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漫步在修葺一新的天河东德欣小区,只见树木葳蕤,映衬着干净漂亮的水泥路面、风雨连廊、滨水小径、休闲广场,还有丰富多样的健身设施、规划完善的停车场、无死角的治安监控、家门口的综合服务站……谁能看得出,一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墙体剥落、电线乱拉、蟑螂横行、道路逼

admin2021-11-02  23

问题 1.漫步在修葺一新的天河东德欣小区,只见树木葳蕤,映衬着干净漂亮的水泥路面、风雨连廊、滨水小径、休闲广场,还有丰富多样的健身设施、规划完善的停车场、无死角的治安监控、家门口的综合服务站……谁能看得出,一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墙体剥落、电线乱拉、蟑螂横行、道路逼仄的老旧小区?
    “没有大拆大建,却能让居民生活得更舒畅、方便和惬意!微改造让260万‘老广州’真真切切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李郇赞叹道。
    早在2015年2月,广州就成立了市级城市更新局。2016年1月1日,《广州市城市更新办法》及旧村庄、旧厂房、旧城镇更新实施办法三个配套文件正式施行,合称城市更新“1+3”政策。该政策与全面改造相对应地提出微改造,并与全面改造协同推进。
    “所谓微改造,是指在维持现状建设格局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建筑局部拆建、建筑物功能置换、保留修缮,以及整治改善、保护、活化,完善基础设施等办法实施的更新方式,主要适用于建成区中对城市整体格局影响不大,但现状用地功能与周边发展存在矛盾、用地效率低、人居环境差的地块。”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局长杨承志介绍。
    “城市更新就像一位医生,对城市不同区域的不同对象,去检查、评估、处置,不同于‘外科手术’的推倒重来、简单快捷,微改造采取‘针灸’类保守疗法,即进行局部修改,实施功能置换。”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副局长邓堪强解释道。
    说微改造如“针灸”,一点也不假,数据可以作证。光是德欣小区,整个微改造“一通二修三补”下来,共拆除各类违法建筑、违规招牌雨棚701平方米,整治“住改仓”56家,清运淤泥、杂物及各类垃圾410多吨,清理沟渠2000米,疏通化粪池和下水道350处,平整铺设路面13073平方米,清理各类飞空“三线"62266米,铺设地下管线86000米,增设监控30个……
    微改造之难,难在既要改造“表”,更要改造“里”。“表”指的是社区物理空间、街容街貌的更新,“里”指的则是提升街区生活品质,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此前,广州微改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2016年时,就有文保专家对十三行地区的改造状况不满意,指出某些原本独具特色的老建筑外墙被统一粉刷成了灰色,原先完好的地砖又被重新铺装,最应该整治的“三线”却没有完全整治好。这样的改造,一是做表面功夫,不够专业,二是没有从居民实际需要出发。试想,假如微改造连“表”都改不好,“里”的提升更无可能。
    具体来看,广州的老街区主要面临的问题是,随着城市改造和发展重心变化,本地人口迁往生活条件更好的新区。而老城区产权复杂,改造不易,空出来的房子只能出租给外来人口,或者变成仓库。老城区的一些地方,白天尚有些人气,到了晚上就空无一人,过去知名的商品一条街高第街及其周边,就面临类似问题。住进新城区、CBD成了有身份有地位的象征,住旧城区则反之,长远来看,这一现象不利于城市的资源公平配置,不利于社会治安治理及区域均衡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讲,老街区改造的终极目标就是让环境更宜居、生活更好,在老城区也能活得“高大上”。假如老城区既能活出老广州的“烟火气”,又有新广州的“好品位”,那么相对于新城区就有了居住优势。广州农林下路的扉美术馆项目就很好地结合了这两方面。在这里,看似日常的物品,通过镜面和灯光反射,跟附近的茶餐厅、公交车站、地铁口、街市、办公楼相映成趣,周边街坊还定期在那举办活动,既有超越居民日常体验的东西,又有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一面。实践说明,微改造应该是城市管理者、市民和专家共同完成的一件大作品,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光靠政府绘就蓝图、大包大揽。
