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外语
计算机
考研
公务员
职业资格
财经
工程
司法
医学
专升本
自考
实用职业技能
登录
职业资格
阅读下列三个有关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部分内容: 内容标准: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一章 开启化
阅读下列三个有关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部分内容: 内容标准: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一章 开启化
admin
2019-12-10
53
问题
阅读下列三个有关材料,按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部分内容:
内容标准: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活动与探究建议:实验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材料二教科书的知识结构体系
第一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二章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节性质活泼的氧气
第2节 奇妙的二氧化碳
第3节 自然界中的水
第三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四章 认识化学变化
第五章 金属的冶炼与利用
第六章 溶解现象
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第八章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第九章 化学与社会发展
材料三某版本教科书“二氧化碳和水反应”所呈现的部分内容:
观察与思考
如图2—13所示,打开一个汽水瓶的盖子,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注意导管口不能插入汽水中),另一端伸入装有滴加了紫色石蕊试液的蒸馏水的试管中,轻轻振荡汽水瓶,观察实验现象。
通常情况下,1 L水中大约能溶解1 L二氧化碳气体,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时就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通常是在加压的条件下将二氧化碳溶解在饮料中。
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减少,溶解在饮料中的二氧化碳就会外逸,并与水作用生成使紫色石蕊试液呈红色的物质—碳酸。碳酸是溶解于水的部分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产物。
二氧化碳+水→碳酸
CO
2
H
2
O H
2
CO
3
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物质,稍加热就会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从水中逸出,石蕊试液重新变成紫色。
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像这样的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也是化合反应。碳酸受热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像这样的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加热高锰酸钾生成氧气等物质的反应也是分解反应。化合物反应和分解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应用。
问题:
写出本节课的教学过程。
选项
答案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演示】分别将一瓶普通饮料和一瓶碳酸饮料打开。 【观察现象并提问】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学生回答】普通饮料打开没有现象,碳酸饮料打开瓶盖瞬间汽水会喷出来。碳酸饮料里面有二氧化碳,打开瓶盖,二氧化碳带着饮料喷出来。 【教师总结】碳酸饮料里面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环节二:讲授新课 ①探究二氧化碳能否溶于水 【实验操作】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实验现象】瓶体变瘪。 【实验分析】二氧化碳溶于水使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小,因而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把瓶子压瘪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教师总结补充】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的水约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增大压强会溶解得更多。生产汽水等碳酸饮料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瓶内压强降低,CO
2
溶解度降低,所以汽水会自动喷出来。 ②活动与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将汽水瓶中的气体通人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现象。再加热溶液,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现象1: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现象2:溶液又变紫。 【实验分析】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CO
2
+H
2
O═H
2
CO
3
碳酸很不稳定。加热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H
2
CO
3
[*]CO
2
+H
2
O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 环节三:巩固提高 ③反应类型 【教师引导】观察以上两个方程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CO
2
+H
2
O═H
2
CO
3
有两个反应物,一个生成物。 H
2
CO
3
[*]CO
2
+H
2
O有一个反应物,两个生成物。 【教师总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新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新物质的反应叫作分解反应。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水的反应及两种基本反应类型。 【作业】思考二氧化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解析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kaotiyun.com/show/DqPv777K
本试题收录于: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题库教师资格分类
0
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教师资格
相关试题推荐
分析下面谱例。要求:(1)标明调式调性。(2)画出曲式结构图示。(3)写出曲式结构名称。(4)第1—4小节与第5—8小节之间使用了哪一种旋律发展手法?
“刘老师让学生欣赏了胶州秧歌《春天》的视频后,引导学生模仿视频中的动作,最后让学生分组创编秧歌并表演。”上述教学活动属于高中音乐课程的哪一个模块?()
马老师在民族歌曲《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鉴赏课上,亲自为学生演唱了原生态版的歌曲后,学生笑成一片,课堂纪律顿时失控,但马老师仍坚持唱完,看到教室环境仍然难以维持之后,大声呵斥学生安静下来,可是学生却以为是开玩笑,仍旧安静不下来。经过多次尝试,仍然难以维持。于
为下面歌曲编配伴奏。要求:(1)标明调式调性。(2)为旋律选配和弦,写在低音谱表上。(3)标记和弦功能。
“在一节《寻找春天》的音乐活动课上,教师让学生边听音乐边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模仿春天的自然音响。当音乐响起时教室里热闹鼎沸,有的学生用大鼓模仿雷声,有的学生使劲摇串铃模仿雨声,有的学生用铃鼓模仿风声……教室里说笑声、各种各样的打击乐声混成一团。”这种现象说明本
在欣赏《保卫黄河》这一课的学习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授课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介绍创作背景,用时5分钟。其余的时间用于欣赏音乐、演唱歌曲,用时35分钟。试问该教师的时间分配是为了遵循哪一音乐教学原则?()
在聆听贝多芬《月光奏鸣曲》后,张老师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乐曲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表演。这体现了《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哪一个基本理念?()
小明天生五音不全,唱歌总是跑调,但在音乐课上表现得非常积极,经常踊跃参与各种音乐活动。王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表扬小明的这种热情,并鼓励他要勇于开口唱歌。王老师的评价属于()。
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歌对应不正确的是()。
随机试题
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的试验方法,预压值采用(),稳压时间为(),使承载板与土基紧密接触。
12岁,男性,胸片示左下肺3cm肿块,肿块表面光滑、质地均匀,CT平扫为软组织密度,CT增强明显强化,最可能的诊断是
下列药物中,主入肝经气分,善散肝气之郁结,可平肝气之横逆,为疏肝解郁、行气止痛之要药的是
下列各项中,符合车船税征收管理规定的有()。
下列关于个人住房贷款发展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有()。
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
2010年4月,某市劳动行政部门在对甲公司进行例行检查时,发现甲公司存在下列问题:(1)有8年工作年限的张某提出年休假5天,甲公司认为,由于张某2009年请病假累计已达40天,拒绝了张某的请求。(2)2009年国庆节,甲公司安排王某(日工资
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核心问题是正确认识和处理()。
生命的定义就是拥有明天。它不像“未来”那么过于遥远与空洞。它就守候在门外。走出了今天便进入了全新的明天。明天会是怎样呢?当然,多半还要看你自己的,你快乐它就是快乐的一天,你无聊它就是无聊的一天,你匆忙它就是匆忙的一天;如果你静下心来就会发现,你不能改变昨天
Withthousandsofyearsofhistoryandmythology【C1】______,Athens—named【C2】______theolive-tree-lovingAthena(goddesso
最新回复
(
0
)