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动能定理”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材料二某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动能动能定理”一节内容如下:在得到动能的表达式E=后,,可以写成W=Ek2一Ek1,其中Ek1表示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动能定理”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材料二某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动能动能定理”一节内容如下:在得到动能的表达式E=后,,可以写成W=Ek2一Ek1,其中Ek1表示
admin
2015-05-28
33
问题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动能定理”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
材料二某高中物理教科书中“动能动能定理”一节内容如下:在得到动能的表达式E=
后,
,可以写成W=E
k2
一E
k1
,其中E
k1
表示一个过程的初动能,E
k2
表示一个过程的末动能。
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已经做完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
完成该节课的教学片断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不少于300字)
选项
答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动能定理的表达式,理解动能定理的确切含义;应用动能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运用演绎推导方式推导动能定理的表达式;理论联系实际,学习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动能定理的演绎推导、感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二、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讲授法、归纳法、练习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动能和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并且推导出物体动能的表达式。但是其中的等式[*]有什么物理意义呢? 2.新课教学 师:有了动能的表达式后,前面推出的[*],就可以写成W=E
k2
一E
k1
其中E
k1
表示一个过程的初动能,E
k2
表示一个过程的末动能。 师:上式表明什么问题呢?请用文字叙述一下。 生: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师:这个结论就叫做动能定理。 师: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动能定理中的W表示什么意义? 生:如果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W表示的是合力做的功。 师:那么动能定理更一般的叙述方法是什么呢? 生:合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师: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 生1:如果物体匀速下落,那么物体的动能就没有发生变化,这时合力是零,所以合力所做的功就是零。 生2:一架飞机在牵引力和阻力的共同作用下,在跑道上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这个过程是牵引力和阻力都做功,牵引力做正功,阻力做负功,牵引力和阻力的合力做了多少功,飞机的动能就变化了多少。 师:上节课推导出来的动能定理,我们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推出的。动能定理是否可以应用在变力做功或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情况,应该怎么理解? 生:当物体受到的力是变力,或者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时,我们仍然采用过去的方法,把过程分解成很多小段,认为物体在每小段运动中受到的力是恒力,运动的轨迹是直线,这样也能得到动能定理。 师:正是因为动能定理适用于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的情况,所以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中才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我们看一道例题: 一架喷气式飞机质量为5.0×10
3
kg,起飞过程中从静止开始滑跑。当位移达到s=5.3×10
2
m时,起飞速度达到v=60m/s。在此过程中飞机受到的平均阻力是其重力的0.02倍。求飞机受到的牵引力? 师:从现在开始我们要逐步掌握用能量的观点分析问题。就这个问题而言,我们的已知条件是什么? 生:已知初末速度,运动的距离,还知道物体受到的阻力。 师:我们分析这类问题,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呢? 生:还是应该从受力分析入手。飞机受力比较简单,竖直方向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合力为零,水平方向上受到飞机牵引力和阻力。 师:以前我们分析受力的目的是为了求物体加速度,而现在进行受力分析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目的是为了求合力做的功,根据合力做的功,我们可以求解物体受到的牵引力。 师:投影展示学生的解答过程,用动能定理和我们以前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相比较,动能定理的优点在哪里呢? 生1:动能定理不涉及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和时间,用它来处理问题要比牛顿第二定律方便。 生2:动能定理能够解决变力做功和曲线运动问题,而牛顿定律解决这一问题比较困难。 小结:动能定理是这一节课的一个关键,这节课不可能让学生掌握应用这个定理解决问题的全部方法,而应该教给学生最基本的分析方法,这个例题具有代表性,分析合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CmJ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从实验手段和教学目的的不同,可将中学生物学实验分为三类,下列不属于此种分类的是()。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有位教师在讲“种子的结构”的时候,先请学生辨认几种植物的种子。接着说:“世界上绿色开花植物有20多万种,多数都是由种子发育而来的。”接着展示:有的种子的直径有50厘米,重达15公斤,可算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有的种子一亿粒才
材料:强化技能是指教师在教学中的一系列促进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和保持学习力量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板书呈现中,运用一些醒目的符号、色彩对比等各种标志;在讲解重难点时语调增高,语速放慢,同时有体态、手势或表情的变化;另外,教师故意设置问题“陷阱”,让同学
荔枝叶片发育过程中,净光合速率及相关指标的变化见下表。与A相比,D合成生长素的能力_______;与C相比,D的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______。
破碎植物细胞获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离体叶绿体,进行A~C实验,如图6所示:回答问题:实验A中________(有、没有)有机物产生,原因是________。
教师在“种子萌发的条件”一节课的教学时,设计了一系列问题:“种子的萌发需要什么环境条件?”“你的假设是什么?”“怎样验证你的假设?”“种子在外界条件满足的情况下都能萌发吗?”……学生在问题引导下,思维层层递进。根据这一实例,说出在生物教学提问设计时应注意的
下图是生态系统碳循环图解,图中A~D代表生态系统中的四种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在碳循环中,碳元素在⑤中以________形式流动,在③中以________形式流动。碳循环始终与________结合在一起。
某种动物的体色,褐色和白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由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Z与z,W与w控制。研究表明,只要有显性基因存在时,该动物的体色就表现为褐色。现在有一对动物繁殖多胎.后代中褐色个体和白色个体的比值是7:1,从理论上分析,这对动物的基因型可能是()
随机试题
女性患者,37岁,近10d来发热,体温最高在38.5℃,多在午后出现。伴咳嗽,多为干咳。应用青霉素治疗1周,不见好转。不除外支原体肺炎与早期继发性肺结核,鉴别诊断上下列哪项检查最重要
费用估算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
近年来,乡村旅游因其特有的自然资源、风俗民情和历史脉络而对游客产生了越来越强的吸引力。然而刚刚起步的乡村旅游大多充斥着廉价的兜售、毫无地方特色的“农家乐”的旅游揽客,忽视了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对少数成功案例盲目效仿,对周边村落缺乏统一有效的协调和对比借鉴,出
下列各项中,会引起留存收益总额发生增减变动的是()。
最早用“启发式”教学的中外教育学家分别是()。
我国大庆这座城市的兴起,引起大量人口迁入,其影响因素主要是()。
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
下列句子中含有升迁之意的是:
Ihopeyou’lldoitabit(carefully)______nexttime.
Onecalledherbossa"bitchfromhell"whileanotheradmitted"lyingthroughhisteeth"atinterview.BoththeBritishjob【B1】_
最新回复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