    2.一边是高档商品房社区,另一边是20世纪80年代建的老旧小区,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的创智坊和国定路第一小区同处一个街道,仅一墙之隔。但就是这简单的一道“墙”,让公共设施无法共享,两边的居民一边抱怨不便,一边却又对“开门”心存顾虑。
    “最早在小区征求意见时,90%的居民都不太愿意开门。我们花了高档住宅的钱,才享受了这样好的环境。他们那边停车杂、小区差,一旦开门,环境肯定会变得不宁静。”创智坊居民贾老师心里犯起了嘀咕。居民有意愿,社区干部不能视“墙”而不见,又不能急于求成。怎么把事办好,考验着基层治理人员的智慧。五角场街道党工委书记李正明与两个小区基层党组织一起,通过3年的努力,来了一场“破墙行动”。
    两个小区人员几乎不交流,彼此之间不放心、不信任。怎么办?那就先从基层党组织开始“融合”起来。
    趁着换届选举,创智坊居委会行政负责人陈文芳被调到了墙另一侧的国定路第一小区任党总支书记,成了两小区居民间的“黏合剂”。
    在创智坊任职的时候,陈文芳原本也不主张破墙,担心小区井井有条的秩序被打乱。到了国定路第一小区,走访了众多居民之后,眼见着墙那边的资源看得到、够不着,她心里也不是滋味。但是,真要破墙,这边居民的习惯、素养和小区的环境都要来个大转变,才能使这扇门开得太平、开得安心。换位思考让她体会到了街道“换岗”的良苦用心。
    说干就干!农学专业出身的她,自掏腰包,买花苗、种果蔬,带头改变老旧小区的环境,把小区里的杂草乱木,一点点地清理干净。老房子的墙边过道,也都种上了树,栽上了花。
    这边小区的居民,尝到了家园变美丽的甜头;而墙那边的高楼里,居民们也看到了他们一点一点改变的诚意。
    在基层党组织的推动下,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居民群众等多元主体,定期相聚,共建了名为“百脑汇”的议事堂。两个小区的居民坐下来,就“破墙行动”进行商讨,反对的、支持的、出主意的,吵化了坚冰,吵热了温度,渐渐融为一体。
    这还只是第一步。杨浦区推行的“社区规划师”探索,也派上了用场。
    基层组织邀请了同济大学等高校的专业规划团队,为墙里墙外实施“城市微更新”,把国定路第一小区和创智坊中间一块废料堆放区改造成了一片全开放式的“创智农园”。农园里,听得见蛙鸣,闻得到稻香,看得见花开,让两边的居民都心向往之。
    在两个小区居委会的“撮合下”,两边居民常常“聚”在一起磨合、沟通,包饺子、包粽子,文化活动热起来,以往陌生的近邻们也慢慢地熟络起来。在基层党组织的支持下,社区规划师团队还时不时面向500名社区群众组织大型社区互动日活动,对社区规划进行详细讲解,一点点把“破墙”的想法告知更多居民。“心墙”消弭,两个小区的居民也走到了一起。
    经过2年多的铺垫,顾虑慢慢化为共识,反对逐步转成支持。2019年1月,国定路第一小区业委会主动提出申请,向“美丽家园”项目申请资金,破墙“开门”。在进行居民意见征询时,反对率为零。最终,由国定路第一小区实施破墙“开门”的决议,确定破墙“开门”的地点、开放时间、物业管理、周边保洁、安防设施安装、党员志愿者巡查安排等细节。
    这扇门的位置,本来是国定路第一小区的一处死角,平时少有人来。放眼望去,都是旧冰箱、破塑料等垃圾,杂草丛生、难以行人。国定路第一小区的老党员们主动请缨,清除周围杂草、垃圾,成了“破墙行动”的主力军。
    最终,这扇破隔阂的门被命名为“睦邻门”。2019年3月28日,“睦邻门”正式通行。有了这扇门,两个小区变成了常来常往的“亲家”。试用期间晚间八点半就关的“睦邻门”,也在大家的要求下,延长到十点半才关闭。如今,因为一面墙而失去的那些邻里温情回来了,和谐互助、温馨欢乐的社区氛围正溢出小区,向更大范围蔓延。
    3.近日,不少读者致信《××报》,反映自己所在城市存在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并对停车治理提出意见建议。
