗糖溶液中,蔗糖是溶质,水是溶剂;在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水能溶解很多物质,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汽油、酒精等也可以作溶剂,如汽油能溶解油脂,酒精能溶解碘,等等。
实验9-2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2小粒碘,然后分别加入5mL水或5mL汽油;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2小粒高锰酸钾,然后分别加入5mL水或5mL汽油。振荡,观察现象。
实验表明,碘几乎不溶于水,却可以溶解在汽油中;高锰酸钾几乎不溶于汽油,却可以溶解在水中。这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也是不同的。
要求:
根据上述三段材料,完成“溶液”学习内容的教学设计,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叙述(不少于300字)。
选项
答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习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的方法,学会记录、分析实验现象;采用对比的方法认识对相同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发展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方法】实验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海水”,点击主题“溶液”,板书课题:溶液的形成。 【学生看图】讨论对海水的认识。 【探究溶液的形成】 教师出示三瓶溶液:硫酸铜溶液、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共同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 1.都是混合物;2.都含水;3.都是透明的液体 【探究溶液的形成】 指导学生配制品红、硫酸铜、食盐溶液,引导学生分析物质消失的原因。 动画播放:氯化钠溶于水的微观过程。 学生实验:分别向盛有20mL水的烧杯中加入品红、硫酸铜、食盐,并用玻璃棒搅拌。 【概念形成】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质:被溶解的物质。 溶液的组成:溶液=溶质+溶剂。 【练习】 1.开课的三种液体中,溶质是什么?溶剂是什么? 2.你还能否再举出一些溶液?并指出溶质、溶剂。 【实验与探究】 过渡问题:水是不是能溶解所有物质?是不是只有水可以做溶剂? 【实验9-2】指导学生进行碘、高锰酸钾的溶解性比较。 学生实验: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1~2小粒碘,然后分别加入5mL水或5mL汽油;另取两支试管各加入1~2粒高锰酸钾,然后分别加入5mL水或5mL汽油。振荡,观察现象。 教师提问:哪组同学来为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实验现象和初步结论呢? 学生小组代表展示实验现象、表述实验结论。 教师点评并归纳、总结。 【概括总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布置作业】联系生活实例,谈谈溶液的用途。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B4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50年代,根据其鸟类生态观察笔记谱写了《鸟鸣集》的作曲家是()。
分析下面的谱例。要求:划分歌曲的乐句,用字母标记并注明每乐句起止的小节数。
分析下面的谱例。要求:划分歌曲的乐句,用字母标记并注明每乐句起止的小节数。
提示音乐开始的指挥动作称为起拍,分为准备状态、()、起唱三个步骤。
依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对教学设计中的展开阶段进行分析,并说明理由。【课题名称】《弥渡山歌》(选自高中鉴赏教材《飘逸的南国风》)【教学内容】音乐鉴赏【教学重点】聆听、演唱云南民歌,感受、体验相同地域、不
音乐课上,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了中国经典二胡曲《二泉映月》,并介绍了有关作曲家阿炳的生平以及作品的创作背景。在欣赏完此曲后,又紧接着聆听了外国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协奏曲《春》,将两种不同的乐器进行了对比。这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哪
植物体的每个活细胞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能力,科学家根据这个道理创建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下列有关组织培养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在临床治疗上已证实,将受病毒(引起非典型肺炎的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
下列有关生物与细胞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某科学工作者为探究西红柿生长的最佳光照强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首先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的西红柿植株,平均分为7组,分别放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实验开始时测定CO2的浓度,12h后再次测定CO2的浓度。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如果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不
随机试题
在物质和意识关系的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
过热
女,52岁,肥胖。右腹股沟韧带下方卵圆窝处可见3cm×3cm半球状突起,局部有胀痛感。平卧时突起可变小、变软,但有时不完全消失。查体:卵圆窝处咳嗽冲击感不明显。最常用的手术方式是()
药物中杂质检查的作用为
患者,男性,85岁,结核病患者,伴全心衰竭。为其进行特殊口腔护理时发现口腔内有绿脓杆菌感染,护士应选择的漱口液是
下列关于销售预测的定性分析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公司为上市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201.5年年度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为2016年4月30日,2015年所得税汇算清缴于2016年4月30日完成。资料如下:A公司2015年12月31日前因未履行合同被乙公司起诉,A公司已将75万元的预计负债登记为“
中华传统文化里蕴含了诸多智慧与哲理。下列表述中,对应正确的有()。
请选择最适合的一项填入问号处,使之符合之前四个图形的变化规律。()
布袋中12个乒乓球分别标上了1、2、3、…、12。甲、乙、丙三人,每人从布袋中拿四球,已知三人所拿球上的数的和相等,甲有两球标有5、12,乙有两球标有6、8,丙有1球标有1,问丙的其他三个球上所标的数是多少?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