    “走在城镇大街小巷,门前路边都是停放的车辆。社区里更是停车紧张,车主见缝插针,不管堵不堵路,能塞的就塞。”河南正阳县读者樊进举说,不仅重点商业街区停车“一位难求”,一些老旧小区也成为停车矛盾聚集地。
    一组数据,能解释停车难背后的部分原因。据公安部统计,2019年上半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5亿辆,其中私家车达1,98亿辆。全国6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29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11个城市超过300万辆,北京、成都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与之相对的是一些地方停车位不足。“停车配建标准滞后于汽车保有量增长。”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主任李朝阳教授表示。随着私家车数量的迅速增加,一些城市原有的停车配建标准已不能满足需求,停车设施供不应求。此外,有的城市的停车设施没有经过总体规划,空间分布不合理;部分停车场地没有经过专业设计,利用率偏低。“从供需平衡的角度看,在特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停车需求超过了停车供给,供不应求,就会造成停车难。”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教授李瑞敏说。
    还有不少读者反映,在停车管理方面,许多城市的相关管理措施都有待完善。“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哪些地方能停车、哪些地方不能停车。”浙江长兴县读者费伟华说。河南郑州市读者魏民说,当地某些路段原来的停车位经过重新规划已经取消了,但停车位线没抹掉,有人趁机乱收停车费。北京市的赵先生也有同感:“一些路段的车位疏于管理,画线模糊,甚至出现车位和禁停标线同时出现的情形。让人无所适从。”
    在老旧小区,停车问题更是让许多读者头痛。“老旧小区空间小、车位少,物业劝导乏力,城管、交警部门也‘鞭长莫及’。”湖北丹江口市读者舒毅说。
    一些群众规范停车意识淡薄,乱停车、乱占车位等行为加剧了停车难问题。山西运城市读者任红星曾在当地禹都市场发现许多公共停车位被随意侵占,有的停车位被商家摆上各种货物。还有的停车位长期被僵尸车霸占。
    “市民合法停车观念不强,停车主要考虑方便,不愿意停到付费停车场。”李朝阳教授说,个人法制观念不强。导致停车难。
    李瑞敏副教授认为,首先应科学规划建设,分区域采取不同的停车供给策略,“对于停车需求较为刚性的区域,还是要以满足需求为基本条件”。
    很多城市近年来加强停车设施建设,补足停车缺口。例如,沈阳2018年制定解决停车难行动计划三年工作方案,计划解决停车泊位缺口50万个;西安2018年出台新建停车位三年行动方案,计划每年新建16万个停车位。
    “规划是龙头,建设是主体,管理是灵魂。”李朝阳教授说,当前一些城市缺乏专门机构协调停车问题,管理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如交警、城管部门等。他建议,改革停车管理体制,“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制,由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过渡是大势所趋”。
    具体而言,应严格执法、加强监督。“目前,小汽车在城市占路乱停车的违法成本偏低,应当加强联合执法。”李朝阳教授说,目前,交警执法权限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违法停车,城管执法权限是人行道违法停车,园林绿化部门执法权限是道路绿化带内的违法停车。
    李瑞敏副教授也认为,对不恰当的停车需求以及一些相应的不鼓励按需停车的区域,要采取一定的停车需求管理措施,例如分区域停车收费、严格执法等。
    此外,还应科学合理利用已有停车设施。“例如通过设置临时停车位、不同单位停车资源共享、停车位分时共享等手段,缓解一定区域、时间内的停车难问题。”李瑞敏副教授说。
    目前,不少城市提出了鼓励停车共享措施,例如机关事业单位内部停车位对外开放共享等。对这些新举措,读者纷纷点赞。四川绵阳市读者李伟说,机关大院把空闲停车位提供给附近居民使用,能缓解夜间停车难问题,安全方便,还避免了停车位的资源浪费。
    缓解停车难问题,技术也能发挥很大作用。各地应充分运用新技术,提升停车信息服务水平。李朝阳教授建议,引进智慧停车技术,例如,提示邻近车库的停车位空余情况,引进电子支付、蓝牙等新技术增强停车场通行能力等。记者了解到,有些城市已经上线智慧停车系统,市民可实时查询、远程预订车位等。
    “个人素质也要提高,要有序停放车辆,不能只贪图自己一时便利,忽略了他人的方便,甚至给他人造成麻烦。”樊进举说。
    4.2019年8月的一天下午,雍和宫大街南段车水马龙。人行道上竖立着不少施工挡板,仅余狭窄空间作通行之用。挡板内侧,景象别有洞天——老房山墙一水儿用深灰色古砖铺就,尚未着漆的木质门窗纹样典雅。
    “这些砖的铺法、墙的砌法,都是按照北京四合院规制来做的。我们参考老照片并充分结合现状需求,希望既能体现这条街原本的建筑风貌,又能满足现代城市功能。”负责一、二期工程建筑设计工作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规划设计公司建筑师孙书同站在方家胡同口,指着一栋已进入工程收尾阶段的老房介绍。原本“扣”在老房上的违建全部拆除,从地面痕迹可以预见,工程结束后人行道将会宽敞不少。
    这正是2019年4月,雍和宫大街南段二期建筑风貌提升工程启动以来的成果。据介绍,自2018年3月起,东城区全面启动崇雍大街整治提升工程。2018年9月,作为示范段的雍和宫大街北段一期工程顺利完工。到8月底,南段二期工程也告一段落,南段街面呈现出“儒风禅韵、贤居雅巷、文旅客厅”的风貌。
    若向北而行,不多时就能到北段一期街面。每户门边,都有一枚小巧的红棕色铜牌,清晰标注着门牌号码。特别是经过设计的“雍和”二字,犹如一方红印,显得古色古香。要知道,为了这枚简洁醒目又兼具美感的门牌,孙书同足足设计了12稿。
    孙书同打趣道,之前别处的改造项目完成后,基本都有人去拍婚纱照。“我们后来发现北段也有人来拍婚纱照,大家还说,行,看来北段算是达标了!”当然,“婚纱照指标”只是项目组内部半开玩笑的说法。更“严肃”的参考是一期工程结束后,项目组进行的回访。孙书同记得,居民们有的说“挺好,就是有点新”,有的说“沿街再多些座椅更好”。二期工程就将居民的意见全部考虑进去,增强了对旧砖旧料的充分利用,凸显“古味”并增加座椅布点。
    “如此注重公众参与,缘于这条街既是‘大家’的,也是‘小家’的——它的风貌属于北京市民、各地游客:而它的具体设计又会直接影响住户的日常生活。”虽已工作多年,孙书同坦言自己从未接手过如雍和宫大街这般,需要“沉浸式”与居民打交道的改造项目。
    同为中规院建筑师、与孙书同一起负责工程建筑设计工作的王冶,也表示雍和宫大街项目和以往的项目相比,沟通远非一个“量级”。眼看二期工程即将完工,回想“扎根”大街这500余天,大伙儿印象最深的反倒不是各种驻场辛劳,而是与居民打交道的回合磨炼。“我们的工作对象从‘图’变成了‘人’,角色也从设计师变成了‘社区工作者’。”
    2018年3月工程启动之初,改造涉及的所有街道都组织了座谈会。与居民面对面交流下来,孙书同发现大家关心的问题都非常具体。“本来我们设计的调研问题是像‘您对这条大街的文化有什么看法’这种,但居民提出的都是‘停车地方不够“缺一个早餐铺子’之类很生活化的问题,我们后续设计中就必须考虑进去。”
    居民以老年人居多。谈及过去往往就打开了话匣子。“给我们讲50年代什么样,再往前都有什么……看得出对附近很有感情,这相对也给整治工作增加了难度。”孙书同介绍,整治提升遵循的首要前提就是合法依规,违建必须拆除,违规经营的也要治理。这一过程中,大伙儿免不了要一家一户去“磨”。回顾这段一户户上门“喝茶、闲聊,再转入正题”的日子,王冶总结出来的沟通诀窍是“刚柔并济”——要摆政策讲道理,也要从居民角度出发,考虑到他们的生活和情感需求。“比如会帮居民修缮老屋,拆下来的老梁老柁也尽量妥善再利用,在框架范围内给居民更多选择等。”
    就拿门窗来说,为了让居民有参与感,且能保证整体基调,项目组制作了个“门窗菜单”,按中式、民国等风格设计了多种样式,再辅以不同颜色搭配,足足做出48款供居民挑选。大家对这种形式非常感兴趣。纷纷表示“这个很重要,我们全家商量好了一起告诉你!”
    此外,原本项目组制定了1.2米×0.8米的统一窗户尺寸,但发现有些房屋狭长,进深较大,采光存在问题,就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了调整。还有的居民反映木门窗不如断桥铝保温,可从风貌上看,又必须使用木窗体现古朴韵味。项目组集思广益,在部分居住型四合院上应用了内侧为断桥铝节能门窗,外侧为木质门窗的双层结构,兼顾了实用与美观。
    而最让项目组欣慰的是,与以往注重“贴皮”不同,此次整治提升很多功夫花在了表面看不到的地方。“往往施工时把外面的东西一拆才发现,房子里面的梁啊柱啊都朽了,有的建筑甚至连基础都没有。”孙书同介绍,以二期工程为例,涉及的118栋建筑超过一半属于危房,有些企业产权房屋的单位已经不在,居民也不知道找谁处理。“我们这次对它们进行了修缮,这些老房又重焕生机了。”
    5.根据西安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自2013年起,按照成熟一批、改造一批的原则,西安市持续开展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累计实施186个老旧小区改造,面积790.4万平方米。2019年全市计划实施200万平方米以上的综合改造任务。
    2019年10月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西安考察。他首先来到已有20多年历史的西安市最早的安居小区——明德门北区小区。李克强总理在此听取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汇报,并先后来到小区托幼所和居民家中实地察看情况。
    李克强总理说,老旧小区改造十分必要,不仅要进行楼体管网翻新等“硬件”改造,还要根据群众需要提供养老托幼、医疗助餐等“软件”服务。
    李克强总理强调,老旧小区改造光政府“独唱”不行,还要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组成多声部“合唱”。改造后的小区不光要“好看”,关键要“好住”。
    6,对每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而言,除了一时的景观式观感满足之外,更需要的是那些与身体保持亲密接触的、深居其中的城市微空间。这些安置身体的微空间,应该是有人情味和烟火气,将体温和室温适度混合,进一步生产出情绪和能量的生活和工作场所。微空间才是与人长期厮磨的地方。
    城市微空间的保护更新,将是未来城市化的重要内容。我们需要提升思维高度,更新保护开发的基础概念,着力保护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情感触点,因为保有精神内涵的物质细节会让我们重温过去的岁月。我们并不拒绝城市化,也欢迎新旧更替的城市变迁,但在城市微空间改造更新中,应该多一点历史的温情和人性的温暖,否则,乡愁就是一条回不去的路。
请根据“给定资料3”,分别概括停车难的原因和建议。
要求:全面。准确,概括性强。不超过350字。

选项

答案原因: 一是停车配建标准滞后于汽车保有量增长,且停车设施缺乏总体规划与专业设计。 二是停车管理有待完善,部分城市缺乏专门管理机构,职能分散;部分地区停车地点不明确,停车位疏于管理。 三是老旧小区空间小、车位少,物业劝导乏力,城管、交警部门“鞭长莫及”。 四是居民合法停车观念不强,乱停车、乱占车位加剧停车难。 建议: 一是科学规划建设,分区域采取不同停车供给策略,加强停车设施建设,补足停车缺口。 二是改革停车管理体制。建立一体化管理体制,由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过渡,加强联合执法,提高乱停车违法成本:通过设置临时停车位、资源共享等手段科学利用已有停车设施。 三是充分运用新技术。引进智慧停车技术,上线智慧停车系统,增强停车场通行能力,提升停车信息服务水平。 四是提高个人素质。引导民众有序停放车辆,避免给他人造成麻烦。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J5Y777K
本试题收录于: 申论题库国家公务员分类
0

相关试题推荐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